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4篇肾小球
  • 4篇肾小球系膜
  • 4篇系膜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肾小球系膜细...
  • 2篇肾炎
  • 2篇子机
  • 2篇微血管
  • 2篇微循环
  • 2篇系膜细胞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机制
  • 2篇肝素
  • 1篇丹参
  • 1篇低浓度
  • 1篇凋亡

机构

  • 13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南京金宁信息...
  • 1篇徐州市第四人...
  • 1篇上海职工医学...

作者

  • 13篇金惠铭
  • 13篇张明
  • 9篇张国平
  • 4篇郭慕依
  • 4篇曹翔
  • 4篇钱睿哲
  • 3篇刘清行
  • 2篇沙志一
  • 2篇吴朝晖
  • 2篇陈琦
  • 1篇王雪雯
  • 1篇龚之森
  • 1篇张秀荣
  • 1篇杨诗春
  • 1篇龚永生
  • 1篇龙建军
  • 1篇姚火春
  • 1篇骆秉铨

传媒

  • 5篇中国微循环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5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NF-α引起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其细胞分子机制被引量:39
2000年
金惠铭刘清行曹翔吴朝晖张国平张明沙志一
关键词:TNF-Α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肝素对肾脏系膜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1995年
肝素对肾脏系膜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上海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上海200032)张明,金惠铭上海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郭慕依肝素是多年来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其化学成分为一种带负电荷高度硫酸化的氨基多糖,分子量为12~18KD。在体内可由血管内皮细胞、平...
张明金惠铭郭慕依
关键词:肝素肾小球系膜细胞
肾小球系膜增生机制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8
1995年
以单抗Mac387作为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标志,以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抗作为细胞增殖指标,应用ABC免疫酶标法对87例各型肾小球肾炎肾穿刺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肾小球Mac387阳性细胞数除紫癜性肾炎外,各型增生性肾炎显著高于非增生性肾炎(P<0.05);PC-NA阳性细胞数除IgA肾炎外,各型增生性肾炎也均显著高于非增生性肾炎组(P<0.05);肾小球Mac387和PCNA阳性细胞数与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密切相关;各型肾炎中肾小球Mac387和PCNA表达也有一定相关性,但未显示统计学意义。
张明郭慕依张秀荣金惠铭
关键词: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免疫组织化学
肝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1995年
通过观察肝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生长、超微结构、细胞外基质合成及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肝素减轻以MsC增生为特征的肾小球病变的可能性,分离培养的MsC经鉴定后,分为肝素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肝素可明显抑制MsC生长,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电镜发现肝素使MsC微丝减少,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扩张,次级溶酶体增多,髓样小体形成。免疫组化法证实肝素能抑制MsC纤维连接蛋白和层联蛋白的合成,并抑制十四酚佛波乙酸酯(PMA)刺激所致的c~fos,c-jun蛋白产物的表达。结合近年来肝素对MsC抑制作用的体内研究,证实肝素对MsC的增殖和代谢活性均有一定抑制性,为肝素治疗肾小球硬化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张明郭慕依金惠铭陈琦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肝素膜细胞
蚯蚓制剂(普恩复)对小鼠游泳时间和丙二醛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研究蚯蚓制剂(普恩复)是否能提高小鼠运动耐力和降低体内丙二醇含量。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口服普恩复8周。普恩复加入饲料中,各组服药量为0mg/d、10mg/d、20mg/d和30mgm/d。观察对小鼠游泳时间和肝匀浆中MDA浓度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肝匀浆丙二醛(MDA,TBA法)含量明显降低。服药时间8周以上,剂量达30mg/d周时,上述变化显著。结论普恩复具有增强小鼠运动耐力与细胞保护作用。
吴朝晖张国平张明金惠铭
关键词:普恩复丙二醛游泳时间细胞保护
金多靶对内毒素血症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研究减肥降脂中药金多靶防治内毒素血症的疗效及机理。方法用静脉注射内毒素(LPS 0.5mg/1ml/100g B.W.)的方法复制急性内毒素血症家兔(n=12)模型,事先灌服金多靶(1.5mg/100g B.W.)后观察 0h、1h、2h、4h平均动脉血压(MBP,颈动脉插管法)、血清内毒素浓度(赏试验法)、血清TNFα浓度(ELISA法)及肠内容物移动距离(美兰法)。结果与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比,金多靶组MBP下降不明显,内毒素及TNFα浓度均明显下降(P<O.05),肠内容物移动距离明显加快(P<0.05),与血清内毒素浓度间呈显著负相关(r=-0.94,P<0.05)。结论金多靶能降低内毒素浓度,减少TNFα的生成,有效维持动脉血压,对内毒素血症有一定防治效果。上述作用与金多靶引起肠内容物移动距离加大、大便排出增多有关。
金惠铭张国平张明焦东海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中医药疗法
大鼠低纤维连接蛋白血症时循环内皮细胞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用静脉注射明胶(1mg/100gB.W)的方法复制大鼠低纤维连接蛋白(Fn)血症模型,结果发现,低Fn血症大鼠(n=6)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明显多于对照组(血浆Fn正常,n=6,P<0.05),且与血浆Fn减少呈正相关(r=0.85,P<0.05)。低Fn血症时CEC表面的Fn免疫荧光明显减弱,主动脉壁管腔面内皮Fn免疫荧光也明显减弱。作者提出,血浆Fn减少引起内皮细胞表面Fn减少,使内皮细胞间的锚链作用和伸展作用削弱,从而引起CEC在形态上的皱缩、折叠并成为CEC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钱睿哲龚永生张明张国平金惠铭
关键词:内皮细胞
TNF_α引起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7
2000年
金惠铭刘清行张国平张明沙志一
关键词:TNFΑ分子机制
休克大鼠小肠微循环灌流量和血清TNF的变化及多巴胺的作用被引量:1
1998年
在39只失血性休克大鼠中,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及ELISA法测定静脉注射多巴胺前后小肠微循环增流量及血清TNF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随休克发展,小肠微循环血液灌流量进行性减少,TNF浓度升高。多巴胺(40μg/100gB.W.)治疗可增加小肠微循环血液油流量和降低血清TNF浓度。两者间呈显著性相关(r=0.897,P<0.01)。作者认为,多巴胺通过增加小肠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改善肠壁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入血,从而降低血清TNF浓度,保护了脏器功能和减轻细胞损伤。
安乐彬王雪雯张明张国平金惠铭
关键词:休克小肠灌流量多巴胺
龙津防治微循环障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在40只家兔中用静脉注射兔脑粉浸出液的方法复制微循环障碍模型,然后口服龙津(22.4mg/ml/kg)进行预防与治疗微血流紊乱.实验是通过微循环显微电视系统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结果发现龙津预防组改善微血流的效果最佳,死亡率最低,治疗组次之.与丹参口服片比,在减少血细胞团块与白细胞粘附上,龙津显著优于丹参.
金惠铭钱睿哲张国平杨诗春张明曹翔龚之森姚火春
关键词:白细胞粘附丹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