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子龙

作品数:28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项目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6篇复合材料
  • 16篇复合材
  • 15篇纤维
  • 9篇改性
  • 7篇力学性能
  • 7篇力学性
  • 6篇树脂
  • 5篇苎麻
  • 5篇麻纤维
  • 4篇织物
  • 4篇聚丙烯
  • 4篇环氧
  • 4篇环氧树脂
  • 4篇表面改性
  • 3篇性能研究
  • 3篇塑料
  • 3篇苎麻织物
  • 3篇麻织
  • 3篇麻织物
  • 3篇木塑

机构

  • 28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8篇任子龙
  • 25篇王春红
  • 4篇王瑞
  • 4篇王定
  • 4篇鹿超
  • 3篇徐贵海
  • 2篇张红霞
  • 2篇岳鑫敏
  • 2篇何顺辉
  • 2篇贺文婷
  • 2篇刘胜凯
  • 2篇张青菊
  • 2篇王利军
  • 2篇陈祯
  • 1篇李姗
  • 1篇钱晓明
  • 1篇代昭
  • 1篇王威
  • 1篇左恒峰
  • 1篇叶张龙

传媒

  • 5篇复合材料学报
  • 4篇工程塑料应用
  • 4篇上海纺织科技
  • 2篇塑料工业
  • 2篇中国纤检
  • 1篇塑料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产业用纺织品
  • 1篇塑料科技
  • 1篇木材加工机械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洋麻/芳纶混纺纱线的耐化学性能探究
2014年
以洋麻和对位芳纶为原料,以5种洋麻/芳纶混纺纱线为研究对象,使用蒸馏水、5%氢氧化钠和5%盐酸分别处理混纺纱线,研究蒸馏水、酸、碱对混纺纱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蒸馏水及5%酸碱溶液处理后,纱线的线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酸的影响最大;洋麻/芳纶混纺纱线经过酸碱处理后强度损失率比纯芳纶纱线小;随着洋麻含量的增加,纱线强度的损失率减小。
王春红何顺辉任子龙
关键词:化学改性耐酸碱性
铺层角度对苎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真空辅助成型工艺,研究铺层角度对苎麻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该铺层设计应用在复合材料桥梁模型上。结果表明:当铺层方式为纬向铺层(9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为73.5MPa;经纬交叉铺层(0°/90°)时,为72.4MPa。当铺层方式为经纬交叉铺层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剪切强度皆为最大,分别为3.8GPa、108.2MPa、5.0GPa和21.7MPa。综合拉伸、弯曲、剪切性能,经纬交叉铺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优。苎麻纤维复合材料桥梁的最大载荷为8.79kN,载荷质量比为12.08。
左祺费建武王春红任子龙张红霞
关键词:苎麻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桥梁模型
苎麻纤维物理、力学及VOC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主要对苎麻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所测试的性能有纤维长度、细度、回潮率、单纤维强度、表面摩擦系数、接触角、表面形貌等基本性能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OC)测定。论文所表征的苎麻纤维物理、力学及VOC性能可为苎麻纤维的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范文正贺文婷任子龙张荫楠王春红
关键词:苎麻
回收塑料/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以稻壳粉和非医疗废弃物作为原料,采用挤出–注塑工艺制备回收塑料/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稻壳粉的粒径、含量以及玻璃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断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回收塑料/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稻壳粉粒径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稻壳粉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稻壳粉质量分数为50%,粒径为425μm时,回收塑料/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当用偶联剂处理稻壳粉和玻璃纤维后,相对于纯回收塑料,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82.01%,拉伸弹性模量提高了414.66%,弯曲强度提高了152.62%,弯曲弹性模量提高了436.99%。
王春红任子龙刘胜凯徐贵海王瑞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力学性能
苎麻织物表面改性对其增强热固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及阻燃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碱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碱+硅烷偶联剂复合处理、碱+阻燃剂+硅烷偶联剂复合处理对苎麻织物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模压工艺制备了苎麻织物增强热固性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了4种表面改性方法对苎麻织物/PLA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采用SEM研究了苎麻纤维与PLA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结果表明:经过4种表面改性处理后苎麻织物/PLA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碱+硅烷偶联剂复合处理后提高幅度最大,苎麻织物/PL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模量分别提高了59.5%、51.9%。碱+阻燃剂+硅烷偶联剂复合处理后苎麻织物/PL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模量较未处理时分别提高了38.0%、66.8%;且苎麻织物/PLA复合材料60s点火时间的损毁长度为8.25cm,达到了美国DOT/FAA/AR-00/12要求的标准。SEM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苎麻织物/PLA复合材料中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更好。
王春红任子龙李姗王瑞
关键词:苎麻织物表面改性阻燃性能
棕榈纤维的耐碱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碱处理对棕榈纤维性能的影响,对棕榈、竹原和洋麻纤维进行了不同浓度下的碱处理,研究了碱处理对纤维直径、质量损失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对棕榈纤维质量的影响较大,对竹原纤维和洋麻纤维的影响次之;经浓度分别为5%和17.5%的NaOH溶液碱处理后,棕榈纤维的断裂强度分别提高26.38%和12.59%,杨氏模量分别提高28.17%和26.92%。
王瑞王定任子龙
关键词:棕榈纤维耐碱性纤维性能竹原纤维
表面改性对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碱处理以及碱-偶联剂处理竹纤维,利用非织造和热压工艺制备了竹纤维(BF)与聚丙烯纤维(PP)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前后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行为的变化,并用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状况。结果表明: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的吸湿规律符合Fick吸湿定律,和竹纤维含量无关,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不仅与竹纤维含量有关,还与材料内部孔洞密切相关。湿热老化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影响不显著,经过碱处理或者碱-偶联剂处理后,竹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杂毡平铺复合材料耐湿热老化性能有较明显的提升效果,综合考虑湿热老化后复合材料的性能,碱-偶联剂处理后复合材料耐湿热老化性能最优,当湿热老化60 d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和拉伸强度分别为60.55、33.10 MPa,较未处理分别提高了49.51%、18.06%,弯曲和拉伸模量分别为3.91、3.58 GPa,较未处理分别提高了64.7%、7.28%。SEM结果显示:经过碱-偶联剂处理后,竹纤维与聚丙烯树脂之间的黏结得到了提升,复合材料内部孔隙减少,阻碍了水分在材料内的扩散,从而提升了复合材料的耐湿热老化性能。
王春红刘胜凯任子龙叶张龙
关键词:复合材料纤维改性吸湿性能湿热老化
基于VARI制备的不同改性芳纶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评估改性芳纶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基材料的弯曲性能,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工艺(VARI),分别制备20%H_3PO_4改性(改性时间2、4、6 h)、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质量分数分别为3%、5%、7%)和60%HNO3改性(改性时间12、24、36 h)芳纶织物增强树脂基材料,一方面从动态热力学(DMA)角度分析了不同改性工艺对材料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活化能的影响;另一方面从静态力学角度分析了不同改性工艺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0%H_3PO_4改性后材料的储能模量、活化能都大幅度提升,最大增幅分别为64.48%、35.4%;KH-550改性后材料的储能模量、活化能呈现一定的线性增长,其中5%KH-550改性方案中,活化能提升幅度最大,达到521kJ/mol;HNO_3改性后材料的储能模量下降,HNO_3改性时间不宜过长;几种改性方案中,以拉伸性能增幅为指标,排序为H_3PO_4改性>KH-550改性>HNO_3改性,且HNO_3改性增幅为负值,H_3PO_4改性2 h方案最佳。
王定王春红任子龙王瑞
关键词:芳纶织物环氧树脂弯曲模量
SiO2-竹纤维协同改性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制备低成本耐磨材料,选用纳米SiO2粒子和竹纤维(BF)等作为填料,制备了纳米SiO2-BF/EP复合材料。通过摩擦磨损测试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SEM研究了纳米粒子和纤维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热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加入BF后,BF/EP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较同条件下的纯EP大幅度降低,最多可降低71%;同时加入SiO2纳米粒子和BF后,对纳米SiO2-BF/EP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体积磨损影响显著,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纯EP提高了11℃,达到了124℃,体积磨损较同条件下的纯EP下降了约75.3%。
王春红王利剑任子龙鹿超王定
关键词:环氧树脂竹纤维复合材料热学性能耐磨性能
GF增强PP/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非织造-模压工艺,以苎麻纤维为增强体和聚丙烯(PP)纤维制备了PP/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然后添加玻璃纤维(GF)对PP/苎麻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增强改性。分别研究了不同含量苎麻纤维、GF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剪切性能及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微观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当PP/苎麻纤维复合材料中苎麻纤维体积分数为4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剪切性能最优;当添加体积分数为5%的GF和35%的苎麻纤维时,PP/GF/苎麻纤维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层间剪切强度分别增加18.48%,10.22%和31.41%,且复合材料吸水率最小。
王春红张青菊任子龙张荫楠田达
关键词:苎麻纤维玻璃纤维模压成型复合材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