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风宝

作品数:61 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土壤
  • 17篇坡面
  • 15篇泥沙
  • 13篇土壤侵蚀
  • 10篇黄土坡面
  • 7篇径流
  • 7篇黄土高原
  • 6篇降雨
  • 5篇淤地坝
  • 5篇细沟
  • 5篇小流域
  • 5篇模拟降雨
  • 5篇风蚀
  • 5篇沉积物
  • 4篇有机碳
  • 4篇示踪
  • 4篇示踪技术
  • 4篇水流
  • 4篇水蚀
  • 4篇坡耕地

机构

  • 53篇西北农林科技...
  • 50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西安理工大学
  • 5篇黄河水利科学...
  • 5篇清华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包头稀土研究...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1篇张风宝
  • 50篇杨明义
  • 11篇张加琼
  • 8篇李占斌
  • 5篇申震洲
  • 4篇刘普灵
  • 4篇肖培青
  • 4篇姚文艺
  • 4篇赵恬茵
  • 4篇伍艳
  • 3篇李勉
  • 3篇王光谦
  • 3篇郑艳爽
  • 3篇杨吉山
  • 3篇田均良
  • 3篇李斌斌
  • 3篇张博
  • 3篇刘淼
  • 3篇宋静茹
  • 2篇解迎革

传媒

  • 9篇水土保持学报
  • 8篇水土保持研究
  • 6篇土壤学报
  • 5篇核农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地理学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核技术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泥沙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渭河陕西段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了解渭河陕西段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对渭河陕西段干流及其支流17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10种重金属元素(Cd、Sb、As、Co、Cu、Pb、Ni、Cr、Zn、Mn)含量进行测定及来源辨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Cd、Sb、As、Co、Cu、Pb、Ni、Cr、Zn、M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0、1.24、11.73、11.95、24.90、24.91、29.31、54.18、72.74、626.85 mg·kg-1,除Cd的变异系数大于1以外,其他元素的变异系数均低于0.5。其中,Cd、Pb、Cr含量于灞河入渭处达到峰值,Co和Mn在黑河入渭处达到峰值,Cu和Zn在清姜河入渭处达到峰值,Sb、As和Ni分别于沙王渡、咸阳铁桥和林家村处达到峰值。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Cd、Co、Cu、Pb、Ni、Cr、Zn、Mn主要来源于以工业源和生活源为主的污染源;Sb、As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地球化学污染源。
李玄添张风宝张风宝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来源
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侵蚀泥沙贡献率的^7Be示踪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侵蚀泥沙来源的研究对深化侵蚀规律的认识,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7Be示踪技术结合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分别探讨了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片蚀、细沟侵蚀对侵蚀泥沙的贡献率及小区泥沙输移比。研究发现,片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0~2m区域,占总片蚀量的60%以上,细沟侵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2~5m区域,占总细沟侵蚀总量的75%以上,总体而言,侵蚀泥沙主要来源于小区坡面距坡顶1~4m区域,上部和下部泥沙贡献相对较小。对于降雨强度高的15°小区,片蚀泥沙几乎来自与全坡面,坡面不同坡段对总侵蚀泥沙的贡献率从坡顶向坡脚呈增加趋势。利用7Be示踪计算出各小区泥沙输移比在0.643~0.979之内,除5°小区外,其它小区泥沙输移比都大于0.9。
张风宝杨明义王光谦
关键词:泥沙输移比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受风力及水力共同作用,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区域之一。研究通过选取神木县六道沟流域迎风坡和背风坡4块坡耕地,所选样地进行留茬和翻耕处理,利用~7Be示踪技术测试表层土壤样品(0—20 mm),估算土壤风蚀速率,以期阐明坡面风蚀速率空间分布特征,明确有效防治风蚀的农田耕作措施。结果表明:迎风坡风蚀速率显著高于背风坡(p<0.05),留茬可显著减少坡面风蚀速率(p<0.05),迎风坡翻耕地、迎风坡留茬地、背风坡翻耕地和背风坡留茬地平均风蚀速率分别为778.2,388.4,78.5,4.7 t/(km^2·a)。风蚀速率沿坡面由上而下均呈现递减趋势,且留茬地更为显著。4块样地风蚀速率等值线的局部形变显示了坡面的微地貌变化,其中以留茬地更为明显且出现高侵蚀中心和沉积中心。因此,为有效防治该区域的土壤风蚀,建议采取秋收后留茬、春季播种前翻耕的方式,并根据坡向和作物类型等调整留茬高度。
邓鑫欣张加琼张加琼张风宝杨明义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水蚀风蚀交错带
渭河陕西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为分析渭河陕西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对沉积物中10种重金属元素Pb、Zn、Cr、Cu、Co、Ni、Cd、As、Sb、Mn的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富集系数、污染负荷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沉积物中除Cr外其他9种重金属均高出陕西土壤背景值1.49%~91.49%,Cd高出最多;2016年只有Pb、Cu、Co、Cd、Mn分别高出陕西土壤背景值6.21%、2.10%、7.92%、17.02%、4.41%,除Cr、Cd外重金属含量年际之间差异均不显著;10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较低,其中Cd及清姜河、灞河断面污染最严重,应加强对渭河周边农业及交通污染的防控,同时密切关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入渭支流对干流的污染输入影响。
黄悦张风宝张风宝李玄添
关键词:沉积物污染评价重金属渭河陕西段
生态脆弱区坡面的植被立体覆被稳固系统和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生态脆弱区坡面的植被立体覆被稳固系统和施工方法,包括左右通透的内侧包覆板,内侧包覆板为开口朝前的U形结构;内侧包覆板所围合而成的槽内固定设有多个间隔的龙骨,龙骨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横龙骨和相邻横龙骨之间固定...
申震洲肖培青姚文艺李鹏张风宝高云飞李晓龙李长明潘保柱李斌斌王卫华徐国策姚京威张攀王志慧伍艳冯峰赵海滨胡作龙刘柯柯陶双成李莉车淑红万德辉邓春蕾张超凡杨二刘文先
颗粒分选与有机质因子对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泥沙来源研究作为土壤侵蚀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布设具有重要意义。复合指纹识别法是目前研究泥沙来源的较先进方法之一,在泥沙来源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颗粒分选作用对运用复合指纹识别法判别沉积物来源的准确性有重大影响。加之,有机质等代表的土壤属性(指纹因子)随颗粒分选在不同粒径范围发生富集或贫化也对源地的正确分类与贡献的准确估算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前人对复合指纹识别水力侵蚀泥沙来源的相关研究,总结侵蚀泥沙中指纹因子的富集或贫化、颗粒分选对指纹因子的颗粒粒径分布特征、指纹因子载体颗粒粒径范围选择、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来源识别的影响、模型中颗粒分选和有机质因子的量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明确颗粒分选和有机质因子对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影响,有利于正确运用复合指纹识别法准确判定泥沙来源。
张加琼张加琼杨明义刘颖杨明义殷敏峰
关键词:泥沙来源颗粒粒径有机质
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淤地坝泥沙沉积特征是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坝地内泥沙运移沉积过程的信息载体。通过对水蚀风蚀交错带典型坝地内不同剖面中泥沙沉积旋回厚度及粒径组成变化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坝地内泥沙沉积空间分布特征及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和泥沙运移沉积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坝地泥沙沉积旋回厚度从坝尾到坝前呈现不均匀变化,但沉积旋回厚度总体呈逐渐变薄的趋势,沉积旋回中沙层厚度普遍大于粘层厚度;坝地内不同剖面沉积旋回泥沙主要由细砂粒组成,其平均含量为59.8%,其次为粉砂粒(23.4%),黏粒(11.2%)和粗砂粒(5.6%)含量较少;从坝前到坝尾各个剖面中沉积泥沙颗粒组成粗化度逐渐增大,且沉积旋回中沙层的粗化度变化大于粘层的变化。初步揭示了淤地坝沉积泥沙从坝尾到坝前的沉积规律,可以为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王永吉杨明义张加琼张风宝赵恬茵
关键词:水土保持沉积旋回厚度
添加生物炭对黄绵土耕层土壤可蚀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生物炭因其固有的特性和理化性质成为新兴的土壤结构改良添加剂,目前大多研究集中在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变化方面,而对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抗侵蚀效应变化的研究很少。以黄土高原典型黄绵土为例,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添加不同含量(0%、1%、3%、5%、7%)和粒级(<2mm、<1mm、<0.25mm)的生物炭对坡面片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炭含量、生物炭含量与粒级的交互作用对降雨侵蚀有显著影响,生物炭粒级对侵蚀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弱。(2)各次降雨中,添加1%含量的各粒级生物炭均可产生减流减沙作用,探讨其他含量的生物炭对侵蚀和径流的影响时需结合生物炭的粒级进行具体分析。(3)产流时间随生物炭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3%的生物炭添加量可延迟产流时间。
吴媛媛杨明义张风宝张加琼赵恬茵刘淼
关键词:片蚀土壤可蚀性生物炭黄土坡面
基于地貌特征的青藏高原边缘泥石流沟分类被引量:7
2020年
青藏高原地形急变带受构造运动、极端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泥石流高发、群发的特点。对泥石流沟地貌特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探索泥石流发生机制、确定防治对策,对山区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边缘7个泥石流高发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地貌测量和统计分析。通过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将泥石流沟分为3种类型:I型是基岩下切区暴雨型泥石流;II型是基岩下切区冰川融水型泥石流;III型是沉积盆地下切区暴雨型泥石流。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进一步分析3类泥石流沟地貌差异性,从地质、地貌与气候等方面探讨了3类泥石流沟的松散物来源与水沙输移特性。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II型泥石流的活跃性将增大;随着极端降雨频率的增加,I型和III型泥石流活跃性也将增加。
梁馨月徐梦珍吕立群崔一飞张风宝
关键词: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淤地坝沉积泥沙在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总结利用黄土高原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成果,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度解译淤地坝沉积泥沙中赋存的小流域土壤侵蚀信息提供基础支撑。[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野外调查和研究经验,总结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相关工作。[结果]黄土高原大量的淤地坝、坝地泥沙明显的沉积旋回和现有的可靠断代技术是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基础;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可估算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识别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淤地坝内的泥沙沉积量、理化性质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能够反演小流域环境演变过程。[结论]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淤地坝沉积泥沙赋存有大量小流域土壤侵蚀和侵蚀环境演变的信息,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机理及小流域环境演变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张风宝张风宝张加琼杨明义赵国平
关键词:黄土高原淤地坝小流域土壤侵蚀泥沙来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