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冬铭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无复流
  • 5篇复流
  • 4篇型心
  • 4篇再灌注
  • 4篇灌注
  • 3篇心梗
  • 3篇围术期
  • 3篇疗效
  • 3篇急性心梗
  • 2篇丹参
  • 2篇丹参酮
  • 2篇心肌保护
  • 2篇心绞痛
  • 2篇型心绞痛
  • 2篇稳定型心绞痛
  • 2篇磺酸
  • 2篇磺酸钠

机构

  • 1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林冬铭
  • 11篇黄抒伟
  • 6篇陆明
  • 5篇窦丽萍
  • 4篇王琳莉
  • 3篇吴源鸿
  • 2篇车庆
  • 2篇徐长福
  • 2篇章慧慧
  • 2篇胡鹏飞
  • 2篇罗颖
  • 1篇殷舟
  • 1篇陈超
  • 1篇岑明秋
  • 1篇章晔颖
  • 1篇宋舟锋
  • 1篇贺昌林
  • 1篇王寅
  • 1篇卜刚

传媒

  • 3篇心脑血管病防...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无复流机制及评估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在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较高。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心肌缺血损伤、心肌再灌注损伤、冠状动脉远端栓塞和微循环损伤等。无复流可加重心肌缺血,引起梗死面积扩大,加快心室重构及心力衰竭的发生,阻滞心脏传导系统,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目前无复流的评估方法主要以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心肌声学造影、TIMI血流分级等为主。
吴源鸿林冬铭罗颖黄抒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无复流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急性心梗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预处理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防治作用,探讨是否与抑制氧化应激相关。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4组,即AMI对照组(I/R)、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DS-201)、丹参酮冠脉结扎前治疗组(DS-201-pre)、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0只。各组AMI前、后,再灌注后,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最终进行病理学分析,评估缺血范围(LA/LVA)及无复流范围(NRA/LA)。结果:(1)AMI后90min时,SOD及cTNI水平在I/R组、DS-201组和DS-201-pre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灌注120min时DS-201-pre组及DS-201组的血清cTNI水平低于I/R组(均P<0.01),SOD水平高于I/R组(P<0.01,P<0.05);DS-201-pre组血清cTNI水平低于DS-201组(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SOD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各组病理染色所测的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基本一致(均P>0.05)。DS-201组及DS-201-pre组无复流范围均小于I/R组(均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急性心梗再灌注后无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从而达到保护心肌,有效防治无再流现象的发生。
王琳莉黄抒伟窦丽萍车庆陆明王寅殷舟林冬铭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氧化应激
外科手术中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电风暴6例的疗效观察
2014年
心室电风暴(VES)是指患者在24小时内发生自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通常需要电转复等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1]。心室电风暴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出现较少,但一旦发生,往往为术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室电风暴因其发病急、病情重、复苏难及病死率高等特点,在手术过程中被广泛重视。如何及时有效地控制电风暴成为抢救该类患者的重中之重。
章晔颖陆明胡鹏飞林冬铭贺昌林
关键词:外科手术艾司洛尔心室电风暴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估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住院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治疗的UA患者96例,将96例UA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心肌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于PCI术前连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d)治疗3 d,术前术后共应用8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hs-cTnI、CK-MB、Hcy、D-二聚体、血黏度的变化,并随访3个月观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升高(95.83%vs 81.25%)(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hs-CRP、CK-MB、Hcy、D-二聚体、血黏度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17%与18.75%(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不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吴源鸿黄抒伟林冬铭罗颖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不稳定性心绞痛PCI围术期心肌保护
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血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血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98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受试者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2周丹红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治疗。治疗前后均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水平、凝血功能、超敏CRP等检查,并接受中医证候诊断量表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中医症候、心绞痛、西雅图评分躯体运动障碍较对照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改善稳定型心绞痛(血瘀症)患者的中医症状、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陈超窦丽萍陆明林冬铭吴源鸿黄抒伟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稳定型心绞痛血瘀症临床疗效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介绍胸腰椎椎弓根的解剖学特点、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助于改善骨折椎复位难、固定强度不够、复位椎体高度丢失、内置物松动断裂等缺点,但尚需进一步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结论]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林冬铭宋舟锋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固定
丹参酮对兔急性心梗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中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成组设计应用随机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葡萄糖再灌注组、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丹参酮冠脉结扎前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再灌注模型后经耳缘静脉给药。分别于结扎前5 min、结扎后1 h、再灌注后2 h时,取血清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的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Tn-Ⅰ)。并于再灌注后2 h,以1%的四氮唑红溶液制作心肌切片,以AutoCAD 2002图形设计软件计算坏死心肌范围。结果①丹参酮再灌注组与葡萄糖再灌注组、丹参酮结扎前治疗组与葡萄糖再灌注组在再灌注后2 h的CK、CK-MB、Tn-Ⅰ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参酮再灌注组与丹参酮结扎前治疗组在再灌注后2 h的CK、CK-MB无统计学差异(P>0.05)、Tn-Ⅰ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丹参酮再灌注组与葡萄糖再灌注组、丹参酮结扎前治疗组与葡萄糖再灌注组心肌梗死范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参酮再灌注组与丹参酮结扎前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丹参酮可以降低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CK、CK-MB、Tn-Ⅰ,并减少兔急性心肌梗死面积。
章慧慧黄抒伟王琳莉林冬铭
关键词:丹参酮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
丹参酮IIA磺酸钠对兔急性心梗再灌注后无复流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若发生无复流则预示着更差的临床预后。研究旨在评估丹参酮IIA磺酸钠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无复流发生的防治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4组(n=10),即AMI对照组(I/R)、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DS-201)、丹参酮冠脉结扎前治疗组(DS-201-pre)、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0只。Sham组开胸不结扎,其余3组结扎左室缘支90 min,切断结扎线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于结扎前5 min、结扎左心室缘支90 min、再灌注120 min时,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最终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HE染色后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评估缺血范围(LA/LVA)、无复流范围(NRA/LA)及梗死区心肌范围(MIA/LA)。结果:(1)AMI后90 min时,CK、CK-MB水平在I/R组、DS-201组和DS-201-pre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及DS-201组TNF-α水平均较DS-201-pre组高(P<0.05)。再灌注120 min时,DS-201-pre组及DS-201组的血清CK、CK-MB、TNF-α水平低于I/R组(P<0.01或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CK、CK-MB、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各组病理染色所测的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基本一致(P>0.05)。与I/R组比较,DS-201组及DS-201-pre组可以减少无复流面积(P<0.05),DS-201-pre组与DS-2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与I/R组比较,DS-201组及DS-201-pre组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减轻心肌细胞结构损伤,DS-201-pre组与DS-2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能减轻心肌细胞结构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无复流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炎症反应有关。
王琳莉黄抒伟窦丽萍陆明胡鹏飞卜刚林冬铭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丹参酮IIA磺酸钠炎症反应
丹参酮ⅡA对兔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干预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兔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灌注对照组(Ⅰ)、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Ⅱ)、冠脉结扎前丹参酮治疗组(Ⅲ)、假手术组(Ⅳ),每组10只。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观察左心室心肌梗死程度、无复流程度及ST段抬高指数。结果:①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的梗死面积及无复流面积均较小(P<0.05),而Ⅱ组及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Ⅰ组、Ⅱ组及Ⅲ组组结扎前ST段抬高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再灌注后Ⅱ组、Ⅲ组ST段抬高指数均小于Ⅰ组的(P<0.05),而Ⅱ组及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无复流的发生,减轻心肌损伤。
林冬铭黄抒伟陆明岑明秋窦丽萍王琳莉
关键词:无复流新西兰大白兔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围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改善患者术中心肌灌注以及近期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改善术中心肌灌注及对术后30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81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顿服阿托伐他汀80mg,之后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 1周,1周后改为20mg/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PCI术中观察TIMI血流分级,记录校正的TIMI计帧值(CTFC)。随访观察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结果(1)术中TIMI血流等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C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6.9、31.5±7.3,P<0.05)。(3)两组间30d内发生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MI患者PCI围术期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改善患者PCI术中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率。
章慧慧黄抒伟林冬铭徐长福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复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