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强

作品数:87 被引量:320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4篇食管
  • 45篇肿瘤
  • 37篇食管癌
  • 35篇食管肿瘤
  • 29篇放疗
  • 23篇疗法
  • 20篇疗效
  • 20篇化疗
  • 19篇术后
  • 16篇淋巴
  • 16篇放射疗法
  • 15篇胸段
  • 15篇胸段食管
  • 15篇放化疗
  • 14篇食管鳞癌
  • 14篇晚期
  • 14篇鳞癌
  • 13篇肺癌
  • 12篇淋巴结
  • 10篇中晚期

机构

  • 86篇福建省肿瘤医...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防...
  • 1篇福建卫生职业...

作者

  • 87篇陈明强
  • 46篇陈俊强
  • 44篇潘建基
  • 29篇李建成
  • 28篇王捷忠
  • 28篇朱坤寿
  • 19篇钱飞宇
  • 19篇李云英
  • 14篇郑雄伟
  • 14篇吴君心
  • 12篇程文芳
  • 11篇陈文娟
  • 9篇林宇
  • 8篇林建辉
  • 8篇刘健
  • 8篇黄志宇
  • 8篇佘志廉
  • 7篇肖锦榕
  • 7篇柳硕岩
  • 6篇林祥松

传媒

  • 12篇福建医药杂志
  • 8篇中华放射肿瘤...
  • 6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4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2007第六...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海峡药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4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1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3例局限期原发食管小细胞癌治疗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局限期原发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53例局限期原发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预后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3%、29.2%、15.6%。手术联合放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7.4个月,单纯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1个月,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7)。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基础疾病、治疗原则、区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等因素对预后有影响;Cox回归分析显示脉管瘤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脉管瘤栓是局限期原发食管小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
王伟黄志宇陈明强钱飞宇王捷忠吴君心
关键词:食管肿瘤小细胞癌预后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脑转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结果,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1998年5月-2006年2月41例确诊肺癌脑转移患者,其中合并颅外转移18例,非颅外转移23例。所有患者首先经全脑放疗,2-3Gy/次,5次/周,DT30Gy-40Gy,然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加量,90%的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DT4-6Gy/次,总剂量12Gy-24Gy。结果:治疗有效率90.2%(37/41),中位生存期18月,半年生存率79.9%,1年生存率66.7%。结论:全脑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提高脑转移的靶区剂量,并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脑部复发的机会,同时颅外转移灶及原发灶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陈文娟潘建基陈明强陈俊强李云英
关键词:肺肿瘤脑转移放射疗法三维适形
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价值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价值.方法 对首程治疗行胸段食管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血行转移的304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后放疗组140例,术后放化疗组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 Gy;化疗方案为顺铂加紫杉醇,21 d为1个周期.结果 全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56.6%和43.3%,中位生存时间为49.7个月.其中术后放化疗组和术后放疗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7.4%和38.6%,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5个月和41.7个月(P=0.030).化疗1、2、3和4个周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4.4%、53.0%、58.1%和43.3% (P =0.007).其中化疗1个周期与化疗2~4个周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pT分期、治疗方法和化疗周期数与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pT分期和化疗周期数是影响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术后放化疗组患者的Ⅰ~Ⅱ级中性粒细胞减少、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和Ⅰ~Ⅱ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放疗组(均P<0.05),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放化疗能够提高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林宇陈俊强李建成刘健朱坤寿潘才住陈明强潘建基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药物疗法
食管癌3种放疗方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117例食管癌中,38例采用常规放疗,32例采用3DCRT,47例采用IMRT。并对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放疗组、3DCRT组和IMRT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1%、96.9%、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7.9%、87.5%、86.7%(P=0.193);2年生存率分别为38.6%、55.1%、57.7%(P=0.211)。3DCRT组+IMRT组总疼痛缓解率为90.9%,常规放疗组为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3DCRT组+IMRT组较常规放疗组高(P=0.012),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常规放疗组较3DCRT组+IMRT组高(P<0.001),放射性气管炎常规放疗组较3DCRT组+IMRT组高(P=0.028),骨髓抑制常规放疗组较3DCRT组+IMRT组高(P=0.010)。结论 3DCRT和IMRT能提高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并减轻患者的放射性损伤。
李建成刘迪陈明强王捷忠陈俊强钱飞宇陈诚张和平潘建基
关键词:食管癌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
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观察及对策
目的:观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及对策。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化疗患者164例,术后放疗剂量50Gy,化疗方案为顺铂加紫杉醇,21天为一周期,观察其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年总生存率为65.7%,早期...
陈俊强潘建基李建成刘健朱坤寿陈明强王捷忠钱飞宇郑雄伟
关键词:化学疗法毒副反应
福建省不同时期居民常见肿瘤死亡减寿年数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陈明强陈琳陈增春江惠娟
关键词:肿瘤减寿率流行病学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可行性和临床结果。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处方剂量GTV为60-66 Gy,每次分割量180-210 cGy。治疗计划采用5-6个共面适形照射野,射线采用直线加速器的6MV X线照射。剂量参考线为90%等剂量曲线。以放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及放疗结束后3月的食管钡餐片作为评价依据。结果(1)29例在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获得改善,近期有效率为96.7%。(2)1年生存率为66.7%;2年生存率为46.7%;3年生存率为36.7%。死亡12例,其中3例死于肺部感染,3例死于肿瘤广泛转移,1例穿孔,2例出血、狭窄,3例死因不明。(3)DVH显示肺受量V20在20%-30%以下,心脏和脊髓受量均能在正常范围内。急性食管反应级3例,级10例,级5例;急性放射性肺炎级2例。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是可行的,能够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和减少正常组织剂量,近期放射反应及远期放射损伤可望缓解。
陈文娟潘建基王捷忠李云英陈明强
关键词:适形辐射性肺炎
扁桃体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放射治疗(附26例临床分析)
1993年
我院放疗科自1985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原发于扁桃体的非何杰金淋巴瘤26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接受放射治疗,部分病例治疗前和/或治疗后辅以化疗,现报告如下。
陈明强林祥松陈娜
关键词:非何杰金淋巴瘤放疗科咽淋巴环照射方法设野外照射
食管癌转移淋巴结大小和肿瘤浸润深度对18F-FDG SPET/CT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18F-FDG S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病变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首程治疗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术前1周内行18F-FDG SPET/CT检查和食管X线钡餐检查,将18F-FDG SPET/CT诊断的食管癌转移淋巴结大小及病变长度与术后病理诊断及术中测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F-FDG SPET/CT诊断食管癌总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44.4%、84.6%和37.1%,其中转移淋巴结短径<0.8 cm、0.8~1.2 cm和>1.2 cm的准确性分别为0%、43.8%和84.6%。术中测量与18F-FDG SPET/CT检测总的平均食管病变长度分别为(5.3±1.5)cm和(5.1±1.7)cm(P>0.05),其中pT1/2期平均长度分别为(5.4±1.9)cm和(5.0±2.0)cm(P>0.05),pT3/4期平均长度分别为(5.2±1.3)cm和(5.1±1.6)cm(P>0.05)。结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大小明显影响18F-FDG SPET/CT诊断的准确性,转移淋巴结短径>1.2 cm时有较高的准确性;18F-FDG SPET/CT在诊断食管病变长度中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陈俊强李建成朱坤寿郑雄伟林端瑜陈明强倪雷春潘建基
关键词:病变长度
鼻咽癌患者尿中巯基物含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1991年
近年来,我们在探讨巯基与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过程中,发现鼻咽癌患者尿中巯基物含量增加,并有迹象表明与病情的缓解和恶化呈正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尿中巯基物含量的观察为鼻咽癌提供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林根春刘江红杨凌陈明强蔡洪书
关键词:误诊率肿瘤形成组织病理学漏诊率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