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

作品数:100 被引量:437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5篇理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细胞
  • 15篇用药
  • 14篇凋亡
  • 12篇细胞凋亡
  • 10篇药品
  • 10篇药品不良反应
  • 8篇疫苗
  • 8篇合理用药
  • 8篇分子
  • 7篇蛋白
  • 7篇生物学
  • 7篇注射液
  • 7篇活性
  • 7篇分子生物学
  • 6篇增殖
  • 6篇小鼠
  • 6篇教学
  • 6篇分子生物
  • 5篇色谱
  • 5篇重组蛋白

机构

  • 59篇吉林大学
  • 46篇吉林大学中日...
  • 7篇北华大学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长春生物制品...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长春市人民医...
  • 1篇吉林省产品质...

作者

  • 98篇王华
  • 21篇王丽颖
  • 17篇于倩
  • 14篇于永利
  • 14篇孙志伟
  • 12篇刘晓梅
  • 12篇金明华
  • 8篇万敏
  • 8篇张培因
  • 8篇王雯
  • 8篇张永胜
  • 7篇卫红飞
  • 7篇孙录
  • 7篇张晶
  • 7篇房明丽
  • 6篇吴秀丽
  • 6篇杜海英
  • 5篇杨光
  • 5篇李忻
  • 5篇郭彩霞

传媒

  • 9篇中国实验诊断...
  • 9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中国药物应用...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药师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毒理学杂志
  • 2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鹿茸寡肽的制备及其促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被引量:16
2008年
从梅花鹿鹿茸中提取了天然鹿茸总多肽(VATP).在进一步分离纯化的过程中,筛选出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高活性肽组分(VAP-B),并通过制备型HPLC对其纯化,得到了分子量分布约为200~600的小肽活性组分(VAP-B2).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鹿茸肽VAP-B2组分促进了人成骨肉瘤细胞OS-732的周期转化,使其细胞周期S期细胞指数明显增加,即表现为S期DNA含量明显提高.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鹿茸肽VAP-B2剂量的增加,ALP的活性明显增加.这与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过程中,细胞的周期性变化和骨形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水平的明显增高相符.
王华林喆刘强蔡明军徐力张学忠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生理活性成骨细胞
HIV-1Tat基因的融合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在E.coliBL21(DE3)中高效表达Tat蛋白。方法: 用PCR方法构建HIV- 1Tat基因全序列, 同时将Tat基因进行定点突变(AAG28替换为CAG, AAG50替换为CAG),以消除天然Tat蛋白的转录活性。将突变的Tat基因与伴侣10(chap10)基因连接后, 共同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并在E.coli中表达, 表达产物用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 分别通过 3轮PCR, 成功地构建了Tat基因全序列。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 chap10 Tat在E.coli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blot分析表明, 在相对分子质量 (Mr)为24 000处有 1条特异性的带。结论: chap10基因与HIV- 1Tat全基因的融合构建, 使Tat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其在爱滋病发病中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林剑萍王华王玲卫红飞胡晓平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HIV-1TAT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推动着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效果,为分子生物学培养素质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文章通过研究新入学硕士研究生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从教学内容的改革,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科研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实验课考核方式的改革五个方面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房明丽王丽颖王华杨光万敏孙巍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氯化镉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凋亡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镉(CdCl2)引起大鼠心肌细胞H9c2凋亡及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分为阴性对照组和镉处理组,阴性对照组为DMEM培养液,镉处理组分别暴露于5、10、30、50和80μmol.L-1CdCl2作用6、12和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ropidium iodide (PI)流式细胞技术(FCM)、丫啶橙(AO)/溴化乙啶(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镉处理组细胞存活率随着剂量的加大及时间延长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CdCl2可引起H9c2细胞凋亡,各剂量组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1),各剂量组之间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O/EB染色镜下可见H9c2细胞呈典型早期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H9c2细胞对CdCl2的作用较敏感,低剂量、短时间作用即可引起细胞凋亡,但H9c2细胞对CdCl2有一定耐受性。
王华黄渭孙磊郭彩霞金明华刘晓梅王雯孙志伟
关键词:氯化镉心肌细胞H9C2细胞凋亡
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间质纤维化造模方式的选择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建立博莱霉素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成模差异。方法:利用8周龄雄性ICR小鼠,①随机分为腹腔给药组(P组)、气管内给药组(I组)、阴性对照组(C组),分别经腹腔注射BLM 40 mg/kg 5次、气管内滴入BLM 5 mg/kg 1次或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50μl。分别于14、28、40天处死,②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腹腔注射BLM 40mg/kg3、4、5次或经腹腔给予生理盐水200μl。分别于28、40天处死。观察小鼠体重、咳嗽、挠鼻症状、肺系数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给予博莱霉素后①小鼠的体重均下降并出现咳嗽及挠鼻等呼吸障碍症状;处置后第14、28及40天处死小鼠,计算肺系数,P组较I组肺系数高;处死小鼠后,P组和I组小鼠均形成广泛、稳定的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P组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而I组主要分布在肺门和支气管周围。P组较I组肺纤维化病理评分高。②不同腹腔给药次数模型小鼠体重变化以5次给药对体重影响最大;计算肺系数以给药5次肺系数变化最大。上述模型均成功建立。通过比较生存率、呼吸困难症状、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选出腹腔给药5次相对于给药3次及4次为更好的造模方式。结论:利用BLM腹腔注射和气管内滴入制备了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纤维化形成的部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腹腔给药5次方法制备肺间质纤维化模型的成功率更佳。
李丽娜王华周蕾张永胜于永利王丽颖孙陆果
关键词:ICR小鼠博莱霉素肺间质纤维化
基于“科教融合”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23年
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研究生的核心基础课程,对未来医学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科教融合”是高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战略计划,打造高水平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文章阐述了“科教融合”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针对现阶段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科教融合”的理念,开展优化教学内容、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相融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并以2019级吉林大学医学部研究生为对象来实施,结果发现在新“科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下,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成绩及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有效地促进科研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相辅相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对推动吉林大学医学研究生教育建设和培养创新型和卓越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杨明李琦王弘瑞石舒友王华房明丽苏盈盈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科教融合教学模式
耶尔森菌外膜蛋白H酪氨酸磷酸酶中药抑制剂的筛选
2016年
以大肠杆菌为宿主,将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YopH催化结构域(ΔYopH)的质粒转入其中,高效表达了ΔYopH.分离纯化后,以ΔYopH为靶标,应用体外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111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筛选出对ΔYopH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五倍子、石榴皮和地榆,并进一步研究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及抑制类型.
周琳杜方舟李依纹王华陈惠鹏付学奇马俊锋
关键词:酪氨酸磷酸酶中药抑制剂
氯化氢催化细胞粘附位点RGD前体二肽GD的酯化
利用一种新颖的化学法合成了细胞粘附位点RGD前体二肽GD(Gly-Asp)。GD二肽乙酯化和甲酯化由ROH-HCl法完成。通过考察几种关键因素,包括GD二肽对乙醇/甲醇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收率的影响使GD...
王华赵密锋黄宜兵徐力张学忠
关键词:二肽甲酯化
文献传递
PIVAS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及防范措施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肠外营养医嘱的合理性及药师干预的实施效果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PIVAS2013年肠外营养医嘱47740组及2014年肠外营养医嘱59269组中药师审核的不合理医嘱作对比分析,通过有效沟通、处方点评、查房会诊、药学监测及药学经济学的研究等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后不合理医嘱显著下降,由2013年的2463条(5.16%)下降到2014年的1297条(2.19%)。结论:PIVAS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干预有效、可行,干预效果明显,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白凤芝孙录王华于倩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临床药师干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敖东壮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敖东壮肾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50∶50),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037 8~0.189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61%(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简便、灵敏和准确,可用于测定敖东壮肾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耿虹孙录董世娜王华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淫羊藿苷熟地黄鹿角胶菟丝子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