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军

作品数:218 被引量:826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1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军事

主题

  • 34篇细胞
  • 24篇皮肤
  • 23篇激光
  • 18篇黑素
  • 15篇激光治疗
  • 13篇黑素细胞
  • 12篇血管
  • 12篇疗效
  • 12篇光动力
  • 10篇肿瘤
  • 10篇疗法
  • 10篇红斑
  • 10篇恶性
  • 9篇酮戊酸
  • 8篇预后
  • 8篇皮肤科
  • 7篇太田痣
  • 7篇细胞癌
  • 5篇生物学
  • 5篇人黑素细胞

机构

  • 19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5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南京军区福州...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成都军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17篇邓军
  • 75篇郝飞
  • 58篇杨希川
  • 43篇叶庆佾
  • 42篇钟白玉
  • 23篇阎衡
  • 22篇尹锐
  • 20篇周来新
  • 20篇黄慧
  • 19篇徐迪雄
  • 19篇程良金
  • 16篇翟志芳
  • 14篇李朝惠
  • 13篇张琬
  • 13篇韦应波
  • 13篇解志杰
  • 12篇周村建
  • 10篇季天海
  • 10篇张红军
  • 10篇黄义森

传媒

  • 37篇临床皮肤科杂...
  • 21篇重庆医学
  • 1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激光杂志
  • 8篇第五届川渝皮...
  • 6篇实用皮肤病学...
  • 5篇中华医学科研...
  • 4篇中国激光医学...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4篇解放军医院管...
  • 3篇国外医学(皮...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20篇2010
  • 7篇2009
  • 25篇2008
  • 16篇2007
  • 25篇2006
  • 27篇2005
  • 14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7
  • 3篇1996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纹小切口辅助多孔引流的超薄皮瓣法腋臭根治术
目的 探讨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切口方法。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8月,对112例腋臭患者行手术治疗,顺腋中部皮纹做一个3~4cm小切口,在皮下组织层锐性分离腋部皮肤,仔细修剪皮下组织、毛囊及大小汗腺组织,形成超薄...
邓军黄慧韦应波黄义森
维A酸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多中心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比较0.1%维A酸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扁平疣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应用0.1%维A酸乳膏和喷昔洛韦乳膏为治疗组,0.1%维A酸乳膏和不含喷昔洛韦的基质乳膏为对照组,疗程均为6周。分别选择靶皮损和全部皮损,并记录治疗前后疗效指数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入组240例,完成试验225例。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疗效指数分别为18.5±32.2、33.9±30.2和70.2±37.1,基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5.5%和28.6%,总有效率为74.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疗效指数分别为19.3±26.2、32.9±39.1和49.8±40.0,基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7.7%和25.7%,总有效率为43.4%。治疗组在治疗后6周基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喷昔洛韦乳膏可协同0.1%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效果。
郝飞谢红付郑敏金德惠杜华钟华陈翔吕中法宋亚丽邓军
关键词:扁平疣维A酸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内菲青霉病1例被引量:11
2005年
报告1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内菲青霉病。患者女,31岁。因发热、咳嗽、乏力伴消瘦2个月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患者面部、躯干、上肢出现中央有凹陷或坏死的传染性软疣样皮损。入院后查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骨髓涂片、组织病理检查见细胞内外有大量酵母样细胞,部分中央有横隔(裂殖);骨髓、皮损及淋巴结真菌培养均阳性(25℃和37℃双相培养),经鉴定为马内菲青霉,25℃条件下培养为菌丝相,且有红色色素产生,37℃条件下培养为酵母相。诊断: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内菲青霉病。确诊后予以静脉滴注伊曲康唑,2周后发热消退、皮损缓解。
郝进叶庆佾阎衡钟白玉杨希川唐书谦邓军郝飞
关键词:艾滋病马内菲青霉病播散性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1例被引量:1
2005年
彭少文杨希川邓军叶庆佾
关键词:皮肤
邻近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 探讨邻近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162例面部病变切除后皮肤缺损患者,其中先天性色素痣63例,基底细胞癌28例,鳞状细胞癌6例,其他皮肤病变65例。均采用邻近皮瓣即时修复,其中菱形皮瓣57例、双叶皮瓣8例,A-T皮瓣23例、V-Y皮瓣13例、Z成形术23例、推进皮瓣27例、鼻状皮瓣11例。结果 162例皮瓣存活良好,手术切口1期愈合,存活后皮瓣颜色与邻近部位无明显差异,术后无眼睑、眉毛、鼻梁及口角牵扯歪钭,术后3个月切口不显露。结论 邻近皮瓣是修复面部较大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手术外观效果好。
邓军黄慧叶庆佾
关键词:皮瓣美容修复皮肤缺损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和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比较被引量:15
2000年
邓军程良金陈其富李朝惠李秀华
关键词:太田痣ND:YAG激光治疗翠绿宝石激光治疗
对新时期地方医院平转战建设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争对卫勤保障的要求,分析新时期地方医院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高技术战争以及提升自身保障水平的需求,探讨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建设,提出地方医院平转战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建设的建议。
邓军徐迪雄罗长坤
猿猴病毒40T抗原介导永生化黑素细胞对其核型、HLA-DR和hTERT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猿猴病毒40T(SV40T)抗原介导黑素细胞(melanocyte,MC)永生化对染色体核型、人白细胞抗原-DR(humanleucocyte antigen-DR,HLA-DR)和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SV40T抗原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经SofastTM阳离子聚合物转染至体外培养的第4代MC细胞,使其永生化,通过G418筛选,滤纸片法挑选单一克隆。对培养至第15代的永生化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LA-DR和hTERT蛋白的表达,反转录(RT)-PCR检测hTERT mRNA表达,以人黑素瘤A375细胞株为对照。结果:SV40T抗原介导的永生化黑素细胞具有正常的二倍体,HLA-DR和hTERT的表达未受影响,均为阴性,同时也未检测到hTERT mRNA的表达。结论:①转化的MC染色体为正常核型、HLA-DR的表达不受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和SV40T抗原的影响;②SV40T抗原不通过上调端粒酶反转录酶活性途径介导细胞永生化,同时也说明该转化细胞不易向恶性转化。
常海邓军郝飞杨希川钟白玉叶庆佾
关键词:黑素细胞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DR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获得性皮肤松弛症被引量:3
2006年
邓军叶庆佾杨希川
关键词:皮肤松弛症获得性
提高申请质量 加强后期管理 促进医院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我院5年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自1986年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直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资助、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项目的组织管理逐步完善.目前,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以及中后期管理,提高基金工作效益已成为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我院通过强化基金的全过程管理,促进了医院科技工作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现将我院近五年的基金管理工作做一简要回顾分析,供同行工作参考.
周来新徐迪雄邓军解志杰
关键词:基金管理中后期管理全过程管理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