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菲
-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大鼠早期皮肤改变与血清炎性介质变化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早期皮肤损害的组织病理特点与血清炎性介质的变化。方法将50只8~10周龄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25)、DM组(n=25);25只建立DM大鼠模型,其中3只死亡。两组于第4、8、12周末各处死4只,取背部皮肤标本,以观察DM大鼠皮肤早期改变;其余大鼠在第16周末抽取心脏血测定TNF-α、IL-6、C-RP的水平,并处死取皮肤,进行病理学观察及测量皮肤全层与真皮厚度。结果第16周末DM组的TNF-α(1.45±0.67)ng/ml、IL-6(135.05±43.39)pg/ml、C-RP(3.51±0.62)mg/L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86±0.60)ng/ml、(99.92±32.36)pg/ml、(2.54±1.31)mg/L]明显增高(P<0.05)。测微尺测量表明DM组大鼠4、8、12、16周皮肤全层均变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0.01)。DM组各时相点表皮厚度较正常对照组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DM组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真皮层胶原萎缩、肿胀、退化变性,皮下脂肪进行性萎缩。结论建立成功的DM大鼠动物模型皮肤表现为全层与皮下脂肪变薄、萎缩及血清炎症因子明显增高。
- 张晓菲郝飞杨景
- 关键词:糖尿病炎症因子病理皮肤厚度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皮肤病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噻唑烷二酮类(TZDs)如罗格列酮等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降糖药,其作用靶点是过氧化物酶体的增殖活化受体PPARγ。TZDs刺激脂肪细胞分化,增强肌肉、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血管并发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使皮肤角质层细胞的分化趋向正常化;还能减少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现有临床研究表明,TZDs对银屑病、多毛症、黑素瘤、血管肉瘤、皮下脂肪萎缩和类脂质渐进坏死等多种皮肤病治疗有效。
- 张晓菲郝飞
- 关键词:噻唑烷二酮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皮肤病
- 白色萎缩7例报告与文献复习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依据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以来我院住院的7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发病年龄以中年以上女性居多,皮损表现为双小腿、踝部、足部散在淡红色和紫红色斑疹、斑片,逐渐破溃、渗液、溃疡、结痂、萎缩形成象牙白色瘢痕,夏重冬轻。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小血管数量增多,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管腔狭窄,少数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及玻璃样变、透明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结论:本病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诊断。目前,以大剂量双嘧达莫、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为首选;其他还可选用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血小板聚集药,以及中药生地、山药;重症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术可获得近期良好的疗效。
- 张晓菲杨希川张琬邓军阎衡徐生彦郝飞
- 关键词:血浆置换术
-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模型早期皮肤改变防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早期皮肤病变的防护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将8~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胰岛素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未治疗组,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组.于第16周末抽取各组大鼠心脏血,测定TNF-α、IL-6、C反应蛋白、SOD、P物质水平.处死大鼠,取背正中处皮肤进行病理学观察,皮肤全层与真皮厚度测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皮肤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含量的变化.结果 未治疗组IL-6(135.05±43.39 ng/L)、TNF-α(1.45±0.67μg/L)、C反应蛋白(3.51±0.62 mg/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9.92±32.36 ng/L、0.86±0.60μg/L、2.54±1.31 mg/L),P值均〈0.05,而胰岛素组和罗格列酮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治疗组的SOD(70.71±37.52 U/mL)、P物质(22.22±7.93 ng/L)与正常对照组(137.76±27.6 U/mL、29.57±3.74 ng/L)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组和罗格列酮组的SOD(149.96±13.25 U/mL、128.50±38.27 U/mL)和P物质(29.79±5.21 ng/L、33.35±15.0 ng/L)与未治疗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0.05).第16周末未治疗组大鼠皮肤全层明显变薄(0.77±0.18 mm),与正常对照组(1.59±0.26 mm)、胰岛素组(1.47±0.50 mm)、罗格列酮组(1.22±0.47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第16周末未治疗组大鼠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真皮层胶原萎缩、肿胀,退化变性,皮下脂肪进行性萎缩或消失.胰岛素组和罗格列酮组未出现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显示:AGE蛋白、PPAR-γ蛋白均呈棕黄色颗粒状,定位于皮肤的血管基底膜、基质细胞等处;在未治疗组AGE最高,PPAR-γ最低.结论 糖尿病大鼠皮肤病变AGE蓄积和炎症因子增高,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早期皮肤病变具有防护作用.
- 张晓菲郝飞杨景
- 关键词:PPARΓ胰岛素罗格列酮
- 噻唑烷二酮类对糖尿病大鼠血清P物质、氧化应激和皮肤改变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对糖尿病大鼠血清P物质、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皮肤改变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将10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DI组,n=13)、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DR组,n=13)、糖尿病对照组(DC组,n=13),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C组,n=13)。分别于第16周抽取各组大鼠心脏血,测定TNF-α、IL-6、C-RP、SOD及P物质的水平,并作皮肤病理观察。结果糖尿病模型各组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I组和D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无差异;糖尿病组的SOD和P物质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组和罗格列酮组的SOD和P物质二者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高(P<0.01,P<0.05)。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16周,糖尿病大鼠表皮明显变薄,角质形成细胞层次明显减少,局部为单层排列,真皮内胶原减少,脂肪消失;DI组和DR组大鼠皮肤未出现上述明显的组织学改变。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能降低大鼠血清炎性介质、升高SOD和P物质水平,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早期病变具有防护作用。
- 张晓菲郝飞
- 关键词:糖尿病P物质氧化应激皮肤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
- 孤立性外毛根鞘瘤1例被引量:2
- 2006年
- 患者男,37岁。右眉部起淡红色结节1个月,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大,中央质硬。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肿瘤呈分叶状增生,与表皮相连,主要由向外毛根鞘分化的鳞状上皮组成,周边基底细胞排列成栅栏状。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确诊为孤立性外毛根鞘瘤。
- 张晓菲杨希川郝飞
- 关键词:外毛根鞘瘤
- 妊娠期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的处理与妊娠结局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的诊治及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引产和分娩的3105例孕妇的检查结果。结果在3105例孕妇中,TP(treponemapallidum)阳性者21例,TP阳性率为6.76‰,其中TRUST(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同时阳性者7例(33.33%),TRUST阴性者6例(28.57%),仅2例为Ⅰ期梅毒,出现皮损、溃疡、软下疳等;在孕期发现的18例中,11例(61.11%)TRUST阳性经过驱梅治疗;21例TP阳性孕妇中,引产5例,继续妊娠并分娩的16例中,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3例,平均孕龄(267.44±11.00)d,所有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为10分;脐血查TP阳性3例和TRUST阳性者2例,均未出现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有5例新生儿转儿科诊治(其中2例驱梅治疗,2例早产、1例发绀)均健康出院。结论在妊娠早、中期发现TP阳性患者,如经过正规检查和驱梅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张晓菲王凤英李玉艳郑世菊唐书谦
- 关键词:妊娠梅毒螺旋体
- 糖尿病皮肤病变临床诊断的进展被引量:15
- 2009年
- 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皮肤损害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糖尿病代谢障碍所致的皮肤病、血管障碍所致的皮肤病、神经病变所致的皮肤病、皮肤感染以及降糖药物反应性皮肤病。本文就其发病机理、临床分类及诊断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张晓菲郝飞
-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病发病机理
-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炎性介质和早期皮肤改变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对早期皮肤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13)、糖尿病对照组(DC组,n=13)、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DI组,n=13)、糖尿病罗格列酮治疗组(DR组,n=13)。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16周末抽取各组大鼠心脏血测定TNF-α、IL-6、C-RP、SOD的水平,并处死取皮肤,进行病理学观察及皮肤全层与真皮厚度测量。结果与C组相比较,DC组IL-6[(135.05±43.39)pg/mlvs(99.92±32.36)pg/ml]、TNF-α[(1.45±0.67)ng/mlvs(0.86±0.60)ng/ml]、C-RP[(3.51±0.62)mg/Lvs(2.54±1.31)mg/L]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DI组和DR组则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DC组的SOD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降低[(70.71±37.52)U/mlvs(137.76±27.6)U/ml,P<0.01],DI组[(149.96±13.25)U/ml]和DR组[(128.50±38.27)U/ml]与DC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测微尺测量表明致糖尿病后16周大鼠皮肤明显变薄,与C、DI、DR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组织学观察,表皮细胞层次欠清晰,真皮层胶原萎缩、退化变性,皮下脂肪进行性萎缩;DI和DR组未出现明显的组织学改变。结论罗格列酮与胰岛素一样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炎性介质、升高SOD水平,对糖尿病大鼠早期皮肤病变具有防护作用。
- 张晓菲郝飞杨景
- 关键词:糖尿病罗格列酮超氧化物歧化酶皮肤厚度
- 鼻部NK/T细胞淋巴瘤1例被引量:3
- 2005年
- 报告1例鼻部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患者男,16岁。鼻腔糜烂、出血6个月,鼻尖溃疡、穿孔,伴发热3个月。体格检查:T38.8℃,外鼻部塌陷、表面皮肤呈干性坏死,沿中线对称性分布;鼻尖部穿孔、双鼻下甲、中隔糜烂;免疫组化染色:LCA(+),CD3(+),CD45RO(+),CD56(+);组织病理诊断:鼻部NK/T细胞淋巴瘤。
- 张晓菲叶庆佾杨希川邓军郝飞宋志强
- 关键词:淋巴瘤NK/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