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焕勋

作品数:84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0篇细胞
  • 46篇白血
  • 45篇白血病
  • 37篇急性
  • 15篇淋巴
  • 12篇淋巴细胞
  • 11篇粒细胞
  • 11篇淋巴细胞白血...
  • 10篇难治
  • 10篇基因
  • 10篇骨髓
  • 7篇融合基因
  • 6篇多发
  • 6篇多发性
  • 6篇血小板
  • 6篇早幼粒细胞
  • 6篇疗效
  • 6篇急性早幼粒
  • 5篇药物疗法
  • 5篇早幼粒细胞白...

机构

  • 65篇深圳市第二人...
  • 15篇深圳市红十字...
  • 6篇北京大学深圳...
  • 3篇深圳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韦尔柏...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4篇刘焕勋
  • 56篇卓家才
  • 47篇杜新
  • 44篇汪明春
  • 27篇李明
  • 23篇蔡力生
  • 21篇汪鹏程
  • 20篇蔡云
  • 20篇陈俊雄
  • 20篇游伟文
  • 17篇古庆利
  • 14篇张琼丽
  • 11篇史敦云
  • 10篇陈伟红
  • 6篇孟庆祥
  • 6篇聂李平
  • 6篇楼瑾
  • 5篇熊文杰
  • 4篇陶小梅
  • 4篇李玉珠

传媒

  • 8篇白血病.淋巴...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6篇临床医药实践
  • 5篇广东医学
  • 5篇海南医学
  • 4篇深圳医学
  • 4篇第10届全国...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山西临床医药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白血病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8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化预处理方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5例疗效观察及分析
张晓瀚汪鹏程刘焕勋蔡云杜新
骨髓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对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考察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来源外泌体对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的影响,从外泌体水平探讨骨髓瘤患者中NK细胞功能缺陷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 8226、U266培养上清液中外泌体,并采用电子显微镜鉴定外泌体的大小;提取人原代NK细胞,将40μg/ml外泌体与NK细胞共培养后,于0、1、4和24 h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p30、NKG2D和NKp46的表达。结果:在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呈现囊泡状,大小30-100 nm;骨髓瘤细胞来源外泌体与NK细胞共培养后,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来源外泌体可以抑制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的表达。
熊文杰刘焕勋史敦云楼瑾张琼丽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外泌体NK细胞
脐血、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亚群四色分析
<正>目的建立脐血、健康成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前体细胞(pDC)亚群四色荧光检测方法, 探讨以Lin-HLA-DR+细胞群设门和以CD34-Lin-HLA-DR+细胞群设门检测不同类标本的适用性。方法以Lin-HL...
史敦云汪明春张琼丽刘焕勋
文献传递
霉酚酸酯治疗脾切除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 memofeil,MMF)治疗脾切除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MMF每日口服1.5~2.0g,至少12周;无效者12周后停药。结果10患者中6例(60%)有效,3例(30%)完全缓解(CR),2例(20%)部分缓解(PR),1例(10%)轻微缓解(MR)。2例出现轻度腹泻。结论MMF治疗脾切除无效的CITP是安全、有效的。
刘焕勋蔡力生汪鹏程孟庆祥杜新卓家才
关键词:脾切除霉酚酸酯血小板
11q23/MLL基因重排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2007年
目的:研究伴11q23/MLL基因重排阳性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与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伴11q23/MLL异常AL的临床、形态学、免疫分型及11q23/MLL基因特征。结果:6例11q23/MLL,基因重排阳性AL患者,2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5a,4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型。免疫表型:2例M5a伴有CD14、CD33表达,4例ALL伴有CD10、CD19表达(均为B细胞ALL),6例患者均伴有CD34表达。FISH检测11q23/MLL基因重排均为阳性。3例患者早期死亡,3例化疗获得缓解,2例分别于缓解后3个月与6个月复发,1例骨髓持续缓解22个月,但出现多部位髓外浸润。结论:11q23/MLL基因重排主要见于M5a和B细胞ALL,多伴CD34表达,预后恶劣。
刘焕勋陈成坚李明李长钢汪明春
关键词:基因重排预后免疫表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异常与白血病发展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在骨髓增生异常基础上白血病发展。方法:骨髓细胞Brdu-SCD细胞周期检测法和R-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法,在1989年—1998年间对361例MDS (按FAB分类) 、11例回顾性诊断白血病前期(PL)和73例MDS-RCMD(按WHO分类)以及140例AA和PNH骨髓细胞进行分析。并对18例MDS-RCMD进行V-erbB基因诊断。还对30例MDS和AA进行动态观察。与此同时,有25例MDS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它们几乎都是骨髓细胞SCD阴性患者,与回顾性诊断白前的结果相同。结果:1)361例MDS中MDS-RA占91.3 %,核型异常检出率为66.2 %,SCD阴性病例占50.9 %,与以往报道的结果相似。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文献报道。MDS中两项均不正常的病例占31.5 %。2)AA和PNH核型异常检出率为13.5 %,SCD阴性病例占19.2 %。两项指标均明显低于MDS,且两项均不正常患者仅为1.4 %。3)MDS,RCMD,AA和回顾性白前有相同染色体异常,但有不同的克隆性异常检出率。4)MDS从SCD阳性转变为阴性,AA保持阳性或阴性转变为阳性。结论:1)白前和MDS发展为白血病,或白前转变为MDS而后发展为白血病的共同机制在于骨髓细胞SCD阴性.。它可能与胸苷酸代谢异常和胸苷酸合成酶基因扩增并长期积累有关。2)白前、MDS 和AA 可能有共同的细胞克隆起源。这一点已为AA/AML家系研究所证实。
冯宝章雷健玲刘焕勋邵宗鸿郝玉书
关键词:MDSAA染色体SCD发病原理
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白细胞血症七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高白细胞血症的疗效。方法使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7例初诊APL高白细胞血症患者(WBC≥80×10^9/L)进行白细胞清除,同时应用细胞毒药物(羟基脲或阿糖胞苷)及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结果经白细胞清除术和化疗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06.46±26.49)×109/L,(35.49±6.53)×10^9/L,t=6.8823,P〈0.001]。高黏滞血症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1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困难缓解,2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凝血指标好转,2例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出血灶明显吸收,所有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结论白细胞清除术联合细胞毒药物是一种治疗初诊APL高白细胞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张丽刘焕勋李明楼瑾蔡云杜新卓家才
关键词:白细胞清除术高白细胞血症
肥大细胞瘤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初步探索应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建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C57/BL/6鼠(B6鼠)为供鼠,B6D2F1鼠(F1鼠)为受鼠,将F1鼠随机分为a GVHD组(Ⅰ组)、肿瘤组(Ⅱ组)和空白组(Ⅲ组),Ⅰ、Ⅱ组均于allo-HSCT予环磷酰胺300 mg/m2·d-1,d-5^-3腹腔注射,Ⅲ组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预处理后,Ⅰ组F1鼠经尾静脉注射肥大细胞瘤P185细胞(白血病细胞)、B6鼠的骨髓、脾脏细胞三者的混合液,Ⅱ组小鼠注射肥大细胞瘤P185细胞,Ⅲ组注射等体积的RPMI-1640培养基,随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及a GVHD发病情况。结果:环磷酰胺预处理后,Ⅰ组小鼠均出现a GVHD,其中4只死于a GVHD,8只存活且a GVHD临床评分1~6分,小鼠出现皮肤受损、耸毛等表现,病理表现为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Ⅱ组小鼠于第18天内全部死亡,出现后肢的麻痹等表现,病理表现为大量的肿瘤细胞浸润肝脏;Ⅲ组小鼠全程活泼好动,无异常。结论:肥大细胞瘤小鼠allo-HSCT应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建立a GVHD动物模型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对人、动物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陈伟红罗畅如谢媚杜新张巧霞楼瑾卓家才蔡云史敦云刘焕勋冯春锐张晓翰翁光样
关键词:环磷酰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
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8例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的老年AML患者,非随机分为阿扎胞苷联合HAG方案(AZA-HAG)组9例和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DEC-HAG)组9例。研究主要终点为总体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次要终点包括CR+伴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总生存(OS)和药物安全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OS。结果:1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60~77岁),其中8例为预后高危组。AZA-HAG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体有效及CR+CRi均7例,DEC-HAG组均8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1.000)。两组CR+CRi中位持续时间均为7个月,中位OS时间均为12个月;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895)。AZA-HAG组1例TP53突变和1例ASXL1+RUNX1突变患者均获得CR,1例NPM1野生型合并FLT3-ITD、ASXL1突变患者未缓解。两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低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不适合强化疗老年AML患者的效果及远期生存较理想,不良反应可耐受。
文冰冰杨斯恬彭浩宇游伟文陈伟红蔡云刘焕勋杜新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
ANLL(非M3)mdrl,mrp,lrp,dCK,5'-NT基因表达的初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脱氧胞苷激酶(dCK)和5’-核苷酸酶(5’-NT)表达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mdr,m...
卓家才汪明春陶小梅刘焕勋蔡力生李明杜新蔡云汪鹏程游伟文陈俊雄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