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鲁平

作品数:53 被引量:260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体育
  • 11篇竞技
  • 10篇体操
  • 8篇竞技体育
  • 7篇全运会
  • 6篇课程
  • 6篇教学
  • 5篇体质
  • 5篇教育
  • 5篇京津
  • 5篇京津冀
  • 5篇奖牌
  • 4篇学位
  • 4篇体育与健康课...
  • 4篇体质健康
  • 4篇跳马
  • 4篇专业学位
  • 4篇健康课
  • 4篇健康课程
  • 4篇教学内容

机构

  • 52篇天津体育学院
  • 12篇北京体育大学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枣庄学院
  • 2篇韦恩州立大学
  • 2篇天津现代职业...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海南中学
  • 1篇天津市和平区...
  • 1篇河北水利电力...

作者

  • 53篇曲鲁平
  • 31篇王健
  • 5篇陶岩
  • 5篇李宗浩
  • 4篇姚侠文
  • 4篇靳庆伟
  • 3篇王嵘
  • 2篇于建成
  • 2篇孙敬
  • 2篇李思民
  • 2篇刘昱宏
  • 2篇司洪旭
  • 2篇郭玉兰
  • 2篇郑丽丽
  • 2篇张永奎
  • 2篇赖勤
  • 1篇郇昌店
  • 1篇周秉政
  • 1篇王桂欣
  • 1篇王珂

传媒

  • 10篇天津体育学院...
  • 5篇武汉体育学院...
  • 3篇首都体育学院...
  • 3篇河北体育学院...
  • 3篇体育研究与教...
  • 2篇体育文化导刊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运动
  • 1篇科学发展·生...
  • 1篇天津市社会科...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津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协同发展联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根据协同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遵循动态性、务本性和创新性等原则,设计京津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协同发展联动机制,据此进行案例设计与分析,旨在促进京津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协同、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1)京津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协同发展联动机制行为人包括京津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协同发展委员会、京津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协同发展小组和京津冀区域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司其职,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2)其功能包括激励、制约和保障功能,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3)其形式与载体包括涉及激励标准和经费奖励的激励政策措施,涉及制度、程序和权利等的制约政策措施,涉及经费、师资和场馆的保障政策措施;(4)依据联动机制设计京津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系列赛事和夏令营活动是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曲鲁平钱长浩刘艳明靳庆伟李昂王健
关键词:京津冀
我国体育信息资源研究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采用科学文献分析软件,以Cnki收录的1117篇1986—2017年体育信息资源领域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源,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V,绘制体育信息资源研究领域关键词、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共现网络,揭示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研究表明:(1)我国体育信息资源研究的发展分为起步探索阶段(1986—2001年)、快速发展阶段(2002—2009年)和稳定发展阶段(2010—至今)三个阶段;(2)体育信息化网络化、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图书馆资源建设与信息整合、信息技术与学校体育整合、体育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等研究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互联网+体育信息资源"相关研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研究的热点;(3)作者间的合作研究程度较低,目前还尚未形成较具规模的研究团队;(4)体育院校是体育信息资源领域研究的核心机构,虽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有待开展深层次的长期合作。提出:形成国家相关机构、地方体育局、科研所、高等院校等各层级、各类型纵横交错、交叉合作的研究链,建立信息资源优化整合与共享的联动机制,以促进并引领体育信息资源领域的未来研究等建议。
王珂王健曲鲁平
关键词:文献信息学体育信息资源可视化共现分析
构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运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招生情况、课程与教材、师资力量、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五个层面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就如何提高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与建议,为各培养单位和决策部门提供的参考。
王健曲鲁平陶岩刘昱宏康鸾司洪旭张蕾
关键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教育质量指导教师
2013国际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与成套动作编排价值取向被引量:14
2013年
通过对2013-2016年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分析,认为新规则延续了成套编排多样性的宗旨,更加关注运动员的安全,进一步厘清成套编排与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平衡了单项D分区间。以伦敦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运动员成套难度动作为分析素材发现:除了鞍马成套编排和跳马难度选择未受影响外,自由体操、吊环、双杠和单杠不同程度降低了D分。基于新规则变化,分析了各单项成套价值,提出新奥运周期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成套难度编排的思路。
张涵劲曲鲁平
关键词: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
天津市高校体操课程贯彻指导纲要的调查研究
2007年
运用问卷法对天津市高校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以体操类项目为实证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旨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的修改和高校体操类项目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体操课程对达成教学目标和其他项目运动技能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2)天津市各高校应加强体操类项目教学内容的筛选和设计,特别是加强健美操、艺术体操和形体训练等内容的开设。
曲鲁平王健
关键词:高校体操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天津市竞技体育优势及潜优势运动项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竞技体育优势及潜优势运动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据此提出了保持和提升其项目群竞赛成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主要观点是:第一,天津市目前潜优势项目与优势项目之间整体实力相差较大,同场对抗性项目竞争实力有待加强;第二,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优势与潜优势项目有效衔接是当前困扰天津市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第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适度调整优势及潜优势运动项目的结构布局,加快推行"科训医一体化"模式的步伐,确保天津市"金牌战略"预期目标的实现。
王健刘文华曲鲁平田海丽刘昱宏郭玉兰
关键词:竞技体育教练员金牌
体教融合视域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青少年业余俱乐部协同发展联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6
2021年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健康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体教融合是体育回归教育本质,将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立德树人、以体育人的育人观,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构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业余俱乐部联动机制,促进协同发展,实现1+1≥2的功效,进而推动体教融合的落实。研究表明:(1)体教融合是体育人才培养的时代必然,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青少年业余俱乐部联动机制是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推动体教融合的重要路径;(2)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俱乐部联动机制由联动机制的行为人、规则、得益方式和反馈系统构成,其功能包括激励功能、监督功能、利益双赢、保障功能;(3)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教师和俱乐部教练员的联动、场地资源的联动和体育赛事的联动,多元化的师资培训、定期化的基本功大赛和常态化的观摩将有利于体教融合的落实,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实现。
曲鲁平孙伟凌波周秉政
关键词:体质健康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操教学素材的筛选与确定被引量:13
2005年
本文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教学素材进行整体优化与评价。结果表明:(1)健美操、韵律体操、艺术体操等艺美类项目对课程目标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都比较大,器械体操和轻器械体操等内容对课程目标的贡献值比较小;(2)体操教学素材开设的顺序为:支撑跳跃、轻器械体操、广播体操、技巧、体育舞蹈、队列队形、团体操、艺术体操、韵律体操和健美操。
曲鲁平王健和平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教学素材教学目标
奥运会中国竞技实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运用专家问卷和因子分析法,调查分析第25-30届奥运会我国参赛项目的运动表现与影响因素,旨在探讨我国奥运会参赛项目竞技实力的特征和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对策,为新奥运周期运动项目的布局与对策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我国奥运会参赛项目运动成绩呈现上升性、运动项目布局呈现拓展性和男女竞技实力发展呈现均衡性的特征;(2)新奥运周期我国奥运参赛项目布局上应重点发展乒乓球、跳水、羽毛球、竞技体操、举重、游泳和射击项目等优势项目;(3)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文化素养、科技与资金、后备人才与训练因素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项目整体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4)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对策主要包括,坚持发展与完善整体方针,建立优势项目学校;拓展项目布局,挖掘、培育浅优势项目;整合体育资源,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
曲鲁平赖勤王健郑丽丽
关键词:奥运会竞技体育竞技实力
不同学段男生足球运动技能习得过程的教学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运用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分析,对不同学段男生习得足球运动技能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二种不同教学方法组合(A型:分解—分解—完整;B型:完整——分解——完整)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足球项目的教学过程应主要采用B型教法组合,虽然A型对学生掌握足球基本技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培养实战能力和战术意识方面的教学效果不如B型明显。
李文柱王健曲鲁平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