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右叶前、后段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位于肝右叶前、后段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TACE治疗后病灶近期疗效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月首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283例HCC患者,将其中按影像学检查符合筛选标准58例(83个病灶)分两组。A组:共23例,病灶位于肝右叶前段(Ⅴ、Ⅷ段);B组:共35例,病灶位于肝右后段(Ⅵ、Ⅶ段)。分析经TACE治疗前1周内及治疗后1、3个月复查的CT、MRI资料,按照RECIST标准比较两组病灶近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A、B两组的CR、PR、SD、PD分别为0、4.3%、87.0%、8.7%和0、22.9%、68.6%、8.6%,有效率OR(CR+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3个月后两组的CR、PR、SD、PD分别为0、8.7%、73.9%、17.4%和0、34.3%、62.9%、2.9%,O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病灶大小随时间变化,后段组比前段组缩小明显(F=7.873,P<0.05)。结论肝右叶后段HCC经TACE治疗后短期疗效优于前段,对于不同位置病灶的综合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 沈海洋杨光刘瑞宝何东风杨奕孙厚宾王惠文
-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段近期疗效
- SALL4高表达在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
- 2021年
-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SA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探讨SALL4在食管鳞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ALL4的表达情况,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SALL4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特征、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SALL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ALL4高表达与术中肿瘤部位(P=0.038)、G分级(P=0.036)和AJCC分期(P=0.015)密切关联。生存分析及Cox风险回归分析表明,SALL4高表达组的食管鳞癌患者OS和PFS均低于SALL4低表达组(P<0.05)。结论SALL4高表达可以作为食管鳞癌一个独立的预后判定因子,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帮助判断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 卢俊蓉王惠文何东风
- 关键词:食管鳞癌免疫组化
- 载药微球-TACE治疗难治性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12例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索载药微球(DEB)-TACE治疗难治性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12例,给予DEB-TACE治疗肝转移病灶,观察首次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疗效。结果常见不良反应为细胞毒性反应、肝功一过性升高、发热、恶心呕吐及腹痛,不良反应集中在3级以下,无严重不良反应及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总缓解率(ORR)分别为75%,5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1.7%,83.3%。结论 DEB-TACE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王惠文刘瑞宝李晓婧何东风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肝转移经动脉化疗栓塞载药微球
- 肝右叶前、后段原发性肝癌TACE后VEGF及CD34的表达水平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右叶后段原发性肝癌病灶较前段易发生侧支循环的可能机制。方法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组织标本57份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组织标本40份(单纯手术组),按影像学检查符合筛选标准3l例分两组。A组:13例,病灶位于肝右叶前段(V、Ⅷ段);B组:18例,病灶位于肝右后段(Ⅵ、Ⅶ段)。采用免疫组化联酶卵白素染色(SP)法,检测残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结果 TACE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分别为86.0%和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TACE组MVD值较单纯手术组显著增高,分别为79.37±15.36和43.23±1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ACE组VEGF蛋白阳性表达与MVD值变化呈正相关(r_s=0.493,P<0.01)。B组病灶周围MVD略高于A组,分别为80.44±13.74和78.08±15.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诱导的新生血管生成理论可能并非肝右叶前后段病灶侧支循环建立差异的机制。
- 沈海洋刘瑞宝刘岩杨奕孙厚宾王惠文李凯
-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肝段微血管密度
- 射频消融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癌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AF)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方法 29例原发性局部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14例,射频消融前或后一周内行动脉灌注化疗;B组15例,单纯射频消融治疗.两组射频消融患者均在CT引导下、局麻或静脉全麻下行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温度70℃-90℃,治疗时间每次5min-30min.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治疗2月后常规行螺旋CT平扫或增强检查,按RECIST标准判定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A组14例共行射频消融22次,其中8例行2次,每例患者射频消融前或后一周内行动脉灌注化疗;B组15例共射频消融治疗29次,其中10例进行2次,2例行3次射频消融治疗.CT复查显示:A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例,进展(PD)0例,治疗有效率92.8%(13/14).B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例,进展(PD)1例,治疗有效率86.6%(13/15).两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一种有效方法,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 孙厚宾刘瑞宝刘岩杨奕沈海洋王惠文李凯
- 关键词:肺癌射频消融动脉灌注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