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
- 作品数:16 被引量:8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6~2010年广西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监测情况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广西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网的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广西41所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围产儿CHD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发现CHD围产儿994例,总发生率为26.44/万,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30.192,P=0.00)。城镇与乡村围产儿CH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72,P=0.000);不同年份围产儿CHD转归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围产儿CH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婴围产儿CHD的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8.459,P=0.000);不同孕母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6,P=0.000),≥35岁孕母的围产儿CHD发生率最高,达36.71/万。结论:2006~2010年广西围产儿CHD发生率连续3年一直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应通过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宣传出生缺陷防治的三道防线,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B超医师的诊断能力与诊断水平,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建立CHD的跟踪随访管理机制,以提高CHD患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患儿死亡率。
- 姚慧郑陈光丘小霞曾萼李映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围产儿产前诊断
- 广西1~6岁HIV感染母亲分娩的非HIV感染儿童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广西1~6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母亲分娩的非HIV感染儿童贫血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现况调查研究方法,选取来自广西南宁、梧州、贺州等13个城市共292例HIV感染母亲分娩的非HIV感染儿童为观察组,同时选取98例非HIV感染母亲分娩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红蛋白(Hb)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HIV感染儿童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Hb为(118.34±0.55)g/L,贫血发生率为18.15%(53/292),对照组Hb为(123.83±0.98)g/L,贫血发生率为5.10%(5/98),观察组H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出生体重和母亲感染HIV是儿童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儿童发生贫血的风险是对照组的4.00倍(OR=4.00,95%CI1.37~11.47,P<0.05);体重每增加1kg,其发生贫血的风险降低15%(OR=0.85,95%CI0.75~0.97,P<0.05)。结论:HIV感染母亲分娩的非HIV感染儿童是发生贫血的高危人群,可能与其体重偏低有关,存在潜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 郭小芳阮毅燕潘新年丘小霞孙佩珠黄越华韦秋芬张华曾尚娟李映
- 关键词:贫血
- 广西艾滋病母婴传播强化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提高广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可及性和有效性的工作模式。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3年广西各市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HIV阳性孕产妇个案登记卡,查阅自治区、市、县项目年度督导及工作总结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形成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氛围,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监督指导和信息上报制度,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融入常规妇幼卫生工作中,并与其他项目紧密结合,为HIV阳性孕产妇提供保健、抗病毒治疗、住院分娩等服务;由专人对HI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进行全程强化管理。婚前保健人群、孕产期妇女HIV检测率分别从2009年的80.14%和83.07%上升到2013年的99.97%和99.86%;HIV阳性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比例分别从2009年的56.68%和77.78%上升到2013年的94.60%和97.69%;母婴传播率控制在5%以下。结论实施攻坚工程使广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各项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目标人群HIV筛查率、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用药率逐年上升。
- 黄越华李映丘小霞谢小花
-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
- 2011~2013年广西孕产妇梅毒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广西孕产妇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首次产检建卡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免费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rt)筛查,试验结果呈阳性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收集2011~2013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月报表,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区孕产期接受梅毒检测的孕产妇数分别为798 305人、924 622人和852 306人,三年合计筛查2 575 233人,孕产妇梅毒检测率分别为96.12%、99.55%、99.84%,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2012年、2013年发现感染梅毒孕产妇总数分别为1 778人、870人和1 410人,孕产妇梅毒检出率分别为0.22%、0.09%和0.17%,2013年较2012年上升了近一倍。孕产妇孕期梅毒检测率2013年较2011年上升了24.03%。仅产时梅毒检测率2013年较2011年下降了78.26%。2011年、2012年、2013年仅产时梅毒检出率分别为0.47%、0.55%、0.67%。感染产妇所娩活产数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为1 741人、862人、1 406人,合计4 009人。结论对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测有利于发现隐性梅毒,广西孕产妇梅毒感染有逐年增加趋势,应加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的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和科学管理,以控制梅毒母婴传播。
- 黄越华丘小霞李映莫云谢小花
- 关键词:梅毒孕产妇母婴传播干预
- 广西945例HIV阳性孕产妇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利用情况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的利用情况,为制定HIV阳性孕产妇综合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945例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满18月龄儿童的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47%(836/945)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治疗,其中孕期用药率为78.73%(744/945)。在孕期用药的感染孕产妇中,25.94%(193/744)为孕14周前开始用药,52.69%(392/744)为孕14-28周开始用药。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62.22%(588/945)为阴道分娩,22.43%(212/945)为择期剖宫产,15.34%(145/945)为急诊剖宫产。945例HIV阳性产妇所生儿童中,93.86%(887/945)应用抗病毒治疗,0.32%(3/945)的婴儿1月龄时曾接受过母乳喂养,暴露儿童HIV抗体检测阳性30人,阴性915人。孕产妇是否应用抗病毒治疗(χ^2=21.340,P〈0.01),孕产妇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χ^2=6.497,P〈0.05),儿童是否应用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均与儿童最终的感染状况有关(χ^2=10.335,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应用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与用药的孕产妇相比,其母婴传播的风险高[比值比(OR)=4.349,95%可信区间(CI):1.658~11.408]。结论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治疗、分娩方式、儿童预防性应用抗病毒治疗等因素,与暴露儿童最终感染状态有关,孕产妇应用抗病毒治疗是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的关键性因素。
- 李映谢小花黄越华丘小霞
- 关键词:产前检查母婴传播干预效果
- 2006~2011年广西围产儿神经管缺陷发生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西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网神经管缺陷(NTDs)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6~2011年的41所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点的神经管缺陷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将在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作为监测对象。结果:6年间共监测的围产儿有484 304人,其中NTDs为231例,NTDs总发生率4.77/万,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达64.57%。其中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发生率分别是2.44/万、1.67/万、0.66/万。围产儿NTDs的发生率男性为4.60/万,女性为4.75/万。城镇为2.45/万,乡村为6.52/万;产妇年龄别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岁组发生率最高(11.04/万)。产前确诊的比例74.46%,产前B型超声波诊断的比例为77.06%。结论:2006~2011年广西围产儿NTDs的发生率出现下降趋势,农村育龄妇女是NTDs干预的重点人群。
- 姚慧丘小霞田晓先曾萼李映
- 关键词:神经管缺陷叶酸围产儿产前诊断
- 出生缺陷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出生缺陷,也称为先天性异常,有些异常可在出生时表现,有的可在出生后一段时间才逐步呈现。这些异常既可以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也可以由环境因素所致,也有可能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韦萍马刚郑陈光丘小霞李映刘湘红彭晓竹黄增帅黎黧
- 关键词:干预措施
- 广西艾滋病监测报告暨533例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产妇情况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为了掌握广西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研究HIV母婴阻断的效果。方法:在监测点对孕产妇进行HIV咨询和HIV-抗体检测,对HIV感染孕产妇进行追踪管理。结果:监测点HIV检测569 061例,检测率90.14%,HIV阳性533例,阳性率0.094%(533/631 284),其中2009年HIV阳性229例,阳性率0.085%(229/269 754);2010年HIV阳性304例,阳性率0.102%(304/299 307)。有逐年上升趋势。两年共有HIV感染孕产妇死亡4例,病死率0.75%;HIV感染孕产妇所娩死胎和早期新生儿死亡共12例,引产1例,存活520例。结论:广西的HIV母婴阻断工作应该加强孕产妇的HIV咨询和检测,强化HIV感染孕产妇跟踪监测。采取提高终止妊娠率、抗HIV病毒药物干预、存活新生儿的随访、喂养指导、抗HIV病毒药物的使用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婴儿的HIV感染,才能实现HIV母婴传播阻断的目标。
- 覃耀明黄越华李映
- 关键词:艾滋病孕产期
- 广西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广西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全国统一的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2010年(统计年)广西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0年(统计年)监测出生活产数297 204例,孕产妇死亡55例,死亡率18.51/10万。孕产妇死亡原因前5位依次为妊娠合并肝病、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脑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结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采取综合措施,有重点地全面实施,才能最终实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 。
- 韦秋华黄越华雷利志李映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
- 广西高发出生缺陷流行病调查与相关因素研究
- 丘小霞曾萼姚慧韦萍刘湘红李映邱宝强邱萍秦吉秀毛献明王俊杰覃清华钟润
- 广西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区,而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升高、上升势头很猛,导致2009年广西出生缺陷率率高达206.19/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降低出生缺陷已成为广西最严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既往缺乏对全区...
- 关键词:
- 关键词:出生缺陷监测流行病调查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