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为苏

作品数:63 被引量:30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肠癌
  • 11篇直肠
  • 10篇直肠癌
  • 10篇十二指肠
  • 9篇胰腺
  • 9篇化疗
  • 8篇胰十二指肠
  • 8篇十二指肠移植
  • 7篇胰十二指肠移...
  • 7篇胰腺移植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7篇静脉
  • 6篇血管
  • 6篇异体
  • 6篇营养支持
  • 6篇术后
  • 6篇器官
  • 6篇胃癌
  • 5篇生长激素

机构

  • 39篇南京军区南京...
  • 14篇江苏省中医院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63篇李为苏
  • 37篇黎介寿
  • 24篇刘福坤
  • 18篇李宁
  • 18篇罗开
  • 16篇许哲
  • 16篇姚学权
  • 13篇陈彻
  • 10篇李幼生
  • 9篇吴晓宇
  • 9篇吴性江
  • 8篇李元新
  • 7篇韩建明
  • 6篇姜超
  • 5篇石群立
  • 4篇孙正
  • 4篇朱亮
  • 4篇黄传鼎
  • 4篇田君
  • 4篇孙桂勤

传媒

  • 11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5
  • 1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心跳尸体供胰的获取
1997年
无心跳尸体3例,采用原位灌洗,胰腺和小肠整块切取的方法获取胰腺、小肠移植物。完成冷灌洗耗时2′20″,整块切取耗时5′48″。其中1例修整成小肠移植物,植入一短肠综合征病人腹腔,术后肠功能良好,另2例经修整成适用于临床的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物,耗时约1.5~2/小时。结果表明:采用原位灌洗,胰腺小肠和脾脏整块切取的方法能获取可供临床应用的完整的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物,热缺血时间小于10分钟。
罗开黎介寿李宁李幼生李为苏江志伟李元新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移植供体
黑棘皮病合并贲门鳞腺癌1例
2008年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 disease,AN)是一种以色素沉着、过度角化、疣状增生、天鹅绒样增厚为特点的少见皮肤科疾病。
姜超刘福坤李为苏姚学权许哲孙正
关键词:黑棘皮病贲门癌
猪同种异体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被引量:3
1998年
报告一种成功的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将静脉引流入体循环,所带小段十二指肠与空肠吻合,引流胰液于肠道,同时切除受体全胰。I组动物未用免疫抑制剂,平均存活10.2±2.6天,均因急性排斥反应死亡或处死。Ⅱ组动物应用环孢素A、雷公藤和甲基泼尼松龙抗排斥治疗,平均移植物存活70.6±30天以上,移植物功能良好。认为,此种动物模型稳定。
罗开黎介寿李为苏李宁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移植同种异体移植
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初步报告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含紫杉醇脂质体(力朴素)的联合化疗方案行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84例临床诊断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为:5-氟尿嘧啶(5-FU)1.0g/m2,顺铂60mg/m2,力朴素135mg/m2;10~14d后接受手术(研究组)。同期收治的78例Ⅱ期以上胃癌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毒副反应,以及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手术组48例(61.5%)获得根治性切除,1年总生存率为74.3%。新辅助化疗组全部完成术前区域性动脉化疗,毒性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属可控范围内(1~2级);其中66例(78.5%)获得根治性切除,较对照手术组提高17.0%(P=0.018);1年总生存率为80.9%,较对照手术组无显著提高(P=0.283)。结论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以力朴素联合5-FU、顺铂的方案行动脉介入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它能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但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可能与病例数较少和随访时间有关,尚须继续深入研究。
吴晓宇姚学权李为苏许哲陈彻刘福坤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动脉灌注紫杉醇脂质体
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原位低温灌洗的方法,获取猪胰腺十二指肠,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作同种异体全胰十二指肠移植。供胰放适当位置,采用带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片或腹主动脉段与受体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吻合,门静脉与下腔静脉或髂总静脉吻合,重建血液循环。结果:移植物置腹腔左侧,胰尾向左上,腹主动脉片与腹腔动脉吻合,门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成功率高,模型稳定。结论:避免血管扭曲、受压,保证吻合口通畅及采用腹主动脉片是移植成功的关键,成活的胰腺可恢复内外分泌功能。
李为苏黎介寿罗开李宁
关键词:器官移植胰腺移植十二指肠移植
肝肠联合移植供肠、供肝的获取与保存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无心搏尸体联合获取和保存肝小肠的方法以及在临床肝、肠联合移植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体内原位灌注、联合获取的方法 ,将肝、小肠、胰、脾和肾一并获取 ,移植物经 4℃UW液保存 ,将获取的小肠和肝联合移植至一短肠综合征合并有淤胆的患者体内。 结果 :供者热缺血时间 2min 30s,移植肠冷缺血 6h 4 0min ,移植肝冷缺血 8h 7min。 结论 :自无心搏尸体联合获取的供肠、供肝适合于临床肝肠联合移植。
李幼生李宁李元新罗开李为苏倪小冬朱亮蒋峰黎介寿
关键词:器官获取器官保存
胃癌术前辅助治疗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16例病例报告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分析胃癌术前辅助治疗后原发病灶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讨论原发灶pCR病例的后续治疗方法。方法:筛选江苏省中医院2006~2012年接受术前辅助治疗的胃癌病例中原发病灶pCR的1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合目前已有的临床试验结果讨论其个体化治疗策略。结果:16例治疗前原发灶肿瘤临床分期均为T2以上,采用表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ECF方案)。2例术后病理提示有淋巴结转移,8例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所有患者至今均无病生存,提示预后好。结论:术前辅助治疗能改善胃癌总体生存率,但现有胃癌术前辅助治疗方案的病理缓解率较低,有待改良,pCR病例的临床预后良好,其后续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许哲曹勤洪王志勇李为苏刘福坤
关键词:胃癌术前辅助治疗动脉介入化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手术取栓及溶栓等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总结严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的经验,探讨其治疗方法. 方法:30例(中央型4例,混合型26例)不同发病时间的严重急性下肢DVT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手术切开股静脉,用Forgarty球囊导管清除髂股静脉内血栓,继之用尿激酶或巴曲酶、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溶栓、抗凝、祛聚治疗.术后通过DSA造影或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和瓣膜功能. 结果:术后即刻下肢胀痛显著好转,25例7~10天后无下肢肿胀,5例下床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行DSA或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27例无肢体不适,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瓣膜功能良好;3例患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良.本组患者术后无肺栓塞表现. 结论:严重急性下肢DVT行DSA下手术,可保证取栓的彻底性,提高术后溶栓、抗凝、祛聚治疗的效果.发病时间超过1周者,亦可采用上述综合治疗方法.
韩建明李为苏吴性江曹建民黎介寿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清除术溶栓疗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第三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第三腹膜炎不同于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 ,常发生于危重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外科患者 ,是一种复杂的医院内感染。作者就第三腹膜炎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
李为苏黎介寿
关键词:腹膜炎医院内感染
口服营养补充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风险的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比较口服营养补充(ONS)与普通饮食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行全胃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7例入组,其中34例接受营养指导,在普通饮食基础上行ONS,为ONS组;33例拒绝营养指导,行普通饮食,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2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和术后4疗程的辅助化疗。比较术后辅助化疗期间ONS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的差异。结果术后辅助化疗期间,两组患者BMI、白蛋白在第4次化疗前(P=0.013,P=0.036)、首次复查时(P=0.020,P<0.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蛋白、前白蛋白在首次复查时(P<0.001,P=0.0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首次复查时NRS2002评分,ONS组营养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NS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
朱文强吴震峰吴丽红吴晓宇陈彻李为苏姚学权刘福坤
关键词:全胃切除营养不良风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