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伟文

作品数:46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白血
  • 21篇白血病
  • 18篇细胞
  • 17篇急性
  • 12篇血小板
  • 10篇血小板减少
  • 9篇血小板减少性...
  • 9篇紫癜
  • 9篇粒细胞
  • 9篇难治
  • 8篇特发性
  • 8篇特发性血小板...
  • 8篇特发性血小板...
  • 8篇胞苷
  • 7篇化疗
  • 7篇骨髓
  • 6篇髓系
  • 6篇髓系白血病
  • 6篇急性髓系
  • 6篇急性髓系白血...

机构

  • 40篇深圳市第二人...
  • 6篇深圳市红十字...
  • 2篇深圳市血液中...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6篇游伟文
  • 29篇汪明春
  • 22篇杜新
  • 22篇卓家才
  • 20篇刘焕勋
  • 19篇蔡云
  • 12篇陈俊雄
  • 11篇蔡力生
  • 8篇李明
  • 6篇蔡云
  • 5篇古庆利
  • 5篇汪鹏程
  • 4篇熊文杰
  • 4篇史敦云
  • 4篇张锐发
  • 3篇陶小梅
  • 3篇张琼丽
  • 3篇陈伟红
  • 2篇凌燕
  • 2篇蓝欲晓

传媒

  • 4篇白血病.淋巴...
  • 4篇临床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08
  • 1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对三氧化二砷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对三氧化二砷(As2O3)耐药白血病细胞(K562/AS2)的毒性作用。方法:细胞毒实验采用MTT法,二药合用时细胞毒性作用采用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分析,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和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K562/AS2细胞对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鬼臼乙叉苷(VP16)、三尖杉酯碱(H)、米托蒽醌(NVT)和阿糖胞苷(AraC)的耐药倍数分别为7.4、2.9、3.8、3.6、2.8和1.1。K562细胞和K562/AS2细胞的细胞表面Pgp或细胞内任意荧光强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As2O3与DNR、VP16、H或NVT联合应用时,对K562、K562/AS2和Pgp表达的白血病细胞(K562/A02)细胞的联合指数均大于1。异搏定与DNR联合应用时,对K562和K562/AS2细胞的联合指数均大于1,但是对K562/A02细胞的联合指数均小于1。结论:K562/AS2细胞对As2O3、DNR、VP16和NVT耐药,其机制与Pgp表达无关。异搏定联合应用DNR可以逆转K562/A02对DNR的耐药性,不能逆转DNR对As2O3耐药细胞的耐药性。As2O3与DN、VP16、H和NVT联合应用时,对K562、K562/AS2和K562/A02细胞的毒性均为拮抗作用。
卓家才汪明春陶小梅李明游伟文蔡力生刘焕勋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足叶乙苷三尖杉酯碱米托蒽醌
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15例患者均为糖皮质激素、脾切除、长春新碱治疗无效.给予霉酚酸酯1.5~2.0 g/d,分两次口服,强的松0.5 mg/(kg·d)口服,连服2~4个月,服用3个月无效者停药.按1998年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将疗效分为显效、良效、进步和无效.结果 15例患者中有5例显效(33%),3例良效,4例进步,3例无效,有效率达80%.所有患者对霉酚酸酯耐受良好,2例有轻度腹泻和恶心,1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经减量或对症治疗完成6个月以上的治疗,副作用发生率20%.12例有效的患者1例因停药复发.结论 霉酚酸酯是一个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的药物,与强的松联用疗效好,副作用少.
熊文杰游伟文杜新卓家才汪明春
关键词:霉酚酸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8例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的老年AML患者,非随机分为阿扎胞苷联合HAG方案(AZA-HAG)组9例和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DEC-HAG)组9例。研究主要终点为总体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次要终点包括CR+伴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总生存(OS)和药物安全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OS。结果:1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60~77岁),其中8例为预后高危组。AZA-HAG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体有效及CR+CRi均7例,DEC-HAG组均8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1.000)。两组CR+CRi中位持续时间均为7个月,中位OS时间均为12个月;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95)。AZA-HAG组1例TP53突变和1例ASXL1+RUNX1突变患者均获得CR,1例NPM1野生型合并FLT3-ITD、ASXL1突变患者未缓解。两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AML患者的效果及远期生存较理想,不良反应可耐受。
文冰冰杨斯恬彭浩宇游伟文陈伟红蔡云刘焕勋杜新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
ANLL(非M3)mdrl,mrp,lrp,dCK,5'-NT基因表达的初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脱氧胞苷激酶(dCK)和5’-核苷酸酶(5’-NT)表达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mdr,m...
卓家才汪明春陶小梅刘焕勋蔡力生李明杜新蔡云汪鹏程游伟文陈俊雄
文献传递
足叶乙甙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2008年
目的:观察足叶乙甙(VP16)联合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Ara-C+阿柔比星(ACLA)]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患者进行VP16联合CAG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血生化和骨髓细胞学检查指标。结果:15例患者接受本方案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2岁(18-52岁)。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4例。CR率60%,总反应率(CR+PR)73.3%。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发生率为33.3%)。结论:VP16联合CAG方案诱导治疗难治性AML是有效且安全的。
刘焕勋古庆利游伟文杜新卓家才
关键词: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
蛋白酶体抑制剂同类药物转换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I)硼替佐米同类药物转换为伊沙佐米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初治MM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转换组(23例)和硼替佐米组(40例),两组均以含硼替佐米的方案为一线治疗方案,转换组患者因不耐受硼替佐米不良反应转换为伊沙佐米,硼替佐米组患者未进行药物转换。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无进展生存(PFS)的差异。结果转换组患者进行同类药物转换前总有效率(ORR)为95.7%(22/2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52.2%(12/23);转换后ORR为95.7%(22/23),≥VGPR率为82.6%(19/23);硼替佐米组ORR为90.0%(36/40),≥VGPR率为72.5%(29/40),两组患者ORR及≥VGP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424;χ^(2)=0.82,P=0.364)。转换组接受PI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9个,中位PFS时间未达到;硼替佐米组接受PI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7.5个,中位PFS时间为30.0个月(95%CI 19.1~40.9个月),两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硼替佐米组中,12例因不良反应停用硼替佐米,其中位PFS时间20.0个月(95%CI 12.6~27.4个月),转换组与硼替佐米组停用PI患者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转换组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21例(21/23,91.3%),≥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0%(3/23);硼替佐米组发生周围神经病变22例(22/40,55.0%),≥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5/40)。结论对于初治MM患者,硼替佐米转换为伊沙佐米能提高缓解深度,减少因停用PI导致的复发。
彭浩宇游伟文李晓清罗畅如张晓瀚翁光样范憬超陈诗彧文冰冰杜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蛋白酶抑制药硼替佐米预后
白血病患者Th、Tc细胞IFN-γ、IL-4表达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Th1/Th2、Tc1/Tc2细胞亚群极化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9例白血病患者发病时外周血CD3+CD8-、CD3+CD8+细胞内IFN-γ和IL-4水平,并与同期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白血病患者Th、Tc细胞内IFN-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IL-4升高(P<0.05),Th1/Th2、Tc1/Tc2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白血病的发病可能与Th1/Th2失调有关。
游伟文杜新张琼丽陶晓梅汪明春
关键词:白血病T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白介素-4
不同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4例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标准剂量沙利度胺和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MP方案化疗,马法兰4mg/m2·d,口服,d1-7;强的松40mg/m2·d,口服,d1-7。每4周1次共6次。标准剂量组同时给予沙利度胺口服,从100mg/d起,晚上顿服,逐渐增加至400mg/d,持续至6个MP疗程;小剂量组沙利度胺以100mg/d开始口服,每晚顿服,持续至6个MP疗程。定期测定血常规、M蛋白、骨髓浆细胞数、肾功能、β2-微球蛋白和乳氢酸脱氢酶、扁骨X线片,观察常见不良反应。所得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分析。结果标准剂量组完全缓解率25%和总有效率83.3%,小剂量组完全缓解率16.7%和总有效率75%,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剂量组的便秘、恶心、腹胀、口鼻干燥、头昏、头痛、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均高于小剂量组,总不良发应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MM与标准剂量沙利度案联合MP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少,更适合长期应用。
熊文杰杜新游伟文卓家才汪明春
关键词:沙利度胺马法兰多发性骨髓瘤
K562/AS2细胞株对三氧化二砷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K562/AS2细胞株对三氧化二砷(ATO)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细胞表面P-糖蛋白(P-gp)、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聚合酶、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以及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K562和K562/AS2细胞表面P-gp任意荧光强度、K562/AS2细胞内DNR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K562/AS2细胞株MRP1和TopoⅡ表达明显高于K562细胞(P<0.05),DNA多聚酶,mdr1和lrp表达与敏感细胞株K562细胞相同(P>0.05)。结论:ATO耐药细胞K562/AS2高表达MRP1,并产生低倍数的多药耐药。K562/AS2细胞TopoⅡ基因表达增高,其意义有待进一步阐明。
卓家才游伟文蔡力生陶小梅李明聂李平刘焕勋汪明春
关键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总结三氧化二坤 (As2 O3 )、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化疗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 5 2例初治或复发APL患者分别采用ATRA、化疗和As2 O3 诱导缓解 ,完全缓解(CR)后采用化疗和As2 O3 序贯维持治疗。结果 :3 3例初治患者CR率 10 0 % ,19例复发患者CR率 78 95 % ,3年生存率 81 82 %。结论 :APL患者CR后采用As2 O3 与化疗序贯性维持治疗疗效好 ,长期生存率高。复发患者As2
游伟文汪明春蔡云卓家才陈俊雄张锐发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序贯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