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瑜章

作品数:2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文学
  • 5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河西走廊
  • 4篇文化
  • 3篇文学
  • 2篇艺术
  • 2篇游记
  • 2篇语文
  • 2篇神话
  • 2篇诗歌
  • 2篇西游记
  • 2篇明代
  • 2篇昆仑神话
  • 2篇教学
  • 2篇《西游记》
  • 2篇边塞
  • 1篇单于
  • 1篇地域文学
  • 1篇都市
  • 1篇都市文化
  • 1篇杜甫
  • 1篇敦煌变文

机构

  • 26篇河西学院
  • 1篇武夷学院
  • 1篇敦煌研究院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6篇朱瑜章
  • 3篇杨国学
  • 1篇高少媛
  • 1篇乔志
  • 1篇王志鹏
  • 1篇吴浩军

传媒

  • 12篇河西学院学报
  • 2篇文史哲
  • 2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语文学习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敦煌研究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4
  • 4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敦煌变文的名称及其文体来源的再认识被引量:3
2010年
敦煌变文在严格意义上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文学体裁"概念,其思想内容和文体特征并不统一,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文中具体分析了前人对于变文名称的争议,强调用"变文"这一历史概念来统称敦煌写卷中的这类通俗文学作品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对变文文体的来源进行了深入辨析,认为变文是中外文化交流发展的产物。
王志鹏朱瑜章
关键词:变文佛教
《匈奴歌》新解
2002年
过去对《匈奴歌》的阐释失之于牵强附会。“焉支”与“阏氏”同音同义。“祁连”、“焉支”均为匈奴语的译音。“祁连”“象天单于然” ,那么“焉支”就“象地阏氏然”。匈奴人失掉了焉支祁连二山 ,不仅失掉了水草丰美的牧场 ,而且简直等于失掉了天和地 ,失掉了“家国” ,所以才有痛心疾首的呼喊。
朱瑜章
关键词:胭脂阏氏单于
河西走廊“苏李”文化现象述评
2012年
河西走廊的民勤、临泽、高台、居延等地流传着苏武牧羊的故事,李陵教射之地在张掖、酒泉一带,河西各地有一些"苏李"文化遗迹,历代文人墨客往来河西,留下了许多歌咏苏武李陵的诗篇,敦煌文书中有叙写苏武李陵故事题材的变文写本。这一切形成了河西走廊的"苏李"文化现象,体现了河西人民的"苏李"情结,表现了河西人民尚武精神和景仰崇拜英雄的情怀,以及认祖归宗于炎黄文化的向心力和爱国主义传统。
朱瑜章
关键词:河西走廊文化现象尚武精神英雄崇拜
玄奘取经与《西游记》“遗迹”现象透视被引量:5
2004年
河西走廊的一系列与唐僧取经和《西游记》相关的故事和“遗迹”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出丝绸古道上的民众对玄奘舍身求法精神和《西游记》精神的无限崇仰,表达了他们对理想彼岸的某种期盼。首先,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存在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存在着把神秘庄严的宗教主题世俗化,把虚幻的神话内容生活化的文化心理。其次,部分取经故事和取经“遗迹”寄托着西北人民希求战胜严重干旱的心理。再次,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慰心理。
杨国学朱瑜章
关键词:丝绸之路唐僧取经遗迹
马蹄寺石窟群探疑被引量:1
2021年
在考据、实地勘察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马蹄寺石窟群六个疑点作了探解,认为马蹄寺“神骥蹄迹”实际上就是一种“石瑞”;郭瑀最初在今北寺站佛殿所在的地方开凿石窟;“站佛殿”是原名,名归实至,而“藏佛殿”是讹称;站佛殿明代进香题记有史料价值,马蹄寺曾有别名“普山寺”;“三十三天”开凿于从明成化十年(1474)到弘治四年(1491)近二十年的时间段内;民乐县民间画师雷和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给金塔寺石窟造像补妆、添色、描新,这就是现在看到金塔寺造像色彩为何那样“新”的原委。
朱瑜章朱希帆
美猴王身世与河西走廊被引量:1
2015年
河西走廊民间流传着王母娘娘经血浸于南山巨石化育成胎迸出石猴的故事,天产石猴的母亲是王母娘娘。"石生猴王"的文化渊源一是"开石"传说,二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传说。南山石猴是美猴王的原型之一。《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是个猴王,王母和美猴王都嗜桃,这是文化基因的"遗传"。玄奘取经途经瓜州所收徒弟石槃陀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二,石槃陀之姓、名均为"石",瓜州东千佛洞2号窟取经图中长着一副猴相、作行者装束的人即石槃陀,他曾在葫芦河畔对师父欲行不轨,便可能成为后世作家塑造孙悟空形象的原始素材。从作为原型的南山石猴和石槃陀,到《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形象的完成,其间增添吸收了许多类似原型或与之相关的创作素材,杂取了东西南北各地不同种类猴属精灵的部分习性、特点以及人性,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积淀、丰富、锤炼、取舍、重塑而成。
朱瑜章杨国学
关键词:美猴王身世西王母河西走廊
前《西游记》文化与后《西游记》文化辨析被引量:2
2012年
关于《西游记》文化的话题是以百回本《西游记》为核心生发出来的,因此,应该以《西游记》为坐标原点开展讨论。反映《西游记》问世之前的相关文化背景及其投影者,可称之为"前《西游记》文化";《西游记》问世之后出现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则可称之为"后《西游记》文化"。这样可能便于理清脉络,将讨论引向深入;部分地避免因时空错乱而带来讨论中的逻辑混乱或论证偏颇。
杨国学朱瑜章
关键词:西游记文化
《陌上桑》母题的嬗变及其整合艺术被引量:5
2002年
《陌上桑》的母题既久远又丰富。大禹与涂山氏在“台桑”遇合的传说、《诗经》中很多诗篇所反映的桑中男女之事及《列女传》中“秋胡戏妻”等故事都是其母题。《陌上桑》的创作避开了前代“桑中故事”的套子,对上述母题作了全新的整合,体现出高超的创作艺术。
朱瑜章
关键词:《陌上桑》母题整合艺术创作艺术《诗经》
以气为主 以自然为宗——李白诗歌艺术个性探析
2004年
浪漫主义不足以代表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明王世贞提出的“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是对李白诗歌艺术个性的最准确最中肯的概括。笔者现围绕王说,从对“气”的阐释,李白诗歌的抒情方式,诗人自我形象和自然形象的塑造,诗歌形式等几个方面,对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作了较全面的评析。
朱瑜章高少媛
关键词:诗歌艺术个性自我形象自然形象乐府歌行
李渔河西之行及其诗作考释被引量:2
2010年
李渔河西之行是继唐代诗人蜂拥出塞之后的又一大壮举。李渔河西诗作收录在《笠翁一家言诗词集》中,由于诗词集不是按照年代顺序编辑的,因此诸如李渔在河西的具体行踪和时间、他在河西留下了哪些诗作以及这些诗作如何解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本文试对李渔河西之行及其诗作尤其是一首佚诗作出推定和考释,对《李渔年谱》略作补正,并对李渔河西诗作的特色和风格作了简要评价。
朱瑜章
关键词:佚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