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峰

作品数:3 被引量:108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瓣
  • 2篇蒂皮瓣
  • 2篇血管皮瓣
  • 2篇营养血管
  • 2篇营养血管皮瓣
  • 2篇远端
  • 2篇远端蒂
  • 2篇远端蒂皮瓣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皮神经
  • 2篇皮神经营养血...
  • 2篇皮神经营养血...
  • 2篇静脉
  • 1篇血管蒂
  • 1篇隐静脉
  • 1篇体腔
  • 1篇体腔内
  • 1篇腔内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俞光荣
  • 3篇张世民
  • 3篇张峰
  • 2篇周家钤
  • 2篇袁锋
  • 1篇徐达传
  • 1篇李海丰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复(组)合皮瓣的分类、供区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6
2005年
张世民徐达传俞光荣张峰
关键词:组合皮瓣供区组织瓣移植组织缺损血管蒂体腔内
远端蒂拇指背尺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及静脉回流被引量:41
2005年
目的:介绍应用拇指背尺侧皮瓣修复指端创伤的经验,并探讨改善静脉回流的方法。方法:在拇指掌骨背尺侧半,设计切取带拇指背尺侧皮神经和浅静脉的远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并吻接皮神经。结果:临床应用16例,皮岛供区向近侧延伸至腕掌部,面积3 cm×2 cm~5 cm×4 cm,皮神经浅静脉筋膜蒂宽1 cm,旋转轴点分别在指间关节近侧(11例)和掌指关节近侧(5例)。术后皮瓣均有静脉郁血肿胀,早期10例未结扎蒂部远侧浅静脉,5例皮瓣出现张力水泡;经采取措施改善静脉回流而愈合,但有表皮脱落和部分伤口裂开。后期6例均在蒂部远侧结扎浅静脉干,术后皮瓣肿胀程度减轻,无张力水泡出现,愈合过程顺利。16例均吻合皮神经,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拇指背尺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方法简单,在蒂部远侧结扎浅静脉干阻断倒灌,肿胀程度减轻,成活更加可靠。
张世民袁锋俞光荣李海丰周家钤张峰
关键词:拇指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蒂皮瓣静脉回流
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的临床演变与应用被引量:41
2005年
目的 总结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 1/ 3和足踝创面的经验 ,探讨提高其成活质量的方法。方法 自 1994 - 2 0 0 4年共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2 3例 ,蒂部均包含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和深浅筋膜 ,宽度 3~ 5cm。旋转轴点为腓动脉外踝后上方 (5cm)的最远侧肌间隔穿支。皮瓣面积 17cm× 6cm~ 30cm× 10cm。皮瓣类型 :腓肠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 3例 ,水滴样岛状皮瓣 3例 ,带皮桥的岛状皮瓣 6例 ,筋膜皮下组织瓣翻转移位2例 ,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 7例 ,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携带长段腓肠神经 (2 7cm)修复胫神经缺损 1例 ,岛状皮瓣携带扩大的筋膜皮下瓣 1例 ,岛状皮瓣携带腓肠肌肉 1例。 13例将皮瓣中腓肠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在小隐静脉有充盈怒张的 15例皮瓣 ,于蒂部远端将小隐静脉结扎。结果 皮瓣转移后血液循环良好 ,但在创口渗血停止后 (术后 4 8小时 ) ,皮瓣多有肿胀 ,8例未在蒂部远端结扎小隐静脉者均出现张力水泡。结扎的 15例 ,皮瓣肿胀减轻 ,3例发生张力水泡。本组 2 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供受区无重要并发症 ,5例有轻微并发症 (2 1.7% ) ,包括皮瓣伤口部分裂开 (2例 )、皮瓣表皮坏死脱落 (2例 )、供区植皮愈合不良 (1例 )等。 17例随访 6月~ 5年 ,供区无痛性神经瘤发生。
张世民俞光荣袁锋周家钤张峰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蒂皮瓣筋膜皮瓣腓肠神经筋膜皮瓣腓肠神经小隐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