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芸

作品数:14 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食糖
  • 3篇进出口
  • 3篇出口
  • 2篇稻米
  • 2篇食品
  • 2篇农耕
  • 2篇农耕文明
  • 2篇农业
  • 2篇贸易分析
  • 1篇淡水鱼
  • 1篇淡水鱼加工
  • 1篇稻米生产
  • 1篇因时制宜
  • 1篇饮食文化
  • 1篇营养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稻
  • 1篇榨季
  • 1篇秩序
  • 1篇中国大米

机构

  • 13篇中国农业博物...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农业部信息中...

作者

  • 13篇柏芸
  • 5篇熊善柏
  • 5篇赵思明
  • 4篇马光霞
  • 4篇余小映
  • 2篇朱菲菲
  • 2篇韩文芳
  • 2篇黄丽
  • 1篇陈世龙
  • 1篇王欢欢
  • 1篇李敏
  • 1篇方炎鹏
  • 1篇陈勉

传媒

  • 2篇世界农业
  • 2篇中国稻米
  • 2篇农业展望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食与食品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农民科技培训
  • 1篇月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米质量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稻米的质量主要包括基于营养、风味的食用品质和涉及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虫害和鼠疫、转基因等问题的安全品质。稻米作为我国人民的主食,其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稻米质量尤其是稻米的安全品质给食品安全带来的效应不可忽视。对稻米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的充分认识可指导人们开展对稻米营养品质、风味改善及安全问题控制的相关工作,满足人们的健康生活理念,提高人们对稻米食品安全的信心。
黄丽柏芸韩文芳余小映朱菲菲熊善柏赵思明
关键词:稻米营养食品安全
201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201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均大幅增长。但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201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其中,出口额49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8%;进口额为725.5亿美元,同比增长37.7%。农产品贸易逆差为231.4亿美元,同比增长76.5%。
马光霞柏芸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出口额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基本思路与对策被引量:14
2009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是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当前农业产业链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构建面向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本质要求,并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思路与对策。
柏芸
关键词:农业现代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
2009/10榨季我国食糖生产贸易分析与2010/11榨季展望被引量:4
2010年
文章对2009/10榨季中国食糖生产及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描述和分析了中国食糖进出口贸易情况;同时,对下一榨季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马光霞柏芸
关键词:食糖进出口
2010年上半年糖料和食糖市场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对2010年上半年国内外食糖市场的价格走势进行了客观描述及分析,指明了国内和国际糖价高位运行的原因,同时指出国内外食糖价差大幅震荡。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榨季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初步展望,预计2010/11榨季我国食糖产量恢复性增长,但产需仍存缺口;全球食糖将转为供给过剩。
马光霞柏芸
关键词:食糖
2010年食糖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对2010年中国食糖市场运行的特点从生产、市场供求、价格运行走势、进出口贸易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也对国际糖市场进行了分析。对2011年食糖市场的供需形势等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马光霞柏芸
关键词:食糖进出口
我国淡水鱼加工业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0
2010年
论述了我国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产业体系发展高度,在加工企业、养殖协会、养殖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机制,促进水产养殖业与加工业同步发展;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我国淡水鱼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攻克淡水鱼加工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提升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柏芸熊善柏
关键词:淡水鱼加工
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耕智慧
2022年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古国。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中国农业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物制宜,按自然规律开展各种农事活动。在数千年的农耕活动中,炎黄子孙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顺天时,量地利",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逐渐形成了土地精耕细作、生活勤俭节约、经济富国足民、文化天地人和的优良传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柏芸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农事活动因时制宜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勤俭节约
中国稻米生产与社会稳定
2013年
充足的稻米供应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稻米的高产、丰收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持;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对水稻种植加以合理的技术指导和政策引导以保证足够的稻米产量对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柏芸黄丽余小映韩文芳朱菲菲熊善柏赵思明
关键词:稻米社会稳定社会秩序
中国大米饮食文化的区域性与层次性
2012年
自然条件、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导致我国大米饮食文化存在地域和层次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以东北浑厚、西南奇异、长江流域纤巧、东南淡雅、西北古朴的中国大米饮食文化圈的五个典型区域,以及果腹层天然、小康层方便、富家层精致的三个大米饮食文化层次。全球经济的发展将促进中国大米饮食文化的交叉和融合,区域性和层次性将逐渐淡化,人们对大米及其制品的安全、营养、风味和方便等的需求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余小映杨庆惠陈勉柏芸赵思明
关键词:大米饮食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