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

作品数:4 被引量:1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冬小麦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小麦
  • 1篇玉米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率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排放量
  • 1篇温带森林
  • 1篇温室气体
  • 1篇夏玉米
  • 1篇利用率
  • 1篇利用效率
  • 1篇麦田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因素
  • 1篇CH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俊
  • 2篇刘苏峡
  • 1篇刘伟东
  • 1篇项月琴
  • 1篇周允华
  • 1篇周智泉
  • 1篇林忠辉
  • 1篇莫兴国
  • 1篇于沪宁
  • 1篇彭公炳
  • 1篇董云社
  • 1篇李俊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0
1997年
1996年4月~6月在华北平原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测定冬小麦田蒸散和CO2通量,求取冬小麦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湿度较低时,冬小麦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呈L型或U型日变化,其变化范围在-0.0194~0.6414;日较差范围在0.1138~0.6321。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早晨最高且变化迅速,白天较低且变化平缓。土壤湿度较高时,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范围在-0.0157~0.1381;日较差范围在0.0616~0.1537,其日变化不明显。从冬小麦拔节期到灌浆期,水分利用效率白天平均值变化较大,其范围在0.0110~0.0532,日较差变化范围在0.0616~0.6321,二者均于5月中旬达到最高,之后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白天平均值和日较差的季节变化明显受土壤水分影响。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白天平均值与0cm~60cm的有效土壤水分呈负相关,达到0.05显著水平;与0cm~20cm和0cm~100cm土层土壤有效水分无明显相关关系。冬小麦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与饱和差呈极显著负相关,达到0.01显著水平。土壤湿度较低时二者呈幂相关关系;土壤湿度较高时二者呈线性相关,且相关系数比土壤湿度低时高。在低土壤含水量下,冬?
李俊于沪宁刘苏峡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水分水分利用率环境影响因素
土壤水分及土壤-大气界面对麦田水热传输的作用被引量:24
1999年
文章根据1996年在中国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观测的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土壤水分和土壤-大气界面对麦田水热传输的抑制和加速作用。对于显热和潜热输送,土壤水分起决定作用,土壤水分越小,显热通量越大,潜热通量越小,反之亦然。只在土壤水分较小时界面厚度对显热和潜热输送作用较大。对于土壤热输送,界面厚度起决定作用,界面厚度越大土壤热通量越小。分析还发现60cm深处土壤水势与叶水势和大气水势的相关系数较其它深度处的土壤水势大。
刘苏峡莫兴国李俊李俊
关键词:土壤水分麦田
温带森林土壤排放CO_2、CH_4、N_2O时空特征被引量:48
1996年
利用静态箱式方法,对温带落叶森林土壤排放CO2、CH4和N2O进行了长周期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气体年排放总量分别为2800g/m2、-0.64g/m2和0.05g/m2,此结果与同类型研究接近,具有代表性。文中详细分析了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因素,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等。
董云社彭公炳李俊
关键词:温带森林温室气体排放量
一级生产水平下冬小麦、夏玉米的生产模拟被引量:24
1997年
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一级生产水平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累积干物质动态曲线 .两年的计算结果和实测值都比较吻合 .研究表明 ,在黄淮海平原 ,可以把亩产吨粮作为冬小麦 夏玉米一年两茬平作粮田达到一级生产水平的指标 .若用中熟夏玉米套作代替早熟夏玉米平作 ,籽粒的年产量可增加一成 .通过对不同叶面积指数下干物质产量的模拟计算 ,得到一年两茬平作的干物质产量最大可达 46t·hm- 2 ,籽粒产量 1 9.1t·hm- 2 .
周允华项月琴李俊林忠辉周智泉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