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华 作品数:5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在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前采用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确定下肢力线的精确性.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12月—2017年2月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进行初次单侧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UKA)的26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13例采用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辅助进行UKA手术.对照组1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UKA手术.术后第3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胫骨假体内外翻角(E角)及相对于胫骨轴线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F角).结果 26例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未发生腓总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片测量观察组E角绝对值1.25° ±0.52°、F角绝对值1.08° ±0.51°,对照组E角绝对值4.02° ±0.53°、F角绝对值3.88° ±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51、13.592,P值均〈0.01).两组力线均良好.结论 通过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辅助进行UKA的患者假体安放更加精确,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马广文 吴云峰 黄斐 常俊 王浩 秦昆鹏 李家华 王清 尹宗生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单髁置换 胫骨 3D 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3D 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2013年6月—2014年1月收治10例 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组,其中5例为对照组,5例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采用膝关节前内外侧手术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加植骨内固定术;观察组术前利用 Mimic 软件进行3D 重建,快速成型制备出1:1的模型,以此对骨折进行明确诊断和分型,制定手术方案,预弯钢板,指导手术。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所见与虚拟3D 重建图像及3D 打印模型非常相似,2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观察组手术出血量(150±32.15)mL,较对照组的(200±25.30)mL 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3, P 〈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5±11.85)min,较对照组的(140±20.25)min 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34, P 〈0.05)。结论3D 打印技术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 吴云峰 尹勇 黄斐 王浩 李家华 马广文 尹宗生关键词:胫骨骨折 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在尺神经高位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高位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与腕部尺神经深支吻合,修复单纯高位尺神经损伤。结果:4例全部随访结果显示,手内肌肌力恢复M2 1例,M31例,M4 2例,其中1例爪形手改善不明显,其余3例爪形手明显改善。结论: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尺神经深支手术治疗尺神经高位损伤效果良好。 尹勇 吴云峰 黄斐 王浩 李家华 马广文关键词:骨间前神经 尺神经损伤 胫骨后倾截骨对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背景:胫骨假体的后倾角是单髁置换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推荐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为7°,但是如何在单髁置换手术中选择合适的后倾角目前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不同胫骨后倾截骨角度对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30例(30膝)。按照胫骨的后倾截骨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解剖截骨组(后倾截骨3°)和常规截骨组(后倾截骨7°),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差异和后倾角度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两组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KSS评分和后倾角角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4±5.5)个月。未发生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解剖截骨组和常规截骨组的后倾截骨角度分别为3.8°±1.2°和7.2°±2.2°,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分别为1.7°±0.2°和1.5°±0.1°,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分别为119°±7.2°和122°±7.8°,KSS评分分别为(87.8±5.2)分和(81.2±4.5)分;其中两组间术后后倾截骨角度和K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髁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的胫骨解剖后倾截骨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 马广文 黄斐 吴云峰 常俊 王浩 秦昆鹏 李家华 廖法学 尹宗生关键词:膝关节 骨关节炎 胫骨后倾角 单髁置换术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初期疗效 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60-72岁,平均67.2岁。病程3-5年,平均3.7年。膝内侧负重痛或行走痛,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8±1.4)分。术前均行下肢负重全长位及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按照Ahlback分期标准,Ⅱ期8膝,Ⅲ期10膝;膝关节活动度(112.3±11.3)°,膝关节内翻畸形(13.2±1.3)°。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59.0±6.4)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早期并发症发生。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0个月,平均28个月。均无假体松动、脱位及对侧间室和髌股关节病变。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8±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P=0.00)。膝关节HSS评分为(92.0±3.1)分,获优1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4.4%;H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9,P=0.00)。膝关节活动度为(115.2±10.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23)。膝关节内翻畸形为(6.8±2.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9,P=0.00)。结论 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初期疗效,中远期疗效还需更长时间随访观察。 马广文 尹宗生 黄斐 王清 尹勇 王浩 吴云峰 李家华关键词:膝关节 内侧间室 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