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红

作品数:33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一氧化碳
  • 7篇一氧化碳中毒
  • 7篇中毒
  • 7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帕金森
  • 5篇帕金森病
  • 5篇颅内
  • 5篇急性
  • 4篇针刺
  • 4篇神经系
  • 4篇神经系统
  • 4篇窦血栓形成
  • 4篇颅内静脉
  • 4篇颅内静脉窦
  • 4篇颅内静脉窦血...
  • 4篇颅内静脉窦血...
  • 4篇脑病
  • 3篇血性

机构

  • 33篇兰州大学第一...
  • 3篇兰州医学院第...
  • 3篇西门子医疗系...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天水市第一人...

作者

  • 33篇王天红
  • 19篇陈军
  • 19篇谷有全
  • 10篇刘宁
  • 9篇张艳利
  • 8篇周超宁
  • 7篇鲁雅琴
  • 7篇雷军强
  • 7篇陈江君
  • 6篇郭顺林
  • 6篇王颖
  • 5篇杨奎
  • 4篇何忠芳
  • 4篇蒋珍秀
  • 3篇王帅文
  • 3篇谢莉红
  • 3篇周喆
  • 2篇党小利
  • 2篇武新安
  • 2篇田小雪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呋喃唑酮致神经系统毒性及精神障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呋喃唑酮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及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索CNKI、VIP、PuhMe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Embase6个数据库1966-2013年关于呋喃唑酮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及精神障碍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及临床研究。结果43篇文献共报道219例有关神经系统及精神障碍ADR的病例,其中中枢神经毒性16例,周围神经毒性176例,精神障碍27例;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30岁年龄段;原发病多为胃炎;当日剂量≥0.5g或服药时间在11~30d时,发生此类ADR的风险最大。结论呋喃唑酮致神经系统毒性及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是超剂量、长疗程给药。
关丽陈军武新安张淑兰郭未艳王天红何忠芳
关键词:呋喃唑酮药物毒性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
应用mTI-ASL成像评估针刺联合高压氧对CO中毒迟发脑病的疗效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基于磁共振多反转时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mTI-ASL)技术定量评估针刺联合高压氧(HBO)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脑病(DNS)患者半卵圆中心脑白质血流量变化,从而间接评价其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DNS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HBO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法治疗,主穴取水沟、内关、百会、上星、印堂、患侧三阴交、四神聪、丰隆,语言不利加廉泉、金津,上肢不遂配肩髃、外关、手三里,下肢不遂配环跳、阳陵泉、阴陵泉。每日治疗1次,连续5 d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 d,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行常规头颅MR平扫、mTI-ASL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影像原始数据经Matlab(R2014b)、Mricron及Syngo. via软件处理,测量半卵圆中心脑血流量(CBF)、各向异性(FA)值,采用Pearson法评价参数值间相关性。使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CBF、MMSE评分及观察组FA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BF、FA值及MMSE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CBF、FA值与MMSE评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CBF值与MMSE值相关性最佳(r=0.822)。结论: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明显改善DNS患者早期脑白质低灌注、提高认知功能评分,其疗效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mTI-ASL成像可以对其疗效作出定量评价。
张艳利王天红谷有全郭顺林雷军强王少彧南江窦郁王帅文
关键词:迟发脑病醒脑开窍针刺法高压氧灌注成像
MRI在监测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7年
一氧化碳(carbonic oxide,CO)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中毒和职业中毒;而作为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大脑的神经系统常出现不同程度伤害。中毒幸存者通常有3种临床表现:(1)急性期出现短暂神经系统症状,无后遗症;(2)急性期至慢性期症状持续存在,预后较差;(3)10%~40%的患者经过2~60 d的"假愈期"后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后发症——迟发脑病(delayed neuropsychiatric sequelae,DNS)[1-2]。
张艳利王天红郭顺林田小雪雷军强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发生时间及MRI影像学表现
<正>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生时间规律、发生部位及MRI的影像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HT病例(其中栓塞性脑梗死33人,血栓形成性脑梗死47...
王天红
文献传递
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34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总结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9月我院收治的34例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并进行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观察患者预后。结果共收集34例临床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平均发病年龄(45.39±16.3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34例(100%),入院平均体温(39.4±1.1)℃,头痛26例(76%),癫痫发作7例(21%),意识障碍25例(74%),发病后第(2.6±1.4) d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9例(26%),发病后第(3.8±1.6) d出现呼吸衰竭。血液白细胞计数升高15例(44%),血红细胞压积降低25例(74%),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下降者29例(85%)。脑脊液压力升高12例(35%),脑脊液蛋白升高27例(79%),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30例(88%)。头颅MRI异常者占54%(14/26),病灶分布于丘脑、基底节、中脑、颞叶、海马、枕叶,以双侧丘脑及中脑损害为主。患者发病后5~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死亡3例,发病后第5~6个月mRS评分为0分者21例,评分为1或2分者5例,评分为3或4分者3例,评分为5分者2例。9例患者的遗留症状为认知功能障碍,5例为运动障碍。结论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病情重,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呼吸衰竭,头颅MRI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病死率高,部分留有严重后遗症。
王天红谷有全周超宁陈小明王颖姚利和武文娟鲁雅琴刘宁陈军
关键词:脑炎发热脑脊髓液磁共振成像
正中神经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临床症状、体征符合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观察病例组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及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后者包括正中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及波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波幅,正中神经F波,拇短展肌针电极肌电图。27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病例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尺神经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项神经电生理参数中,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末端潜伏期及感觉传导速度,其异常率分别为69.66%、56.68%和53.93%,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异常率为26.88%,F波的异常率为41.86%,拇短展肌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为34.37%;3轻、中和重度腕管综合征3个亚组之间的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例单侧病变患者中,无症状侧异常率为39.28%。结论 1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可作为腕管综合征诊断的一项神经电生理指标,并且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与腕管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有关;2神经电生理检测对于腕管综合征,尤其对于亚临床型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谢莉红陈军王文己王天红刘宁鲁雅琴蒋珍秀
关键词:前臂运动传导速度
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UA)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120例PD住院患者(PD组)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n=50)及无认知障碍组(n=70)。另收集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各组UA、Hcy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D组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认知障碍组UA水平显著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Hcy水平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1);认知障碍组、无认知障碍组的UA、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是P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Hcy是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UA水平的降低及Hcy水平的升高与PD的发病及认知障碍有关。
周超宁党小利陈军谷有全刘琦王天红陈小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尿酸血同型半胱氨酸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方法 :报道1例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经过,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在产褥期以头痛、呕吐起病,伴癫痫样发作;腰椎穿刺检测颅内压明显升高,头颅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显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必要时可行溶栓治疗。
陈海燕刘宁王天红王明远张延朋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产褥期抗凝治疗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后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收治缺血性卒中后非痴呆的认知功能障碍(CIND)及痴呆(PSD)患者各40例,两组均采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CIND组在治疗第7天和14天,MMSE和MoCA评分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在治疗第14天,MMSE和MoCA评分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ADL评分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缺血性卒中后CIND及PS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王天红陈军谷有全周超宁刘赵东
关键词: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卒中
1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药学监护的内容和模式,保障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用药史和病情变化,提供用药指导和相关治疗建议,与临床医师讨论,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优化了治疗方案,解决了临床问题。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发挥药学专业特长,可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
何忠芳王天红陈军
关键词:临床药师帕金森病药学监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