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红

作品数:206 被引量:580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轻工技术与工...
  • 5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6篇化学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2篇纤维
  • 70篇复合材料
  • 70篇复合材
  • 32篇力学性能
  • 32篇力学性
  • 26篇树脂
  • 24篇麻纤维
  • 23篇苎麻
  • 21篇原纤
  • 21篇织物
  • 21篇竹原纤维
  • 21篇改性
  • 16篇聚丙烯
  • 15篇织造
  • 15篇乌拉草纤维
  • 15篇聚乳酸
  • 14篇纱线
  • 14篇纺织
  • 13篇聚酯
  • 12篇性能研究

机构

  • 204篇天津工业大学
  • 8篇浙江农林大学
  • 7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民用航空...
  • 4篇英属哥伦比亚...
  • 4篇扬州超峰汽车...
  • 3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江苏新视界先...
  • 2篇东华大学
  • 2篇中国民航大学
  • 2篇不列颠哥伦比...
  • 2篇马来西亚国立...
  • 2篇天津开发区金...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作者

  • 204篇王春红
  • 40篇王瑞
  • 25篇任子龙
  • 15篇岳鑫敏
  • 15篇鹿超
  • 14篇徐磊
  • 13篇王利军
  • 12篇刘胜凯
  • 11篇何顺辉
  • 11篇张青菊
  • 11篇白肃跃
  • 10篇李姗
  • 10篇贺文婷
  • 10篇贾瑞婷
  • 9篇王定
  • 8篇马崇启
  • 7篇王莹
  • 7篇陈祯
  • 6篇钱晓明
  • 6篇荆妙蕾

传媒

  • 17篇上海纺织科技
  • 17篇复合材料学报
  • 16篇工程塑料应用
  • 14篇天津工业大学...
  • 11篇纺织学报
  • 6篇纺织导报
  • 6篇塑料工业
  • 6篇中国纤检
  • 4篇化工新型材料
  • 4篇毛纺科技
  • 4篇产业用纺织品
  • 4篇玻璃钢/复合...
  • 3篇塑料
  • 3篇非织造布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塑料科技
  • 2篇天津纺织科技
  • 2篇内江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17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13篇2019
  • 7篇2018
  • 18篇2017
  • 23篇2016
  • 21篇2015
  • 19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单向长麻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长麻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及生产工艺。该生产线按照纤维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喂入装置、展纤装置、牵伸工位、定型工位、覆膜工位、热压装置和输送辊。本发明创新性地研发了一套以长麻条为原料的单向长麻纤维预浸料生产线和...
王春红鹿超陈莉张彦春王利剑
针刺工艺对苎麻非织造物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非织造-模压工艺,以苎麻纤维针刺非织造物为增强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UP)为基体材料,制备复合材料板材。研究了针刺工艺中不同针刺遍数(针刺1、2、3、4次)对苎麻非织造物厚度、面密度及拉伸强度性能的影响,及其对苎麻非织造物增强UP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针刺遍数的增加,苎麻非织造织物的厚度和面密度逐渐降低。当针刺遍数为2次时,苎麻非织造织物增强UP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最优。苎麻非织造织物断裂强度与苎麻非织造织物增强UP复合材料弯曲的横向拟合关系式为y=-24 889.47+104.84x-1.08x^2,R^2=0.94。纵向拟合y=-501.95+36.03x-0.54x^2,R^2=0.80,模型拟合效果好。
易章元龙碧璇邢彦蓉严桂香柳正宾王春红
关键词:苎麻非织造织物复合材料不饱和聚酯树脂
5种天然植物纤维的性能测试与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对白棕丝、椰棕丝、粗竹原纤维、细竹原纤维、乌拉草纤维5种天然植物纤维的回潮率、表面形态、直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白棕丝横截面具有大量均匀分布的细微空腔,纵向分布有大量凹坑,回潮率最大;乌拉草纤维结构疏松,回潮率次之;粗竹原纤维较细竹原纤维结构紧密,回潮率最小;椰棕丝具有较优异的断裂伸长率,成熟度低的白棕丝力学性能优于成熟度高的椰棕丝;粗竹原纤维和细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相近,都具有较优异的断裂强度,乌拉草纤维的拉伸性能居中。
王莹王春红岳鑫敏
关键词:植物纤维回潮率表面形态力学性能
一种竹原纤维的分类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原纤维的分类提取工艺,其工艺流程为:竹片经过前处理和碱液浸泡、常压蒸煮后,进行竹青、竹黄分离,竹黄经过碾压、梳理后再进行浸酸、碱氧处理和柔软处理,制备出竹黄处纤维;竹青再经碱液浸泡、常压蒸煮、碾压、梳理,...
王春红张青菊王定
文献传递
竹原纤维的化学脱胶工艺被引量:23
2007年
采用纤维膨化、浸酸、碱煮及柔化整理工艺对竹原纤维进行化学脱胶处理,并对浸酸和碱煮工艺中溶液浓度、处理温度、时间和浴比进行优化设计,提取出可适用于非织造或复合材料工业的纺织纤维。对处理前后纤维的纵向结构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并对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进行测试与评价,确定出最佳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酸碱处理过程中溶液的质量浓度对纤维的拉伸性能影响最大,当酸碱质量浓度分别为1.58、g/L时,竹原纤维的拉伸强度可达到5.5 cN/dtex,比处理前提高了近27倍,且柔软度提高1倍,可被梳理成均匀的纤维网。
王春红王瑞于飞
关键词:竹原纤维最优设计
改性芳纶浆粕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戊二醛、二甲基乙酰胺(DMAC)/氯化锂(LiCl)/磷酸溶液对对位芳纶浆粕纤维表面改性,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以硅橡胶生胶为主要原料,加入各类填料经过混炼、硫化后制得对位芳纶浆粕/硅橡胶混炼胶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以2%戊二醛为交联剂,芳纶浆粕含量为10份条件下,制得的硅橡胶复合材料性能较好。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邵尔A型硬度达到86度,拉伸强度达到8.9MPa,伸长率达到128%,撕裂强度达到12.8kN/m,压缩永久变形为55%。制得的硅橡胶复合材料比普通硅橡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密封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丁翔王瑞徐磊王春红
关键词:硅橡胶戊二醛力学性能
自然波纹织物的开发被引量:3
2005年
介绍了自然波纹织物的设计理念、工艺过程及产品特征。织物外观具有自然波纹,效果独特,滑爽轻薄,既有较理想的服用性能又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适宜制作春夏季高档轻薄面料。
王春红王瑞刘雍邵苏秀范杰
关键词:竹节纱
天然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研究天然纤维在汽车内饰材料方面的应用,选用棕榈(Palm)、洋麻(Kenaf)纤维与聚丙烯(PP)为原料,采用非织+模压工艺制备了不同纤维体积比的汽车内饰材料,一方面从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的角度,以储能模量、损耗因子等为指标,来分析材料的刚性与吸声降噪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纤维体积比的增加,Palm/PP、Kenaf/PP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都呈现一定的线性增加,在体积比为60∶40时达到峰值,并且Kenaf/PP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远高于同体积比下的Palm/PP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Kenaf/PP材料的损耗因子曲线比Palm/PP材料的峰值高、温域宽,体积比为60∶40的Kenaf/PP材料温域最大,达到25℃,呈现了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另一方面从静态力学的角度,借助基于COX剪滞理论的修正混合律公式模量预测模型,对Palm/PP、Kenaf/PP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模量模型对Kenaf/PP材料的预测精度为90.552%,优于Palm/PP材料的78.697%。
王定王春红陈祯王瑞白凤华
关键词:棕榈纤维吸声降噪汽车内饰
铺层角度对苎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真空辅助成型工艺,研究铺层角度对苎麻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该铺层设计应用在复合材料桥梁模型上。结果表明:当铺层方式为纬向铺层(9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为73.5MPa;经纬交叉铺层(0°/90°)时,为72.4MPa。当铺层方式为经纬交叉铺层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剪切强度皆为最大,分别为3.8GPa、108.2MPa、5.0GPa和21.7MPa。综合拉伸、弯曲、剪切性能,经纬交叉铺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优。苎麻纤维复合材料桥梁的最大载荷为8.79kN,载荷质量比为12.08。
左祺费建武王春红任子龙张红霞
关键词:苎麻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桥梁模型
植物纤维结构及其对NFPR界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从天然纤维的提取及精细化处理技术入手,综述了国内外以制备植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NFPR)增强体为目的的植物纤维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从纤维的化学成分与结构形貌入手,介绍了麻纤维化学成分对纤维力学及NFPR界面性能的调控机理;综述了国内外针对天然纤维表面处理技术提升NFPR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为提高NFPR力学性能提供了参考。
王春红鹿超
关键词:植物纤维复合材料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