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成

作品数:188 被引量:641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7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4篇食管
  • 81篇肿瘤
  • 60篇食管癌
  • 58篇放疗
  • 43篇食管肿瘤
  • 40篇细胞
  • 40篇化疗
  • 36篇疗效
  • 35篇疗法
  • 29篇鳞癌
  • 28篇食管鳞癌
  • 28篇放射疗法
  • 27篇晚期
  • 27篇放化疗
  • 25篇肺癌
  • 24篇术后
  • 21篇小细胞
  • 21篇淋巴
  • 19篇淋巴结
  • 18篇预后

机构

  • 169篇福建省肿瘤医...
  • 28篇福建医科大学
  • 8篇浙江省肿瘤医...
  • 4篇福建省立医院
  • 4篇贵阳医学院附...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中山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附...
  • 4篇四川省肿瘤医...
  • 4篇甘肃省肿瘤医...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篇福建中医药大...
  • 3篇解放军第18...
  • 3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88篇李建成
  • 67篇潘建基
  • 49篇陈俊强
  • 29篇陈明强
  • 25篇王捷忠
  • 23篇朱坤寿
  • 23篇林宇
  • 18篇吴君心
  • 17篇林祥松
  • 17篇刘秀英
  • 15篇程文芳
  • 14篇陈明
  • 14篇陈诚
  • 13篇郑雄伟
  • 13篇刘迪
  • 12篇黄志宇
  • 12篇张和平
  • 11篇王笑良
  • 10篇钱飞宇
  • 10篇郑天荣

传媒

  • 23篇中华放射肿瘤...
  • 9篇福建医药杂志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8篇第九届泛珠江...
  • 5篇临床肿瘤学杂...
  • 5篇中国肿瘤
  • 5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实用肿瘤学杂...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海峡药学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22篇2014
  • 13篇2013
  • 21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 SPET/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18F-FDG SPET/CT扫描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金标准比较,评价18F-FDG SPET/CT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首程治疗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40例患者,术前1周内行18F-FDG SPET/CT检查,将18F-FDG SPET/CT诊断食管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组共清除淋巴结1216枚,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30.4枚(15~55枚),淋巴结转移率67.5%。SPET/CT诊断食管癌总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4.4%、84.6%和57.5%。但进一步分析SPET/CT诊断对颈部、上纵隔、下纵隔及腹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低,分别为35.0%、50.0%、32.5%和27.5%。其中转移淋巴结短径<0.8cm、0.8~1.2cm和>1.2cm的准确性分别为0.0%、43.8%和84.6%。结论 18F-FDG S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及准确性较低;对转移淋巴结短径>1.2cm有较高的准确性。
陈俊强朱坤寿林端瑜李建成陈明强倪雷春陈文娟潘建基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Coronin3促进食管癌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2018年
目的探讨Coronin3基因促进食管癌Eca-109细胞株迁移和侵袭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慢病毒稳转的方式构建过表达和敲减Coronin3的Eca-109食管癌细胞株,通过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Coronin3基因对Eca-109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实验检测Coronin3对CDH11及E-cadherin、N-cadherin等EMT标志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Coronin3对CDH11及E-cadherin、N-cadherin等EMT标志分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笔者成功构建了Coronin3过表达和敲减的Eca-109细胞株。Coronin3过表达能够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与之相反,Coronin3敲减能够显著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Coronin3过表达能够提高CDH11的蛋白和mRNA水平,提高α-SMA、N-cadherin的蛋白和mRNA水平,降低E-cadherin的蛋白和mRNA水平。与之相反,Coronin3敲减能显著降低CDH11的蛋白和mRNA水平,降低α-SMA、N-cadherin的蛋白和mRNA水平,提高E-cadherin的蛋白和mRNA水平。结论 Coronin3可以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换(EMT)来调控食管癌的转移和侵袭,为治疗食管癌提供了潜在的新靶标。
林宇陈俊强周智峰何诚郑飞刘萍萍陈元美李建成朱坤寿
关键词:食管癌
EGFR阳性的食管癌,不同病理的放射敏感性差异研究
李建成邱子丹
鼻咽部白血病细胞浸润例
1991年
鼻咽癌是一种鼻咽部的实体瘤,但是白血病浸润非常少见,现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洽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55岁,1990年11月以“左侧鼻塞,左耳听力下降伴间歇性头痛、呕吐8个月、可缩性血涕1月余为主诉就诊。患者曾在上海仁济医院经鼻腔活检病理鼻咽白血病细胞浸润,追问病史既往于1958年行右鼻腔畸胎瘤手术,1985年因急性粒一单性白血病行化疗缓解至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双颈、腋窝、腹股沟未触及淋巴结,肝脾肋下未及,鼻腔左后见肿物,鼻咽镜下见鼻咽顶及左侧充壁满肿块,培塞充后鼻孔、血Rt:WBC4800个/m^3,VCA—IgA阴性。胸透:心肺无异常,骨穿:M4继续缓解之骨髓象。CT:鼻咽左侧壁肿瘤白及左鼻腔、上颌窦、
李建成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浸润鼻咽部肿瘤白血病浸润左鼻腔鼻咽镜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149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对每个临床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进行生存曲线的比较。对单因素生存分析有意义的变量,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脑转移生存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卡氏评分(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oring,KPS)、颅外器官转移、有症状脑转移、脑膜转移、转移灶最大直径、局部加量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外器官转移、有症状脑转移和脑膜转移、治疗手段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KPS、颅外器官转移、有症状脑转移和脑膜转移、脑膜转移、治疗手段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
吴海山邹端萍李建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因素全脑放射治疗
髓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
2001年
目的 全中枢放疗加鞘内和静脉化疗以提高髓母细胞瘤的疗效。方法 8例髓母细胞瘤患者接受全脑和全脊髓放疗DT 30Gy/3~3.5周,然后瘤床局部追加20~25Gy/2~2.5周,总量为DT50~55Gy,疗终予MTX12mg/m^2,鞘内注射,每周1次共5周,VCR1.5mg/m^2iv,每周1次共5次,CCHU130mg/m~口服,6周1次。结果 (1)CR:7/8(87.5%),PR:1/8(12.5%)。(2)放、化疗均无明显不适。(3)2年生存率100%,5年生存率4/6(66.7%)。结论 该方法明显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推广。
李建成刘秀英王立峰陈娜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化疗脑胶质瘤
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策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晚期食管癌术后放化疗能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少有专门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观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患者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紫杉醇,21 d为1个周期,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65.7%,早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①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下降,其中Ⅰ/Ⅱ度骨髓抑制共125例(76.2%),Ⅲ/Ⅳ度骨髓抑制共33例(20.1%);②脱发,Ⅰ/Ⅱ度共147例(89.6%);③肌肉或关节痛,Ⅰ/Ⅱ度共97例(59.1%);④胃肠道反应,Ⅰ/Ⅱ度共32例(19.5%),Ⅲ度6例(3.7%);⑤全组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Ⅰ/Ⅱ度分别为61例(37.2%)和28例(17.1%)。晚期放疗损伤有肺损伤Ⅲ度8例(4.9%),肺损伤Ⅴ度1例(0.6%),吻合口狭窄1例(0.6%)。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肌肉或关节痛以及胃肠道反应,患者均能耐受。
陈俊强潘建基刘健李建成朱坤寿陈明强王捷忠钱飞宇郑雄伟
关键词:食管肿瘤化学疗法生存率
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喉癌放疗后MR复查的表现。结果:18例单纯放射治疗、17例喉癌术后6~8周开始放疗、2例术后2年发现复发而行放疗。放疗后第6周MR示局部不同程度水肿,3~6个月后水肿消退,肿瘤范围也渐缩小或消失,但其中4例分别于1年、1年半、3年和6年MR复查示慢性水肿;单纯放射治疗后复发2例,术后放疗后复发5例,喉部分切除术后放疗后喉狭窄合并感染1例。结论:MR复查能观察喉癌放疗后出现的反应性水肿、慢性淋巴水肿、喉狭窄、原发肿瘤的好转和复发性喉癌。
李伟宁陈韵彬李建成刘辉郑祥廖江陈加优魏伟郑德春倪晓雷
关键词:喉肿瘤磁共振成像
食管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六维配准范围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在影像引导下进行放射治疗(IGRT)时的六维最佳配准范围。方法20例食管癌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5岁。病灶部位食管胸上段2例,食管胸中段18例。在IGRT的摆位误差纠正前,行锥形束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BCT)图像扫描,并选取不同的配准范围与计划CT图像进行图像配准。以手动配准为基准,比较使用骨配准方式对4种配准范围:椎体、椎体+棘突、椎体+肺尖、椎体+棘突+肺尖等的配准结果的差异。结果用4种配准范围进行配准与手动配准比较,在平移方向上的Z轴平移中椎体配准最差,其余相似。平均差异的幅度以椎体+棘突+肺尖配准为最小。在旋转方向的X轴旋转中,椎体+棘突+肺尖配准有优势,其余各种方法均相似。差异的幅度从小到大为椎体+棘突>椎体+棘突+肺尖>椎体>椎体+肺尖配准。结论食管癌骨配准时最佳的配准范围是椎体+棘突+肺尖。
李建成王笑良胡彩容程文芳赵云辉潘建基
关键词:食管癌
鼻咽癌SMART束流调强放疗技术的临床Ⅰ/Ⅱ期试验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同步加量束流调强放射治疗(SMART)应用于鼻咽癌放疗的可行性,近期疗效以及对正常组织的保护和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应用SMART技术治疗鼻咽癌初治患者40例。鼻咽原发灶和上半颈行调强放射治疗.下半颈用颈前切线野放疗,局部淋巴结用9MeV电子线加量。14例Ⅲ期和17例Ⅳ期病人(无N3病人)在放疗前行2次诱导化疗。结果各靶区被95%处方剂量曲线覆盖的平均体积百分数均〉99%,肿瘤靶区均匀指数中位数1.22(1.11~1.31),适形指数中位数0.82(0.75~0.87),各重要组织器官均在安全的剂量范围内。全组病人未观察到Ⅳ级的急性毒性反应;其中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100%。随访中位时间14.3月,死亡1例。原发灶复发1例,1年无复发生存率96.2%,2年无复发生存率96.2%。骨转移2例,均为Ⅳ期病人。1年无远处转移率94.8%,2年无远处转移率94.8%。1年生存率97.5%,2年生存率97.5%。结论SMART束流调强放疗技术提高肿瘤的分次量和剂量、保护了周围正常织织、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李建成蒋国梁潘建基柏朋刚
关键词:放射疗法适形放射治疗剂量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