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抒

作品数:236 被引量:1,627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2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5篇标准
  • 2篇专利

领域

  • 207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5篇社会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1篇脂蛋白
  • 68篇胆固醇
  • 68篇固醇
  • 52篇血清
  • 52篇细胞
  • 32篇动脉
  • 32篇血管
  • 29篇高密度脂蛋白
  • 28篇基因
  • 27篇血脂
  • 27篇脂蛋白胆固醇
  • 24篇动脉粥样硬化
  • 21篇心病
  • 21篇糖尿
  • 21篇糖尿病
  • 21篇冠心病
  • 20篇载脂蛋白
  • 19篇高密度脂蛋白...
  • 17篇代谢
  • 16篇心血管

机构

  • 157篇北京医院
  • 64篇卫生部北京老...
  • 32篇卫生部
  • 17篇南华大学
  • 17篇卫生部临床检...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解放军第30...
  • 2篇北京大学第五...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国家标准物质...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35篇王抒
  • 92篇董军
  • 85篇李红霞
  • 83篇陈文祥
  • 68篇国汉邦
  • 66篇黎健
  • 59篇满永
  • 52篇李健斋
  • 40篇唐蔚青
  • 22篇杨睿悦
  • 20篇曾平
  • 16篇张传宝
  • 15篇杨向东
  • 15篇满咏
  • 15篇夏永静
  • 13篇张铁梅
  • 12篇黄秀清
  • 12篇张毅
  • 11篇王默
  • 11篇周伟燕

传媒

  • 38篇中国动脉硬化...
  • 30篇中华检验医学...
  • 16篇中华老年医学...
  • 8篇中华医学检验...
  • 5篇心肺血管病杂...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5篇中国心血管杂...
  • 5篇中国生物化学...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4篇医学分子生物...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实验动物...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3篇第11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5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3篇2010
  • 14篇2009
  • 19篇2008
  • 19篇2007
  • 11篇2006
  • 18篇2005
  • 20篇2004
  • 18篇2003
  • 18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7篇1999
  • 6篇1998
2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同位素稀释质谱检测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2013年
目的 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五种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即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方法,分析其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同位素标记被测物作内标,沉淀蛋白后LC/MS/MS分离检测,标准曲线定量;对不同水平血清样本进行五次重复分析,每次每种血清重复分析3份,以考察方法的精密度;测定血清样本添加不同浓度标准品的加样回收率.收集2010年10~12月111例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及传统危险因素指标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五种氨基酸在该试验条件下分离良好,分析时间约4 min;测定不同血清水平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1.56%(1.07%~2.02%),总CV为2.03%(1.14%~3.01%);多次试验的加样回收率范围为98.34%~103.25%.测定111例健康人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化速率、肌酐、尿酸、载脂蛋白CII和CIII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t=0.000 02~0.046,P值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负相关(t=0.000 5~0.048,P值均〈0.05).结论 该研究建立了简便精密的ID-LC/MS/MS测定血清支链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方法,有望在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危险分析中发挥作用.
杨睿悦李红霞国汉邦赵海建王抒董军陈文祥
关键词:支链氨基酸串联质谱法糖尿病
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与冠心病被引量:89
1999年
近年来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及5项著名的大规模冠心病(CHD)一级或二级预防试验(4S,WOS,CARE,LIPID,AFCAPS等多中心协作计划)都明确指出强化降脂治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以预防CHD临床事件(如心...
李健斋王抒
关键词: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
NADPH氧化酶3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2009年
李兰芳黄秀清原慧萍满永王抒黎健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活性氧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相关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秦斌曾湘豫许光霞朴红哲王抒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卒中病因
17β-雌二醇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①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模型,检测HUVECs在血管多种刺激因素(低血清、高糖、内毒素、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过氧化氢、炎性因子TNF-α)作用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l(VCAM-1)的表达。②以TNF-α为刺激因素作用于HUVECs,MTT法检测内皮细胞活力;二氢乙啶染色检测氧自由基生成;单核细胞U937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功能。③蛋白质印迹法检测17β-雌二醇保护下TNF-α刺激的HUVECs中ICAM-1、VCAM-1及炎性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①血管多种因素刺激内皮细胞后,内毒素组和TNF-α组HUVECs中黏附因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均高于低血清组、高糖组、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过氧化氢组(均P〈0.05)。②TNF-α及过氧化氢处理后,HUVECs的氧自由基水平均明显增加。TNF-α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生存率吸光度值分别为(0.52±0.05)、(1.00±O.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NF-α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单核细胞黏附水平吸光度值分别为(1.75±0.15)、(1.0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③蛋白质印迹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处理组ICAM-1和VCAM.1表达及磷酸化核因子KB受体激活蛋白/核因子KB受体激活蛋白(p-NF-KB/NF-KB)水平均升高(均P〈0.05);与TNF-α处理组比较,TNF-α+17β-雌二醇处理组ICAM-1和VCAM-1表达及p-NF-KB/NF-KB水平均降低(均P〈0.05);与TNF-α+17β-雌二醇处理组比较,TNF-α+17β-雌二醇+17β-雌二醇抑制剂处理组ICAM-1和VCAM-1的表达以及p-NF-KB/NF-KB水平均增加(均P〈0.05)。结论17β-雌二醇可以通过�
朱玉萍沈涛王抒黎健
关键词:17Β-雌二醇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黏附分子
北京市职业人群代谢综合症患病率调查被引量:45
2004年
调查北京市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中代谢综合症 (MS)的患病率。共计调查 2 6 797人 (男 1 6 4 6 0人、女1 0 337人 ) ,年龄 2 0~ 80岁。MS诊断采用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NCEP ATPⅢ )防治指南所提出的建议 ,但其中腹部肥胖的指标 (腰围 )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建议的划分界限 ,同时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MS定义”中的意见以体质指数 (BMI)分别统计患病率。MS患病率在中、老年组中 >2 0 % ,青年组 <7%。年龄标化患病率以腰围计男1 5 1 %、女 1 3 0 % ;以BMI≥ 2 5kg m2 计 ,男 1 5 3%、女 9 9%。MS已是中、老年人中最多见的代谢异常 。
李健斋王抒曾平
关键词:代谢综合症患病率流行病学
超速离心-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种候选参考方法
目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明确的心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防治工作需要准确的HDLC和LDLC测定结果。建立和保证HDLC和LDLC常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可靠...
董军国汉邦王抒陈文祥
关键词:脂蛋白胆固醇超速离心高效液相色谱
文献传递
野生型p53基因导入诱导神经细胞凋亡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观察野生型 p5 3基因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现象 ,探讨外源性 p5 3基因对神经细胞 p2 1、c-fos和 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了野生型 p5 3基因的重组线病毒载体 ,体外转染胚胎大鼠神经细胞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切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检测细胞凋亡 ,以免疫组化法测定 P2 1 、c-Fos和 c-Ju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外源性基因导入神经细胞后 ,P2 1、c-Fos和 c-Jun蛋白水平显著增高 ,d UTP切口末端标记阳性细胞百分率约为 4 0 %。结论 野生型 p5 3基因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促进 p2 1、c-fos和
国汉邦黎健董军王抒
关键词:P53基因神经细胞凋亡阿尔茨海默病
野生型p53基因导入对U937细胞分化、凋亡和CD36受体表达的影响(英文)
2005年
目的:研究野生型p5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p53)导入对U937细胞分化、凋亡和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方法:AdCMV-p53导入U937细胞后,用细胞计数、细胞周期分析、台盼蓝染色排除法计数细胞悬液中的活细胞数目和NBT还原反应观察其对U937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RT-PCR、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AdCMV-p53导入对CD36表达的影响。结果:AdCMV-p53可以高效导入U937细胞,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促进U937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台盼蓝染色发现实验组阳性细胞数(64.6±9.2) %较对照组(14.2±5.5) %明显增多,吞噬能力增强;NBT还原反应实验组(49.7±12.6) %较对照组(6.3±1.8) %升高。RT-PCR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野生型p53基因导入使得CD36 mRNA转录增强,CD36蛋白表达增加。结论:野生型p53基因能影响细胞分化和凋亡,并上调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基因治疗具有潜在意义。
杨向东刘俊文王春李凯唐蔚青李红霞王抒黎健
关键词:CD36基因U937细胞
甘油标准物质的研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制浓度适宜、便于保存和使用的甘油水溶液标准物质。方法参照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G 1006-1994)及有关技术文件,制备适当浓度的甘油水溶液,HPLC 法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滴定法测定该溶液的甘油含量。结果 (1)甘油溶液均匀性检验:3次测量结果的±s分别为1.297 5±0.014 3、1.302 0±0.008 9、1.313 7±0.007 8,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62,P=0.166),说明甘油溶液分装均匀。(2)4℃保存至少稳定4年,定值为0.103 6g/g,不确定度为0.000 4 g/g。结论研制的甘油标准物质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技术要求。已于2006年5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9149)。
国汉邦李红霞满永董军王抒陈文祥
关键词:甘油标准物质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