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敏

作品数:85 被引量:631H指数:15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教育厅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31篇哲学宗教
  • 15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5篇大学生
  • 13篇心理
  • 12篇心理健康
  • 9篇抑郁
  • 9篇自我
  • 6篇自我控制
  • 6篇护理
  • 6篇干预
  • 5篇幸福感
  • 5篇农村
  • 5篇情绪
  • 5篇主观幸福
  • 5篇主观幸福感
  • 5篇老年
  • 5篇老年人
  • 5篇健康
  • 4篇心病
  • 4篇人际
  • 4篇留守
  • 4篇留守经历

机构

  • 70篇承德医学院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承德医学院附...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文学院
  • 1篇承德护理职业...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79篇李晓敏
  • 27篇杜玉凤
  • 18篇刘海宁
  • 9篇陶佳雨
  • 8篇刘莹
  • 8篇李宝芬
  • 7篇韩布新
  • 7篇袁婧
  • 7篇尚文晶
  • 6篇罗静
  • 6篇高文斌
  • 6篇辛铁钢
  • 6篇梁明明
  • 5篇何雪娟
  • 5篇孙王乐贤
  • 5篇吕丽霞
  • 4篇李青山
  • 4篇朱翠敏
  • 4篇曲杰
  • 3篇张雷

传媒

  • 12篇承德医学院学...
  • 8篇中国健康心理...
  • 5篇中国学校卫生
  • 5篇解放军医院管...
  • 5篇中华行为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4篇全科护理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运动-休闲(...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团体心理干预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究团体心理干预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提高生存质量提供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的干预方法,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团体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生存质量等数据。结果干预组患者于后测及随访后的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于后测及随访后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数据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梁云微朱翠敏李晓敏李青山曲杰李爱科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心理干预
医学生死亡态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梳理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死亡态度的起源、内涵和测量,以及医学生死亡态度的流行病学调查、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医学院校构建符合中国本土医学生特质与需求的死亡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郭海燕盛婉玉李晓敏何雪娟于晓磊王心蕊
关键词:医学生死亡教育医学院校
焦点解决护理对烧伤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护理对烧伤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56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焦点解决护理。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状态。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GSES评分分别为(23.14±5.99)分和(21.54±5.8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GSES评分为(26.93±6.30)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GSES评分为(22.68±6.27)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焦点解决护理对提高烧伤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较好效果,提高了烧伤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值得临床推广。
王瑞李晓敏杜玉凤冯金东
关键词:烧伤自我效能感
中国失能老人认知能力、夜睡时长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认知能力、夜睡时长与抑郁的关系。方法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对其中5865名60岁以上失能老人的认知能力(情景记忆与认知完整性)、夜睡时长和抑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失能老人抑郁得分为(9.47±6.76)分,认知完整性得分为(6.92±3.29)分,情景记忆得分为(3.25±1.90)分,夜睡时长为(6.13±2.16)h;不同性别、不同失能程度的失能老人抑郁得分、认知完整性得分、情景记忆得分以及夜睡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婚姻状态、户口所在地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失能老人抑郁得分、认知完整性得分、情景记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失能老人认知完整性、情景记忆以及夜睡时长均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240、-0.163、-0.240,P<0.01)。结论失能老人的抑郁与其认知完整性、情景记忆和夜睡时长有关,因此,关注失能老人的身心健康既要考虑人口学方面的因素,更要从认知功能方面加以关注和考虑。
盛惠林李晓敏刘海宁李雨欣王沛陈瑶
关键词:失能抑郁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初探被引量:4
2004年
李晓敏赵连志张雷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
团体咨询对社交焦虑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系统评价团体咨询对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电子数据库检索方法,系统客观地收集有关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团体干预研究报告,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15项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结束时及半年后追踪评价,干预组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与干预前存在显著性差异,合并效应量分别在0.27~0.66和0.24~0.67之间.结论 团体咨询可以有效提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刘海宁李现文杜玉凤李晓敏
关键词:团体咨询社交焦虑大学生心理健康META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一般人口学调查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向公众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评估;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949份;根据PSQI>7分划界,1093例(22.1%)被调查者有睡眠问题。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程度高、离异者、子女已成年及有抑郁、焦虑情绪者的睡眠问题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焦虑、抑郁和主观支持是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被试睡眠问题的主要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84.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的睡眠问题发生率较高,年龄、受教育程度、抑郁、焦虑等情绪是公众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
孙琦林越瑞闫静怡张晓鸣张东李晓敏刘华清
关键词:睡眠问题焦虑抑郁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以承德医学院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2016年12月9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就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即课程思政。上海部分高校,如上海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率先进行了由传统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形成了“大思政”的育人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效果显著[2,3]。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积极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在各类专业课程(英语、数学、土木工程、财务管理等)中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和研究。
李宝芬李晓敏柳楠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的组织历史与学术活动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Psychology,IAAP,iaapsy.org)是由心理学家个人组成的学术组织,其宗旨是加强国际间应用心理学家的工...
李晓敏韩布新
简版无聊倾向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试用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引入简版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Short Form,BPS-SF),并检验其信效度,用以评定我国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方法:调查了1030名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945份,用以评定中文简版BPS的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另用多维状态无聊量表、Buss-Perry攻击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特质孤独量表在188名大学生中检验效标关联效度。4周后随机选取124名大学生进行重测,检验其重测信度。结果:中文简版BPS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2个因子,共12个条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3.827,CFI=0.901,TLI=0.895,RMSEA=0.041,SRMR=0.048);量表总分与状态无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敌意、愤怒、抑郁、特质孤独的相关系数在0.22~0.63之间;总量表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0.80、0.83,分半信度分别为0.82、0.74、0.71,重测信度分别为0.85、0.73、0.76;中国大学生的无聊倾向具有性别差异,男生在量表总分及外部刺激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结论:中文简版BPS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评估大学生的无聊倾向。
李晓敏辛铁钢尚文晶刘勇杜玉凤吕丽霞李宝芬
关键词:信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