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维军

作品数:39 被引量:34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会议论文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1篇南海区域
  • 11篇海区
  • 9篇南海北部
  • 8篇岩石
  • 8篇岩石圈
  • 7篇南海北部陆缘
  • 6篇新生代
  • 6篇油气
  • 5篇地质
  • 4篇地壳
  • 4篇地壳结构
  • 4篇海域
  • 4篇磁异常
  • 3篇地球动力
  • 3篇地球动力学
  • 3篇油气资源
  • 3篇盆地
  • 3篇陆缘
  • 2篇地磁
  • 2篇地学

机构

  • 39篇广州海洋地质...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39篇曾维军
  • 21篇吴能友
  • 14篇姚伯初
  • 11篇万玲
  • 6篇杜德莉
  • 6篇李振五
  • 5篇张锡林
  • 5篇陈艺中
  • 3篇李唐根
  • 3篇吴新林
  • 2篇邱燕
  • 2篇刘振湖
  • 2篇朱本铎
  • 1篇吴庐山
  • 1篇王嘹亮
  • 1篇苏达权
  • 1篇陈俊仁
  • 1篇鲍才旺
  • 1篇李振伍
  • 1篇王树民

传媒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质
  • 2篇海洋地质
  • 2篇南海地质研究
  • 2篇1997年中...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海洋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1994年中...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八五"地质...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2篇1999
  • 5篇1998
  • 8篇1997
  • 2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岛、华南大陆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古地磁研究
<正>1992年以来,我们在执行地矿部深部地质研究计划《南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研究》课题过程中,开展了南海及周围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古地磁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综合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海南岛和华南大陆进行晚古生代至...
吴能友刘坚葛同明曾维军
文献传递
南海区域地幔对流模式与地幔柱构造
<正>本文综合不同阶次的地幔流场计算结果,结合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所揭示的上地幔速度结构,探讨南海区域的地幔流场模式和地幔柱构造。一、地幔对流模式南海区域基本上存在三种尺度的地幔流。第一种是2~12阶流场所反映的大尺度地...
吴能友曾维军李振五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正>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位于华南板块与南海新生代洋盆之间,水深数十米至3000米,包括陆架和陆坡,是大陆岩石圈与大洋岩石圈之间的过渡带,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油气资源也非常丰富,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可能还蕴藏着...
万玲姚伯初曾维军吴能友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本文利用了多道反射地震、双船地震、OBS、声纳浮标、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以及地热流等资料,结合重、磁力资料、从浅、中、深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的三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岩石圈具有强烈的横向和...
万玲姚伯初曾维军吴能友
关键词:结构特征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双船地震深反射剖面
<正>1985年底,我们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在南海中、北部进行了一次科学合作,目的是研究边缘海小洋盆地海底扩张和张裂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的拉张演化模式。在工作中,双方各派一条调查船。每条船都有测深、...
姚伯初曾维军D.E.HayesS.Spangler
文献传递
南海东北部陆缘区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
研究区位于台湾岛以西、华南大陆与南海洋盆之间的南海东北部陆缘区,包括台西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东部.根据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及围区地质资料,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内中新生代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壳结构特征.
万玲曾维军
关键词:新生代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南海北部陆缘西部的地壳结构被引量:19
1994年
通过中美科学合作,在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采集了一条地壳剖面,从阳江地区开始,经珠三坳陷、神弧-东沙隆起、西沙海槽至西沙-中沙台地.结果表明,珠三坳陷的地壳已减薄至23km,去掉新生代沉积,则只有15km厚.西沙海槽的地壳结构已具备裂谷特征,地壳强烈减薄,厚14.47km;下地壳有高速地壳层,层速度为7.1km/8,厚6.7km.说明在新生代,南海北部陆缘西部受过强烈拉张,地壳减薄;上地幔部分熔融物质沿强烈拉张处侵入到地壳底部,使其地表形成裂谷.在西沙海槽的南部和北部,地壳结构差异很大,推测这里可能是由两个古老地块沿西沙海槽缝合起来,新生代早期的张性事件,又将这条古缝合线拉开,形成新生代裂谷──西沙海槽.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
关键词:地壳结构陆缘
南海区域现代地球动力学状态与地震活动性
<正>南海区域位于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交汇处,具有复杂的现代地球动力学特征。本文根据卫星重力异常计算均衡异常、地幔流场和岩石圈应力场,结合现代地质构造特征,讨论南海区域的现代地球动力学状态及其与地震活...
曾维军吴能友李振五
文献传递
南海区域地幔对流模式与地幔柱构造
吴能友曾维军
关键词:地幔柱构造
F50(汕头幅)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与编图报告
王树民杜德莉鲍才旺曾维军邱燕吴庐山陈俊仁钟和贤万玲陈弘
F50(汕头幅)报告,是我国第一份具有海上实际调查资料进行海洋区调工作的报告,该报告一方面翔实地反映了野外勘测资料的测站测线布置,资料采集的方法、样品测试结果、数据整理、解释的方法及结果、基础资料齐全可靠。另一方面,运用...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编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