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开林

作品数:639 被引量:851H指数:1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58篇期刊文章
  • 27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6篇医药卫生
  • 24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85篇细胞
  • 174篇基因
  • 157篇白血
  • 157篇白血病
  • 131篇骨髓
  • 113篇急性
  • 106篇小鼠
  • 106篇干细胞
  • 103篇抗宿主病
  • 101篇植物抗宿主病
  • 100篇移植物抗宿主
  • 100篇移植物抗宿主...
  • 91篇淋巴
  • 84篇造血
  • 76篇造血干
  • 74篇异基因
  • 74篇慢病毒
  • 73篇造血干细胞
  • 71篇淋巴细胞
  • 66篇干细胞移植

机构

  • 584篇徐州医学院附...
  • 90篇徐州医学院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解放军第97...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徐州医学院第...
  • 3篇永城市人民医...
  • 3篇徐州医科大学
  • 2篇青岛医学院
  • 2篇苏州大学
  • 2篇镇江市第一人...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徐州市中心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638篇徐开林
  • 248篇潘秀英
  • 230篇李振宇
  • 205篇曾令宇
  • 135篇陈翀
  • 115篇鹿群先
  • 92篇曹江
  • 80篇黄一虹
  • 73篇何徐彭
  • 68篇潘彬
  • 66篇闫志凌
  • 65篇孙海英
  • 58篇赵恺
  • 53篇吴庆运
  • 52篇陈伟
  • 50篇杜冰
  • 49篇程海
  • 46篇桑威
  • 38篇宋旭光
  • 37篇张焕新

传媒

  • 62篇中华血液学杂...
  • 61篇国际输血及血...
  • 55篇中国实验血液...
  • 49篇中华医学会第...
  • 45篇徐州医学院学...
  • 38篇江苏省第十七...
  • 23篇白血病.淋巴...
  • 15篇中华器官移植...
  • 13篇江苏医药
  • 9篇临床荟萃
  • 9篇2005年华...
  • 8篇国外医学(输...
  • 8篇第十一届全国...
  • 7篇第12届全国...
  • 6篇第10届全国...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1篇2017
  • 50篇2016
  • 78篇2015
  • 69篇2014
  • 76篇2013
  • 82篇2012
  • 20篇2011
  • 23篇2010
  • 42篇2009
  • 12篇2008
  • 25篇2007
  • 13篇2006
  • 40篇2005
  • 18篇2004
  • 22篇2003
  • 14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6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迟移植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正>目的:研究延迟移植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骨髓植入及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以近交系小鼠C57BL/6(H-2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60Coγ照射异基因受鼠,总剂量8....
王春玲徐开林潘秀英杜冰
文献传递
NANOG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慢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14年
本研究探讨NANOG基因在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的表达并构建特异性干扰NANOG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OLT-4、CCRF-HSB2、Jurkat等ALL细胞系及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例新诊断的ALL患者骨髓细胞中NANOG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携带NANOG特异性shRNA的慢病毒载体包装病毒颗粒,感染MOLT-4细胞后经分选获得稳定表达株,并在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NANOG干扰效率。结果表明,MOLT-4细胞、CCRF-HSB2细胞以及33.3%的ALL患者中可见NANOG基因mRNA的扩增产物及蛋白表达。测序表明,ALL患者及MOLT-4、CCRF-HSB2细胞主要表达NANOGP8 mRNA。构建慢病毒干扰质粒pLB-shNANOG-1、pLB-shNANOG-2及pLB-shcontrol,包装病毒颗粒超速离心后病毒滴度达(1.83-3.12)×108IU/ml。病毒感染MOLT-4细胞后经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GFP+细胞。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证实,两种shRNA可有效下调NANO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论:MOLT-4细胞、CCRF-HSB2细胞以及部分ALL患者骨髓细胞中存在NANOG的表达,其主要为NANOGP8 mRNA的转录。成功构建了特异性干扰NANOG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获得可稳定下调NANOG表达的MOLT-4细胞株。
曹江孟凡静李莉吕超周俊程海陈伟陈翀徐开林
关键词:NANOG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病毒
特异性敲除T细胞中Blimp-1基因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Blimp-1基因对脾脏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T细胞Blimp-1基因敲除组(Blimp-1-/-组)和正常对照组(Normal组).获取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并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T...
阮素红赵恺田宇袁妹妹夏洁云陈翀徐开林
Th22细胞及其效应因子IL-22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利用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诱导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探讨Th22细胞及其效应因子IL-22在GVH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异基因骨髓移植供鼠(C57BL/6)和7.5 Gy全身照射的受鼠(BA...
赵恺赵冬梅陈翀宋旭光潘彬曾令宇徐开林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T细胞骨髓移植
Th22细胞在异体骨髓移植导致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中的识别和特征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仍然是异体骨髓移植后的主要问题,目前认为异源供体的CD4+T细胞在GVHD中起主要的缓和作用.Th22细胞作为一种新的CD4+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其在GVHD中的作用仍未知.我...
赵恺宋旭光陈翀潘彬曾令宇徐开林
关键词:白介素-22异体骨髓移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
2014年
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其瘤细胞与骨髓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病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骨髓微环境的一类炎性细胞,对MM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浸润肿瘤组织,促进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免疫抑制,并与化疗耐药有--定的相关性。因此,巨噬细胞有可能成为治疗MM的一个靶点。现就TAMs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陈丽丽李振宇徐开林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Decreased level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Objective]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xact role of CTLA-4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IRC7 in...
朱锋乔建林赵恺陈伟吴庆运曹江桑威闫志凌曾令宇李振宇徐开林
外周血中内皮细胞变化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警作用
目的:探索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外周血中内皮细胞的变化与GVHD的关系,寻找一种可以早期诊断GVHD的方法,为移植后GVHD的早期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将雌性BALB/c(H-2K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尾静脉注射...
刘迷迷房婷化静安立才徐开林曾令宇
关键词:外周血植物抗宿主病预警作用
文献传递
神经型钙黏蛋白在骨髓微环境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作为一种同亲型结合、钙依赖的细胞黏着糖蛋白,主要通过黏附作用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一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在正常造血微环境中,N—cadherin参与维持造血干细胞(HSC)自我更新及分化,在骨形成过程中通过成骨细胞调节骨的生成。另外,其在异常微环境中发挥作用,参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M)等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笔者就N—cadherin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上皮恶性肿瘤、正常HSC、骨形成和血液肿瘤中的作用进展作一综述。
王瑞李振宇徐开林
关键词:骨髓微环境造血干细胞骨形成血液肿瘤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后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缓解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例诊断APL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确诊病例为1例52岁男性患者,在采用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4天后出现维甲酸综合征(RAS),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诱导缓解第24天复查骨髓提示原发病缓解,第31天白细胞及血小板恢复正常。在原发病缓解后出现持续发热,临床缺乏明确感染证据,且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后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淋巴结及肝脾增大、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三酰甘油明显升高、NK细胞比例降低、骨髓中可见噬血现象,根据HLH-2004标准诊断符合HPS。结论绝大多数APL可临床治愈,其主要风险为诱导缓解期间严重出血,极少数患者在采用维甲酸及亚砷酸诱导期后可并发HPS,并可能与分化综合征有关。对APL原发病缓解而仍反复发热、临床缺乏明确感染证据时及时复查骨髓细胞学,排除罕见HPS可能。
陈伟孔庆玲曹江齐昆明潘秀英李振宇徐开林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