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占斌

作品数:775 被引量:5,991H指数:39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4篇期刊文章
  • 108篇专利
  • 61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1篇农业科学
  • 95篇天文地球
  • 95篇水利工程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经济管理
  • 19篇生物学
  • 16篇建筑科学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文化科学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98篇土壤
  • 103篇黄土高原
  • 85篇降雨
  • 81篇径流
  • 78篇流域
  • 76篇产沙
  • 72篇水土
  • 70篇土壤侵蚀
  • 64篇坡面
  • 59篇植被
  • 56篇小流域
  • 53篇泥沙
  • 49篇土地利用
  • 48篇淤地坝
  • 42篇侵蚀产沙
  • 42篇模拟降雨
  • 41篇水土保持
  • 32篇生态
  • 32篇水土流失
  • 26篇地貌

机构

  • 639篇西安理工大学
  • 312篇中国科学院
  • 9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5篇黄河水利科学...
  • 23篇长安大学
  • 2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6篇南京大学
  • 15篇山东省水利勘...
  • 15篇温州大学
  • 14篇兰州大学
  • 14篇水利部黄河水...
  • 13篇中国水利水电...
  • 13篇中国地质调查...
  • 1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0篇西北大学
  • 10篇国家林业局
  • 8篇长江科学院
  • 7篇绵阳师范学院
  • 7篇南通大学

作者

  • 775篇李占斌
  • 187篇李鹏
  • 163篇李鹏
  • 90篇徐国策
  • 69篇鲁克新
  • 68篇任宗萍
  • 62篇王添
  • 54篇王飞超
  • 48篇于坤霞
  • 43篇程圣东
  • 42篇高海东
  • 39篇崔灵周
  • 34篇于国强
  • 29篇李斌斌
  • 28篇魏霞
  • 25篇杨媛媛
  • 24篇郑良勇
  • 22篇王文龙
  • 22篇王斌
  • 18篇朱冰冰

传媒

  • 92篇水土保持学报
  • 66篇农业工程学报
  • 62篇水土保持研究
  • 44篇水土保持通报
  • 29篇西安理工大学...
  • 29篇中国水土保持...
  • 2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8篇水资源与水工...
  • 15篇水利学报
  • 14篇土壤学报
  • 13篇“全国水土流...
  • 11篇泥沙研究
  • 11篇第七届全国泥...
  • 9篇生态学报
  • 9篇应用基础与工...
  • 8篇干旱区资源与...
  • 8篇人民黄河
  • 7篇地理学报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27篇2024
  • 39篇2023
  • 36篇2022
  • 19篇2021
  • 20篇2020
  • 29篇2019
  • 44篇2018
  • 38篇2017
  • 39篇2016
  • 32篇2015
  • 21篇2014
  • 16篇2013
  • 28篇2012
  • 29篇2011
  • 27篇2010
  • 44篇2009
  • 57篇2008
  • 40篇2007
  • 22篇2006
  • 45篇2005
7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域系统径流侵蚀链内泥沙输移的空间尺度效应被引量:13
2016年
尺度问题在地貌过程及水文模拟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巴沟小流域为例,基于毛沟-支沟-干沟尺度序列典型水文站的实测径流泥沙数据,分析流域系统基于事件的径流侵蚀链内泥沙输移的空间尺度效应。结果表明:1)基于侵蚀链毛沟-支沟-干沟不同空间尺度的平均输沙模数、平均含沙量、最大含沙量分别依次为3 912、3 285、3 522 t/km2,497、524、679 kg/m3,639、634、800 kg/m3,且在流域系统中均保持空间上的不变性;2)与单一力学指标相比,引入洪峰流量项的水流功率、单位面积径流能量及水流能量等复合能量指标能更好地描述侵蚀链不同尺度内及尺度间水沙关系;3)侵蚀链的输沙量主要取决于径流量,而洪峰流量能更好地解释侵蚀链内不同尺度径流输沙的差异,在侵蚀输沙的预测变量中引入表征径流变率的指标会提高中小型产沙事件泥沙预报的可靠性;单位洪峰流量(增加1 m3/s)引起的输沙增量是单位径流量(增加1 m3)增沙作用的875倍以上,欲消除侵蚀链内上下游径流输沙的空间尺度效应,则需将对应的洪峰流量比调控至5‰以下,或将对应的径流能量比调控至600以下;4)侵蚀链内上游含沙水流对下游的泥沙输移影响有限,随流域面积增大,含沙水流的空间尺度效应降低,输沙模数>300 t/km2的大型侵蚀产沙事件尤为明显。分析结果突出了流域系统径流侵蚀的过程特性和洪水调控可能引起的巨大减沙潜力。因此,针对高含沙水流,侵蚀链内泥沙调控及其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评估和功能评价亦应基于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全面揭示径流调控系统的水土保持意义、推动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精细化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张乐涛李占斌王贺肖俊波
关键词:径流减沙效益
陕北黄土高原县域水土保持治理的适宜性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陕北黄土高原县域水土保持治理的适宜性。【方法】选取陕北延安地区的安塞、子长、延川3县和榆林地区的米脂、绥德、神木3县共6县的多年观测资料,建立了黄土高原县城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县域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在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过程中,坝地面积、治理度和单位面积投资是该地区水土保持评价体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在实际运用中要给予一定关注;所选6个县的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综合评价分值表明,各县域的水土保持治理与当地社会经济的适宜性逐渐向良性发展,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建立的县域水土保持治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反映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是科学、可行的。
陈梓玄李占斌李鹏于国强朱冰冰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层次分析法
公路滑坡侵蚀运动过程的仿真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研究公路滑坡运动的机理,减轻公路建设中滑坡灾害的影响,以陕西铜川-王石凹公路2#滑坡侵蚀为实例,论述了公路滑坡侵蚀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变形特征。认为2#滑坡为牵引式滑坡,是古滑坡的复活,2#滑坡的滑移方式和方向与老滑坡不同,2#滑坡处于非稳定状态。建立了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对滑坡侵蚀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该滑坡滑动后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及侵蚀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滑坡的运动过程可分为:启动破坏阶段、剧动加速阶段、高速运动阶段、碰撞减速阶段和停滞缓动阶段5个阶段;2#滑坡滑动后,潜在滑坡侵蚀量将达到1409×104m3,因此该段公路必须进行滑坡治理或改道。
郑书彦李占斌
关键词:道路工程离散元
干热河谷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电站弃渣场采用保水保肥措施的植被恢复试验研究表明,弃渣场土壤采用保水剂+保水缓释肥处理同其它对照相比,获得的效果最好.该处理可以促进新银合欢生长发育,提高旱季成活率.同空白处理相比,株高增长率、枝数增长率、最大叶面积增长率可分别达到32.74%、23.86%和11.51%×14.58%(长×宽);平均单株重增加53.49%;叶绿素含量增加达7.88%;旱季成活率为94.97%.保水剂+保水缓释肥处理在干热河谷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穆军李占斌李鹏胡琳程圣东
关键词:干热河谷弃渣场植被恢复技术
覆膜和施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根层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去向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采用大田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西北黄土塬区覆膜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根层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去向的影响,为西北黄土塬区合理施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对照组(CK):不施肥、不覆膜;(2)覆膜和不施肥处理(MN0);(3)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 kg·hm^(-2))和不覆膜处理(BN1);(4)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 kg·hm^(-2))和覆膜处理(MN1);(5)施基肥(氮肥80kg·hm^(-2),磷肥80 kg·hm^(-2))、追施氮肥(氮肥80 kg·hm^(-2))和不覆膜处理(BN2);(6)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 kg·hm^(-2))、追施氮肥(氮肥80 kg·hm^(-2))和覆膜处理(MN2),测定玉米产量、土壤水分、土壤硝态氮分布和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量的差异。【结果】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干物质积累速率也随之增加,两年的干物质积累量主要表现为MN2>BN2>MN1>BN1>CK>MN0;玉米产量随着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而增加,覆膜和施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2012年,BN1和MN1处理的产量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31.41%和38.33%,BN2和MN2处理的产量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49.89%和79.06%;覆膜提高了玉米根层土壤水分含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程度为先增加、后降低;随生育期推进,不施肥处理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持续下降,土壤上层(0—50 cm)硝态氮含量略大于下层(50—100 cm),土壤上、下层间的硝态氮含量差异逐渐减弱;在施基肥和追肥处理下,覆膜有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的作用;玉米地上部对根层氮素的吸收率与施肥量正相关,覆膜和施肥对玉米氮素吸收量影响显著,在不施肥条件下,覆膜对氮素吸收量影响不显著;覆膜处理的氮素去向表现为:植株地上部氮素吸收量>氮素残留量>氮素表观损失量;两年的氮肥回收率表现为MN2>BN2>MN1>BN1,覆膜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回收率。【结论】综合考
王秀康邢英英李占斌
关键词:玉米覆膜施肥硝态氮氮肥利用率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为了准确了解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以灌区1955~199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为基础,对洛惠渠灌区地下水资源多年开发利用状况下的水位动态和水质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灌区地下水多年补给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位变动很大;灌区水质多年平均矿化度为2.48 g/L,属微咸水,而矿化度随水位上升呈淡化趋势,又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全灌区的矿化度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应合理建立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确保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一定的变化范围之内,并进一步加强水情、水质的动态监测预报与调控,强化灌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张霞李占斌李鹏
关键词:洛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地下水质水资源评价
稀土元素示踪坡面冲刷侵蚀过程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为确定坡面侵蚀产沙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沿坡面垂直分段和分层结合布设不同稀土元素,采用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系统,分析了各坡段侵蚀产沙量和侵蚀率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坡面侵蚀产沙可分为3个阶段:面蚀阶段、沟蚀阶段和沟蚀稳定阶段。试验结束时,上坡段土壤总侵蚀量为17.527 kg,占坡面总侵蚀量的89.2%,其中La和Eu示踪区的侵蚀量各占坡面总侵蚀量的48.1%和23.8%。La,Eu,Yb,Tb,Ce,Nd和Sm 7个示踪区的累积侵蚀量之比为:1∶0.495∶0.184∶0.177∶0.146∶0.030∶0.074,坡面上段、中段和下段累积侵蚀量之比为:1∶0.095∶0.040。试验过程中,上坡段细沟蚀剧烈,中坡段主要以面蚀为主,伴有轻微沟蚀,而下坡段始终以面蚀存在。
尚佰晓王瑄李占斌王莉
关键词:稀土元素示踪法坡面冲刷侵蚀率稀土
宁夏典型流域淤地坝系运行风险评价被引量:14
2017年
病险坝会严重地威胁到人民生命和经济财产安全,因此淤地坝运行风险的识别和研究尤为重要。选取宁夏西吉县车路沟坝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并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单坝及坝系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对各坝7个暴雨重现期下的运行风险及坝系300年一遇情景下的运行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加,车路沟、前咀骨干坝以及东庄湾中型坝的风险等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需重点关注;当遭遇300年一遇暴雨时,西吉车路沟流域运行风险值由高到低依次是:王昭单元>前咀单元>流域坝系>大坪单元>盘路湾单元,各淤地坝单元以及流域坝系均处于运行安全状态。本研究整体上实现了单坝,淤地坝单元以及流域坝系的运行风险评价,为该地区的淤地坝安全预报预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王丹哈玉玲李占斌于坤霞卜崇德张虎威苏立平
关键词:指标体系
汉江余姐河小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粉粘粒分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汉江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粉粘粒分布的影响,使用统计学及地统计学方法对3个土层的粉粘粒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3个土层的粉粘粒含量表现为0~20cm(A1)〈20~40cm(A2)〈40~60cm(A3),变异系数分别为13%、4%和14%,均属中等变异。三个土层的粉粘粒最优半方差模型均为指数模型,空间分布也都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方差分析表明,在农地、林地、草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只有A3层粉粘粒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A1、A2、A3层之间的粉粘粒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余姐河流域0~60cm土壤粉粘粒储量为10.21万t,其中农地、林地、草地的粉粘粒储量分别为3.44万t、3.23万t和3.54万t。
胡克志李占斌李鹏徐国策袁水龙王添王丹
关键词:土地利用KRIGING插值
空冷系统设计中典型年选取方法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空冷系统设计中典型气象年(TMY)的选择问题,以韩城电厂二期项目为例,采用Sandia国家实验室法和Danish方法,选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风速以及最大风速5个因子计算出12个典型气象月(TMM),组成"虚拟"气象年(TMY),并与传统的典型代表年(TRY)进行设计气温、满发气温以及空冷平台布局等几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andia国家实验室法和Danish方法选择的TMYS和TMYD较常规的典型代表年法更能反映建设项目所在地气温变化的长期规律,为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的气象参数;Sandia国家实验室法和Danish方法所选的设计气温和满发气温更符合我国电力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机组经济运行;Sandia国家实验室法相对于Danish方法数据量更小,算法更为简单,Sandia国家实验室法可以更广泛地用作空冷系统设计中典型气象年的选取。
胡琳李占斌何晓嫒朱冰冰曹红利
关键词:典型气象年
共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