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珊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代文
  • 1篇修养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发展
  • 1篇艺术批判
  • 1篇艺术批评
  • 1篇艺术史
  • 1篇游戏
  • 1篇游戏精神
  • 1篇元代
  • 1篇赵孟頫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教育
  • 1篇审美修养
  • 1篇祖先崇拜
  • 1篇文人
  • 1篇文人画
  • 1篇文人画家
  • 1篇西方艺术
  • 1篇西方艺术史

机构

  • 6篇湖北美术学院

作者

  • 6篇李珊
  • 1篇焦迪

传媒

  • 3篇湖北美术学院...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艺术百家
  • 1篇美与时代(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元代文人画家的“游戏”精神
2014年
元代文人画家在"游戏翰墨"中建立一个确证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对他们而言,绘画与游戏是一体的,"游戏"不再是一种创作态度的表达,而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元代文人画家的"游戏"不是戏谑,它基于"游于艺"、"逍遥游"以及"游戏三昧"的思想,其中浸透着对人生存本身的深切关切,有着丰富的自由意蕴。在"游戏"精神的引导下,元代文人画家的"墨戏"从物象造型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开创了新的审美意味,创造了新的绘画面貌。
李珊
关键词:元代文人画家游戏墨戏
赵孟頫“古意”说美学思想形成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对于元初画家赵孟頫而言,"古意"代表的是一种古拙、简雅的风格和意趣,是一种意蕴深婉的中和之美。其"古意"说美学思想的形成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与中国绘画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元初独特的历史环境相关;另一方面与中国自先秦以来形成的"崇古"集体无意识相关,而这种"崇古"意识又源自于中国古代氏族血缘社会结构的延续性及在此结构下所形成的历史意识和祖先崇拜。
李珊
关键词:赵孟頫古意祖先崇拜
论六朝“竹林七贤”图绘模式及意涵的转变被引量:5
2018年
"竹林七贤"这一文化意象在西晋时期被确立后,就以哲学和文学等形式影响着整个中国士人精神的建构。东晋时期,这一文化意象进入到绘画领域,有关"竹林七贤"的各种文本构成一种互文性,成为了《竹林七贤图》创作的文本依据,开拓了这一题材的初始图绘模式。这一模式随着时间的流转和使用空间的转换被不断吸收、改写、扩展,进而生成《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屏风画等图绘模式,它们也由最初的"历史人物肖像画"转而成为类型化的"高士图",最后与丧葬观念、礼制融合,逐渐被神仙化,具有升仙的意涵。
李珊
关键词:六朝
基于“无原则的批判”的当代艺术批评被引量:1
2013年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批判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史自身就是一部批判史,在中西方艺术史上都可以看到此种批判的力量。艺术史中的批判是建立在批判原则、尺度的基础之上的,此种艺术批判可以称为“有原则的批判”。然而,由于“有原则的批判”自身的局限性及艺术发展的客观现实,我们需要将它放弃,而走向另一条艺术批评的道路——无原则的批判。
李珊
关键词:艺术批判艺术批评西方艺术史艺术发展
审美教育与高校教师审美修养的培养
2016年
审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责任重大。高校教师应在进行专业研究学习的同时涉猎美育书籍,参加审美实践,并与艺术专业教师交流沟通,以期有效提升自身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从而保证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成效。
焦迪李珊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校教师审美修养
论“竹林”概念与《竹林七贤图》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
2021年
“竹林七贤”因“游于竹林”而得名,且时人对“竹林”的理解重点在“林”而非“竹”,“竹林”的所指被模糊化。同时期相关记载侧重对“七贤”性情、行为、举止的描述。南朝时期,受“寄乐竹林”风尚的影响,“竹林”更被抽象为士人自由、超迈人格和隐逸精神的符号表征。《竹林七贤》题材作品中的“无竹”现象一直延续到《高逸图》中。随着“竹林”被认为是七贤的雅集之所,“竹林精神”被视觉化为“竹子林”。元代之后的《竹林七贤图》也打破东晋模式,“竹子”形象被纳入画面并被不断强化,使这一题材由历史人物群像画演变为指向宽泛的文人雅集图。中国不同时期的画家借此题材表达隐逸之志和雅集理想,完成“竹林精神”在不同情境下的历史转化,实现古代士人价值观念的传递和拓展。
李珊
关键词:历史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