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芬

作品数:76 被引量:31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8篇关节炎
  • 37篇风湿
  • 32篇类风湿
  • 31篇类风湿关节炎
  • 31篇风湿关节炎
  • 11篇细胞
  • 11篇脊柱
  • 11篇关节
  • 10篇强直
  • 10篇强直性
  • 10篇强直性脊柱炎
  • 10篇基因
  • 9篇抗体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8篇肿瘤坏死因子
  • 8篇老年
  • 8篇坏死因子
  • 6篇原发性
  • 6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76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76篇李芬
  • 47篇田静
  • 47篇谢希
  • 45篇高洁生
  • 44篇陈进伟
  • 23篇杜金烽
  • 21篇毛妮
  • 17篇吴轰
  • 13篇王静
  • 7篇许素清
  • 6篇肖华
  • 6篇刘一鸣
  • 5篇王佳
  • 4篇吴佩君
  • 3篇凌光辉
  • 3篇陈颖娟
  • 3篇卢放根
  • 3篇葛燕
  • 3篇彭文峰
  • 2篇康志平

传媒

  • 14篇中华风湿病学...
  • 8篇中南大学学报...
  • 5篇第15次全国...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R4表型和肿瘤坏死因子-α-308多态性的作用研究
李芬陈进伟高洁生田静谢希杜金烽王静毛妮吴轰
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风湿免疫科330例拟诊或需除外PBC的患者(最后确诊34例PBC,296例非PBC)病例资料,采用欧蒙免疫印记法半定量检测血清中的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抗三联体抗体(anti-BCOADC-E2 PDC-E2 OGDC-E2 antibodies,anti-3E/BPO)、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SP100抗体(anti-SP 100 antibodies,anti-SP100)、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抗体(anti-promyelocytic leukemia,anti-PML)、抗核包膜蛋白gp210抗体(anti-gp210 antibodies,anti-gp210)及抗Ro-52,并对以上抗体进行诊断价值评估及临床意义探讨。结果:(1)34例确诊PBC患者AMA-M2、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和抗Ro-52抗体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分别为85.3%/84.8%、79.4%/93.2%、35.3%/98.0%、41.2%/96.3%、44.1%/96.6%和61.8%/68.6%;AMA-M2分别与抗3E/BPO、抗SP100、抗PML、抗gp210和抗Ro-52抗体串联检测(series test)特异度分别为94.9%、99.3%、99.3%、98.3%和92.2%,并联检测(parallel test)灵敏度分别为91.2%、94.1%、94.1%、94.1%和91.2%;(2)PBC患者中AMA-M2阳性组和阴性组、抗3E/BPO阳性组和阴性组、抗SP100阳性组和阴性组、抗PML阳性组和阴性组、抗gp210阳性组和阴性组、抗Ro-52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各项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MA-M2阳性的PBC患者中41.3%(12/29)抗gp210阳性,31.3%(9/29)抗SP100抗体阳性,37.9%(11/29)抗PML抗体阳性;而AMA-M2阴性的PBC患者中60%(3/5)出现抗gp210,抗SP100,抗PML抗体阳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P=0.00)。结论:(1)AMA-M2和抗3E(BPO)诊断PBC的敏感度高于抗SP100、抗PML和抗gp210抗体,可作为诊断PBC的筛选试验抗体;(2)抗gp210、抗SP100和抗PML抗体诊断PBC的特异度高于AMA-M2,有助于AMA-M2阴性的PBC患者的确诊;(3)AM
肖华陈进伟谢希刘一鸣李芬
关键词:自身抗体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抗体谱、辅助检查以及初始治疗方案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疾病确诊3个月内生存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25例)、生存组(91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对患者早期死亡(发病3个月)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中心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3个月死亡率为21.6%(25/116)。死亡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生存组,病程短于生存组,发热、Ⅰ型呼吸衰竭比例大于生存组,氧合指数、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生存组,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低于生存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生存组,采用血浆置换及糖皮质激素比例高于生存组,使用环磷酰胺比例低于生存组(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病程短、发热、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炎性指标(ESR、CRP、铁蛋白)升高、低蛋白血症、Ⅰ型呼吸衰竭、氧合指数下降是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高龄(比值比=1.097,P=0.041)、发热(比值比=6.279,P=0.020)、氧合指数下降(比值比=0.986,P=0.004)是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病程短、发热、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炎性指标升高、低蛋白血症、出现Ⅰ型呼吸衰竭、氧合指数下降可预警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早期死亡风险。高龄、发热、氧合指数下降是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成蔚韦雨颂李芬唐琪谢希杜金烽
关键词:皮肌炎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及其与血药浓度和抗药物抗体的关联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抗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血药浓度、抗IFX药物抗体与IFX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短期疗效之间的关联,以期提供有效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例接受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IFX治疗的活动性RA患者,观察并分析IFX给药前、治疗14周后基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计算的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CRP,DAS28-CRP)等各项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阴性对照。结果:IFX治疗14周后,根据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疗效标准将患者分为优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各组间IFX血药浓度、抗药物抗体阳性率及抗药物抗体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ΔDAS28-CRP与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IFX血药浓度、抗IFX药物抗体滴度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IFX血药浓度、抗IFX药物抗体滴度及外周血TNF-α水平不能用作预测IFX治疗活动性RA的短期疗效指标。
宋美艳李芬谢希陈建唐梦诗田静杜金烽葛燕李姝许素清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英夫利西单抗疗效
同型半胱氨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MTH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陈进伟毛妮高洁生李芬田静谢希杜金烽王静
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90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PSV)的临床特点,以便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2011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90例PSV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SV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点。结果 90例原发性血管炎(PVS)患者平均年龄(46±18)岁,男女比例为46∶44,病程(8±12)月,以肾脏受累(67.7%,40/90)、皮肤黏膜受累(58.1%,36/90)和呼吸系统受累(51.6%,32/90)为主要表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患者皮肤黏膜受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5);ANCA阳性患者CRP较ANCA阴性患者CRP增高更显著(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肾脏、皮肤、呼吸系统受累为主,不同血管炎在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上有一定的特异性,尤其ANCA在早期诊断中意义重大。
王佳陈进伟谢希李芬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MiR-124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微RNA已被证实在RA中起重要作用。微RNA-124a(microRNA-124a,miR-124a)在RA滑膜细胞中具有抗增殖及抗炎作用。本研究探讨过表达miR-124a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关节炎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牛源性II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DBA/1小鼠CIA模型。初次免疫后第28天(D28),将CIA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miR-124a治疗组和阴性对照(NC)组,分别在小鼠尾根部皮内注射生理盐水、miR-124a agomir、miR-124a agomir阴性对照,每3 d注射1次,共注射4次。观察并评估小鼠关节肿胀程度及关节炎指数。初次免疫后第63天(D63),处死小鼠获取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关节滑膜细胞增殖、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骨质侵蚀情况;TUNEL染色检测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定量反转录PCR检测滑膜组织中miR-124a、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基因及下游基因Bcl-2、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滑膜组织中PIK3CA、Bcl-2、Bax蛋白质的表达。结果:D28时,DBA/1小鼠足爪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表明CIA模型构建成功。初次免疫后第48天(D48),miR-124a治疗组小鼠的足爪仅有轻微红肿,而模型组、NC组足爪红肿明显。初次免疫后第51、53、59、62天(D51、D53、D59、D62),miR-124a治疗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较NC组明显下降(均P<0.05)。D63时,miR-124a治疗组小鼠的滑膜细胞增殖、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及骨质侵蚀评分均较模型组和NC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凋亡增加(P<0.01或P<0.001),滑膜组织中miR-124a、Bax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PIK3CA、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或P<0.01或P<0.001),Bcl-2/Bax值明显下降(P<0.01或P<0.001)。结论:过表达miR-124a可减轻CIA小鼠关节炎,其机制可能是miR-124a靶�
葛燕阳璧玲许素清谢希李芬田静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胶原诱导关节炎增殖凋亡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规范
2023年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相关的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我国GIOP发生率高,防治意识不足,防治规范欠缺。为此,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防治意识,指导GIOP的规范诊治,改善患者整体预后。
何菁李芬黄文辉王丽萍张学武赵岩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骨质疏松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与意义。方法对102例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对536例SLE患者抗PCNA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抗PCNA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及抗PCNA抗体与SLE临床表现、疾病活动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采用t检验和r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2例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中SLE49例(48.0%),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5例(24.5%),系统性硬化13例(12.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3.9%),多肌炎,皮肌炎2例(2.0%),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7例(6.9%),丙型病毒性肝炎1例(1.0%)。抗PCNA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为9.1%。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出现皮疹、雷诺现象、神经精神狼疮、肾脏受累的发生率及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明显高于抗PCNA抗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抗PCNA抗体阳性组抗Rib—P、抗dsDNA抗体、抗R052、抗RNP/Sm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抗PCNA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PCNA抗体并非SLE所特有,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抗PCNA阳性的SLE患者更易出现皮疹、雷诺现象、神经精神狼疮和肾脏受累,与疾病活动相关。抗PCNA抗体伴抗Rib-P、抗dsDNA、抗R052、抗RNP/Sm抗体的阳性率升高。
王静陈进伟高洁生李芬田静杜金烽谢希毛妮吴佩君
关键词:红斑狼疮增殖细胞核抗原
DNA甲基化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Foxp3表达水平的影响
余鑫海梁功平尹恒欧文李芬赵明陆前进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