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鹿群先

作品数:162 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3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89篇细胞
  • 41篇白血
  • 41篇白血病
  • 30篇基因
  • 30篇急性
  • 24篇骨髓
  • 20篇淋巴
  • 20篇慢病毒
  • 19篇蛋白
  • 19篇血小板
  • 17篇小鼠
  • 17篇粒细胞
  • 17篇淋巴细胞
  • 16篇造血
  • 16篇介导
  • 16篇干细胞
  • 13篇造血干
  • 13篇造血干细胞
  • 1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1篇转录

机构

  • 140篇徐州医学院附...
  • 22篇徐州医学院
  • 12篇徐州医学院第...
  • 7篇徐州市第四人...
  • 4篇永城市人民医...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东海县人民医...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62篇鹿群先
  • 115篇徐开林
  • 113篇潘秀英
  • 57篇何徐彭
  • 57篇李振宇
  • 57篇黄一虹
  • 40篇孙海英
  • 23篇杜冰
  • 20篇主鸿鹄
  • 15篇曾令宇
  • 14篇嵇月红
  • 12篇陈令松
  • 10篇赵玉凤
  • 9篇万美蓉
  • 9篇陈香梅
  • 8篇杨宇娟
  • 6篇万美荣
  • 6篇王林
  • 6篇高飞
  • 6篇程海

传媒

  • 22篇徐州医学院学...
  • 1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1篇白血病.淋巴...
  • 8篇江苏医药
  • 7篇临床内科杂志
  • 7篇2005年华...
  • 6篇临床荟萃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河南医药信息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4篇第10届全国...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放射免疫学杂...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江苏省第十七...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陕西医学检验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 26篇2005
  • 12篇2004
  • 17篇2003
  • 9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0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清β_2-m临床观察及意义
1997年
本文对3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进行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检测,为了解血清β_2-m水平在MDS中的变化,并对31例MDS患者不同病期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对照组:其30例(男20,女10),年龄19~58岁,均为本院健康职工,无肾、肝、血液等相关疾病。 (二)观察组:MDS共31例(男14,女17),年龄14~65岁,其中MDS(RA)期9例;MDS(RAS)期4例;MDS(RAEB)期7例;MDS(RAEB-T)期6例;转化型白血病期5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实验室证实。按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拟定的MDS诊断和分型标准。 二、方法: (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鹿群先潘秀英张光彩赵玉兰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Β2-M血清
存活3年以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3例临床分析
1997年
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56例,经化疗取得完全缓解(CR)72例(461%),其中23例存活≥3年,12/23例存活≥5年。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存活的AML患者与白血病细胞亚型、免疫学表型、基因表达情况、首程化疗后的MBDI和BPRI、第一次CR持续时间、CR后的骨髓抑制性维持治疗密切相关。
黄一虹何徐彭主鸿鹄鹿群先潘秀英
关键词:长期存活白血病髓细胞性急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000年
张光彩赵玉兰鹿群先潘秀英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清甲状腺激素
非清除性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小鼠白血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研究非清除性异基因骨髓移植 (BMT)及其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DLI)治疗小鼠白血病是否在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的同时 ,又能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方法 采用L6 15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 ,非清除性预处理后移植BALB c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分 4组 :清除性BMT对照组 (A组 )、非清除性预处理组 (B组 )、非清除性BMT组 (C组 )、非清除性BMT +DLI组 (D组 )。通过受鼠生存期、外周血白细胞和L6 15细胞计数、死亡鼠尸解观察GVL效应 ;通过体重改变、弓背、翘毛、腹泻等表现和肝脏、小肠、皮肤病理学检查观察GVHD ;通过染色体检查和PCR检测嵌合状态。结果 A、B、C、D组生存时间分别为 (2 0 .3± 13.4 )d、(15 .9± 1.1)d、(2 1.6± 1.7)d和 (37.8± 2 .0 )d ,C组和A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组生存时间长于B组 (P <0 .0 1) ,D组长于C组 (P <0 .0 1) ;A组有 6 0 %出现GVHD表现及病理学改变 ,而C组和D组均无典型GVHD表现和病理学改变 ;A组有 4 0 %在 2周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 ,C组和D组均无移植相关死亡发生 ;A组一直保持异基因嵌合 ,C组渐被排斥。结论 非清除性BMT有一定的GVL效应 ,加DLI能增强GVL效应 ;非清除性BMT能减轻GVHD及移植相关并发症。
徐开林居建平潘秀英杜冰李振宇鹿群先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输注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移植物抗宿主病
茶色素对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1997年
目的:探索茶色素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病人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64±s4a);高血压病病人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8±8a)。采用茶色素250mg,po,tid,30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TXB2下降,6-keto-PGP1α上升,TXB2/6-keto-PGF1α比值下降(P<0.01或P<0.05),GMP-140下降(P<0.05),PagT,PadT下降(P<0.05)。结论:茶色素具有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对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病人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连美玲王志荣陈建辉曹琼李东野鹿群先
关键词:茶色素血小板功能高血压冠心病
硼替佐米对白血病K562/A02细胞药物增敏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硼替佐米是一种26S蛋白酶体的高度选择性、町逆性抑制剂,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证实具有抗多种肿瘤细胞的功能,并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MDR的产生机制是多因素的,且有不同的耐药表型。核转录因子KB(NF—KB)在细胞增殖和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
孙海英李德志徐开林李振宇曾令宇鹿群先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K562/A02细胞硼替佐米26S蛋白酶体药物
慢病毒介导的血友病B基因在离体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构建泛醌肩动子(PUB)驱动的携带犬凝血因子Ⅸ(cFⅨ)基因的慢病毒三质粒表达载体,将其包装成病毒后,观察是否能在体外获得有效的cFⅨ表达。方法采用改良的磷酸钙沉淀法将包装质粒ANRF、包膜蛋白质粒VSV—G和构建的重组转移质粒PTK164共转染293T包装细胞产生慢病毒颗粒,病毒以MOI3:1比例感染培养的第三代骨髓基质细胞和293T细胞,用一期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cFⅨ活性。结果体外成功培养出骨髓基质细胞,经病毒感染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和293T细胞均能表达FIX因子,活性分别为(26.30±2.10)%和(19.70±1.53)%,与对照组[(1.00±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PUB启动子驱动的cFⅨ基因的三质粒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病毒颗粒后成功转染至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和293T细胞。
闫冬梅徐开林杜冰曾令宇鹿群先潘秀英
关键词:慢病毒血友病B骨髓基质细胞
硼替佐米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aGVHD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3组,①移植对照组;②移植+早期输注硼替佐米组;③移植+延期输注硼替佐米组。比较各组受鼠aGVHD...
李振宇吴圣豪徐开林鹿群先潘秀英孙海英
关键词:硼替佐米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人源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初步建立
目的:构建人源化BABL/c裸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模型,为CML各种治疗手段的研究提供实验用动物模型.方法:1、BABL/c裸鼠预处理:将4周龄BABL/c裸鼠在无菌条件下行脾切除术,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及全身亚致死...
李德鹏李振宇刘苍春张璞曾令宇鹿群先潘秀英徐开林黄一虹
人血液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研究——(Ⅰ)人血清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测定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报道了人血清酪氨酸蛋白激酶微量快速测定方法,并对该酶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Mn^(2+)刺激活性高于Mg^(2+),并且Mn^(2+)的最大激活浓度为5mmol/L左右。我们利用这一方法,测定了白血病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发现患者血清中该酶活性约是正常血清中的2.3倍。
张光毅赵昇皓冯志民魏涌田兆嵩潘秀英鹿群先万美蓉
关键词:酪氨酸蛋白激酶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