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楼永良

作品数:219 被引量:494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40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2篇医药卫生
  • 15篇文化科学
  • 8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创伤弧菌
  • 30篇细胞
  • 27篇弧菌
  • 24篇创伤弧菌溶细...
  • 23篇基因
  • 20篇杆菌
  • 17篇病毒
  • 16篇耐药
  • 13篇细菌
  • 13篇螺旋体
  • 13篇教学
  • 11篇蛋白
  • 10篇试剂
  • 10篇球菌
  • 10篇活性
  • 9篇试剂盒
  • 9篇免疫
  • 8篇凋亡
  • 8篇标志物
  • 6篇纳米

机构

  • 126篇温州医科大学
  • 87篇温州医学院
  • 24篇浙江大学
  • 13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杭州医学院
  • 5篇教育部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南华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嘉兴市妇幼保...
  • 2篇台州市中心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作者

  • 217篇楼永良
  • 28篇杜季梅
  • 25篇吕建新
  • 23篇谢旦立
  • 20篇严杰
  • 17篇郑美琴
  • 11篇周燕
  • 10篇陈秀枢
  • 10篇李祥
  • 9篇谭文杰
  • 9篇万康林
  • 9篇叶美萍
  • 9篇刘佳明
  • 7篇刘海灿
  • 7篇潘娌妮
  • 6篇徐荣
  • 6篇韩冬青
  • 6篇李桂军
  • 6篇郑易
  • 6篇丁卉

传媒

  • 3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3篇中国微生态学...
  • 12篇检验医学教育
  • 11篇温州医学院学...
  • 8篇中国人兽共患...
  • 7篇中国细胞生物...
  • 6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医学检验教育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3篇2022
  • 11篇2021
  • 12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4篇2017
  • 16篇2016
  • 17篇2015
  • 6篇2014
  • 17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1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S rDNA序列在诺卡菌菌种鉴定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评价16SrDNA序列在诺卡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种49株诺卡菌(43株标准株和6株临床株)16SrDNA序列片段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纯化后测序,从GenBank上下载32株诺卡菌(包括星形诺卡菌,少食诺卡菌,短链诺卡菌等)及3株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C.),3株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F.),3株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M.),3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的16SrDNA序列。对所测得的诺卡菌序列及GenBank所报道的诺卡菌序列用DNASTAR程序分析处理,计算种内及种间相似性,用Mega6.06构建诺卡菌菌种系统进化树。结果 在81条受试诺卡菌16SrDNA序列中,16SrDNA能将诺卡菌大致可分为11群,除了不能将亚种分离外,诺卡菌其他种属均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诺卡菌16SrDNA种内及亚种内相似性为99.1%~100%;种间相似性在95.7%~98.8%之间。结论 16SrDNA序列分析是一种快速,简单,特异性较好的诺卡菌菌种鉴定方法,能将诺卡菌鉴定至种的水平。
李路茜张媛媛刘海灿谭晓罗李振军楼永良
关键词:诺卡菌RDNA序列
一种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方法。通过测定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活性和H<Sub>2</Sub>O<Sub>2</Sub>浓度变化诊断BV,能够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的诊断BV以及判定BV患者的感染程度和康复程度,为临床...
楼永良
文献传递
用于判断肠癌的肠道菌群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判断肠癌的肠道菌群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粪便DNA的提取,肠道菌群16SrRNA基因文库的构建,文库的高通量测序;所述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文库测序后得到的数据进行拼接,过滤除去引物和嵌合体序列,...
李祥楼永良
文献传递
《病毒学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年
“病毒学检验”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必修的专业课。近年来病毒传播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病毒学检验的重要性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从课程思政教育、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校地医”多方融合教学、构建多层次课外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国际化人才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几个方面对病毒学检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满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
李祥关万春楼永良
早中孕整合筛查方案在辅助生育孕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辅助生育单胎孕妇早中孕整合筛查血清学指标中位数分布情况,评价整合筛查方案在辅助生育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参加整合筛查的556例辅助生育孕妇筛查数据作为试验组。随机选取同期参加整合筛查的5 000例单胎自然受孕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孕妇血清学筛查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同时按早中孕整合筛查方案和孕中期三联筛查方案分别计算试验组发生唐氏综合征(DS)和18-三体综合征(ES)的风险值,根据妊娠结局随访资料对两种筛查方案筛查效能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孕妇采用整合筛查方案筛查出12例DS高风险、11例神经管畸形(NTD)高风险,筛查阳性率4.14%。高风险孕妇经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DS 2例,经妊娠结局随访发现自然流产、死胎、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不良妊娠结局6例;低风险孕妇无DS或ES漏筛病例发生。辅助生育整合筛查方案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为100%、1.80%、1∶6,三联筛查方案分别为50%、6.12%、1∶36。两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中位数倍数(PAPP-A M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72,P=0.000),孕早期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Free-β-h CG M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25,P=0.000),孕中期Free-β-h CG M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4,P=0.015),甲胎蛋白中位数倍数(AFP M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422,P=0.000),游离雌三醇中位数倍数(u E3M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0,P=0.174)。结论早中孕整合筛查在辅助生育的孕妇中应用具有较高的筛查效能,且筛查高风险与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有较强相关性,但需在积累一定筛查量的基础上引入适当的校准系数对本地区辅助生育孕妇进行筛查风险评估。
余颀陈志央郑文吉庄丹燕楼永良
关键词:辅助生育
眼部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涂片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对眼部感染性疾病患者眼部标本的涂片和培养结果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眼部标本微生物的检出率。方法收集771份眼部微生物标本,采用革兰染色进行涂片镜检和微生物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71份眼部标本涂片阳性率为33.07%,培养阳性率为42.28%,涂片联合培养阳性率为50.84%。涂片联合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培养单独检测的阳性率(P<0.05)。涂片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61株,培养共检出338株。结论涂片检查是培养很好的补充,两者联合应用的阳性检出率优于任何单一方法;涂片结果报告速度较培养快,能在早期为眼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临床实验室应该重视涂片检查。
徐一楼永良郑美琴毛丽萍
关键词:革兰染色细菌培养阳性率
公共场所物体表面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城市公共场所物体表面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培养法分离公共场所物体表面葡萄球菌,质谱法鉴定所属种,K-B法检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14个公共场所分离葡萄球菌219株,其中184株经鉴定分别属于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7.6%)和13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170株,92.4%),最常见CoNS有表皮葡萄球菌(63株)、腐生葡萄球菌(29株)、人葡萄球菌(19株)、溶血葡萄球菌(16株)。分离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7.7%(143/184)和64.7%(119/184);仅20株(20/184,10.9%)对受试抗生素全部敏感。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甲氧西林敏感菌(MSSA),40.0%(68/170)CoNS为耐甲氧西林菌株(MRCoNS),60.0%(102/170)CoNS为甲氧西林敏感株(MSCoNS),未见对丁胺卡那、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城市公共场所物体表面葡萄球菌存在种的多样性,以CoNS为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比例较高,耐药现象普遍。
曾工博周燕王温琪楼永良杜季梅
关键词:葡萄球菌公共场所耐药性
抗重组蛋白rVVC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保护作用的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纯化rVVC免疫家兔,制备并纯化多克隆抗体。观察复性rVVC、纯化多克隆抗体、rVVC和纯化多克隆抗体混合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后,肝癌细胞SMMC7721形态学和活性变化,评估抗重组rVVC蛋白多克隆抗体对肝癌细胞SMMC772的保护作用。方法:纯化重组蛋白rVVC免疫日本大耳兔获得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经过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5除盐和DEAE-Sephadex G100层析纯化并进行Westerm Blot鉴定和抗体效价分析。复性rVVC、纯化多克隆抗体、rVVC和纯化多克隆抗体混合物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后,显微镜观察并以MTT法确定抗重组rVVC蛋白多克隆抗体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保护作用。结果:兔抗重组rVVC多克隆抗体经盐析法、分子筛和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后,得到较纯的IgG分子。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抗重组rVVC蛋白多克隆抗体与纯化抗原呈现特异性反应条带。显微镜观察和MTT结果表明,纯化多克隆抗体能够阻断重组rVVC活性蛋白对肝癌细胞SMMC772的损伤。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保护和阻断作用的兔抗重组rVVC多克隆抗体,为以后rVVC促炎症、促应激作用机制和信号传导机制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阻断剂。
姚蔚周建娟李桂军谢旦立楼永良
关键词: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多克隆抗体阻断作用
比较PCR-荧光探针法与其他方法对性病门诊中衣原体和淋球菌检出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比较PCR-荧光探针法与乳胶法(即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法)和淋球菌培养法对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道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检出率,控讨PCR-荧光探针法的优势。方法采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虬江分院性病门诊就诊的428位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分泌物中的衣原体和淋球菌,并与乳胶法和淋球菌培养法对比。结果(1)PCR荧光探针法在衣原体的检测中,428份标本中衣原体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乳胶法(9.95%vs 4.21%)P<0.01。(2)PCR荧光探针法在淋球菌的检测中,428份标本中淋球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淋球菌培养法(7.24%vs 2.80%,P<0.01)。(3)PCR荧光探针法在性病门诊的应用显著增加衣原体和淋球菌阳性率的检出,有助于临床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结论 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乳胶法和淋球菌培养法,适合广泛应用于性病门诊中检测衣原体和淋球菌,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吴开奇钟琦周平玉楼永良
新近发现的细小病毒与多瘤病毒感染被引量:2
2011年
2005年以来,研究人员又相继发现了新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DNA病毒,包括属于细小病毒科的人博卡病毒(humanbocavirus,HBoV,2005年)、人细小病毒4(humanparvovirus4,PARV4,2005年)与人细小病毒5(humanparvovirus5,PARV5,2006年[33);属于多瘤病毒科的KI多瘤病毒(KIpolyomavirus,KIPyV,2007年)、wu多瘤病毒(wupolyomavirus,WUPyV,2007年)及MC多瘤病毒(MCPolyomavirus,MCPyV,2008年)等。
佟瑞楼永良谭文杰
关键词:WU多瘤病毒人细小病毒DNA病毒人博卡病毒人类疾病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