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春林

作品数:36 被引量:429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政治法律
  • 15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农村
  • 8篇项目制
  • 7篇公共
  • 7篇公共服务
  • 6篇碎片化
  • 6篇农村公共服务
  • 4篇乡村
  • 4篇公共服务供给
  • 3篇整体性治理
  • 3篇政府
  • 3篇实证
  • 3篇农村公共服务...
  • 3篇共治
  • 2篇大学生村官
  • 2篇动员
  • 2篇多元共治
  • 2篇养老
  • 2篇生态
  • 2篇实证考察
  • 2篇事务

机构

  • 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5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共镇江市委...

作者

  • 35篇杜春林
  • 16篇张新文
  • 2篇黄涛珍
  • 1篇詹国辉
  • 1篇赵婕
  • 1篇李放
  • 1篇张耀宇
  • 1篇戴祥玉

传媒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淮阴工学院学...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行政论坛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中国农史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中国政府采购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补给效应被引量:8
2015年
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增强财力的重要来源,与土地财政相伴的是地方政府大规模的征地拆迁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应将一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那么,预算外土地出让收益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事业的补偿是否带动预算内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呢?文章在模型估计及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虽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存在补给效应,即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刺激作用;但由于受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公共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补给效应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对"土地换保障"的硬性规定势必要进一步明确。
杜春林张新文张耀宇
关键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社会保障
行政吸纳抑或资源俘获: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苏南Y街道智慧养老服务项目的案例分析被引量:19
2021年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存在于多个领域。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视角看,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客观上形成对社会组织的吸纳,但由于社会组织在补充人力、筹集资金、提供信息支持等方面占据优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政府部门的资源俘获。作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两个极端,行政吸纳和资源俘获在智慧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同时存在,而互动合作和协商共治是走出行政吸纳和资源俘获现状的必然路径。
杜春林臧璐衡
关键词:政府社会组织合作共治
政策工具研究路径的解构与建构——兼评《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国内学界对于政策工具研究路径的学术思考甚少,但选择什么样的政策工具范式,将决定政策工具的性质。《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评价》一书在对工具主义研究路径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建构了政策工具研究路径的变迁方向,对我们研究政策工具过程中选择分析的路径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该书是从哪些视角对工具主义研究路径进行批判?又从哪些视角出发介绍政策工具研究路径变迁的呢?本文在后现代的视阈下,结合该著作的观点,探讨时间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价值因素对工具主义研究路径的解构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新的政策工具研究路径及思考。
张新文杜春林
关键词:解构
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的监管问题研究——以棉县土地治理项目为例
监管问题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也带来了当前项目制运作过程中的烂尾现象、豆腐渣工程、形象工程等问题。本研究以棉县土地治理项目为个案分析基础,结合当前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的现状,从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杜春林
关键词:项目制土地治理项目
文献传递
土地换保障:总体现状及区域差异(2004—2011)被引量:1
2014年
分税制改革20年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上的分立以及事权上的交叉很长时间里呈现相互推诿或相互插足的局面,土地财政成为增加地方财力的新途径。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土地财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成效,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2004-201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确实存在较高的替代率,即土地换保障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如此,由于受地方政府的自利性,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土地换保障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鉴于土地换保障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探索规范土地换保障的政策路径。
张新文杜春林
关键词:土地换保障土地财政替代率
项目制动员的碎片化及其治理研究——基于S县后扶项目的实证考察被引量:15
2015年
20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以调节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的项目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的同时,项目制亦能有效地将科层制体系内外的资源集中动员起来,但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制供给也带来诸如分散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将项目制动员分为科层制体系内部动员和外部动员以及科层制体系内的横向动员和纵向动员,从理论角度寻找动员与政府碎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S县水库移民后扶项目阐释项目制动员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碎片化的具体表现。最后针对碎片化问题,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制供给的基本框架。
杜春林张新文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制度安排到实际运行:项目制的生存逻辑与两难处境被引量:57
2015年
20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以调节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的项目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的同时,项目制亦能有效地将科层制体系内外的资源集中动员起来。本文试图分析项目制从制度安排到实际运行的过程,认为项目制是依附在科层制体系上的另一套政府运行机制,正是由于依附的特征,使各级政府的政策意图都能融入项目制当中,形成项目制运行过程中的府际互动,推动项目资源在科层制体系中的有序流动。但即便如此,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项目制所表现出的依附、互动特征在保证项目制生存的同时,也把项目制推向两难困境。
杜春林张新文
关键词:项目制生存逻辑
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惠共生关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2022年
水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互惠共生系统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运用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水利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间的共生关系进行阐释,指出水利以“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功能系统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并以湖南省水利发展实践为例,分析互惠共生模式下水利复合功能系统促进共生系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孔珺杜春林李洪翔黄兵
关键词:水利共生理论经济社会发展互惠共生
家族传统下村庄公共事务的决策结构探讨——基于皖西X村“村村通”工程的个案
2014年
村庄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表现为多元主体利益的互动。作为理性的个体行动者,决策互动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措施试图影响决策,并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基于对皖西X村"村村通"工程的考察,分析了家族传统框架下的村庄公共事务决策结构。在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决策分析的同时,梳理当前家族传统下村庄公共事务决策过程中利益互动者的行为结构,通过分析当前公共事务决策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本文认为,培育内生型的公共产品不失为弥补"行政嵌入型"公共产品不足的创新对策。
张新文杜春林
关键词:家族传统
项目制动员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基于S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实证考察
20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以调节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关系的项目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在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的同时,项目制亦能有效地将科层制体系内外的资源集中动员起来,但农村公共服务的项目制供给也带来诸如分散化、效...
杜春林张新文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