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永红

作品数:44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历史地理
  • 10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军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屯田
  • 3篇始末
  • 3篇丝绸之路
  • 3篇明代
  • 3篇明清
  • 3篇明清时期
  • 2篇邓小平
  • 2篇玉石
  • 2篇中道
  • 2篇宋史
  • 2篇统一战线
  • 2篇主义
  • 2篇着力
  • 2篇着力打造
  • 2篇西王母
  • 2篇民族统一
  • 2篇民族统一战线
  • 2篇军队
  • 2篇抗日
  • 2篇抗日民族

机构

  • 44篇青海省社会科...
  • 1篇青海省文物考...

作者

  • 44篇崔永红
  • 5篇张生寅
  • 2篇刘傲洋
  • 2篇高永宏
  • 2篇李军海
  • 1篇刘宝山
  • 1篇杨军
  • 1篇张民

传媒

  • 23篇青海社会科学
  • 5篇青海民族学院...
  • 3篇青海民族大学...
  • 2篇青海民族研究
  • 2篇中国土族
  • 1篇柴达木开发研...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攀登(哲学社...
  • 1篇中国历史上的...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清时期青海地区驿传设置与驿传役负担的演变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明代青海境内驿站、驿道及驿传役负担状况做了较深入探讨,对清代的驿传制度只作简单介绍。
崔永红张生寅
关键词:明清时期
简论史前青海先民的经济活动及其与生态环境之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史前时期青海先民的经济活动始于距今近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和湟水中下游谷地,其时已进入较进步阶段。卡约文化时(距今约3600—2600年),畜牧业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游牧方式产生。就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关系而言,原始农业曾经历过"火燎杖种"的生产方式,故对植被及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大。反观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显得更突出,甚至是决定性的。
崔永红
关键词:史前时期经济开发生态环境
西宁出土明代骠骑将军田应龙墓志铭考释
2013年
西宁出土的明代都司佥书、骠骑将军田应龙的墓志铭,规格较高,而且田氏墓存在一墓之中2具骸骨却同时出土3个墓志铭等疑团,值得探究。本文在对墓志铭进行考释,并在对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田氏墓的若干谜团提出初步推测,认为在明崇祯末年西宁地区被农民军政权控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田应龙迫于巨大的政治压力,可能临终前曾化名田登。
崔永红
关键词:墓志铭历史谜团
近代青海举办垦务之始末
近代以来,随着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该地垦荒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今甘、宁、青、新、内蒙古等省区的大量荒地得到垦辟,这些荒地或原为纯牧区之草原,或原为半农半牧区的草场。近代西北地区的垦务,有的是民间自发...
崔永红
关键词:西北经济
文献传递
两宋时期青海地区经济状况探研被引量:1
1998年
崔永红
关键词:两宋时期弓箭手《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明清时期青海地区驿传设置与驿传役负担的演变
众所周知,驿是古时供传递公文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又称驿站、置、置邮; 传(zhàn)是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也指驿站上所备的车马。驿传,按《辞海》的解释,是'中国历史上政府为供官员往来和文书邮递设置驿站而征发的...
崔永红张生寅
明清时期青海地区驿传设置与驿传役负担的演变
众所周知,驿是古时供传递公文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又称驿站、置、置邮;传(zhàn)是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也指驿站上所备的车马。驿传,按《辞海》的解释,是"中国历史上政府为供官员往来和文书邮递设置驿站而征发的徭...
崔永红张生寅
论青海军事历史的主要特点被引量:1
2001年
崔永红
关键词:军事史军事制度军队体制
爱国主义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精神动力
1995年
一、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基本前提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结束为期10年的敌对状态,分干戈为玉帛,合作抗日,从而促成了以国共两党为核心,联合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民和海外同胞参加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促成了全国抗战局面的出现,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前提。国共两党是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再次携起手来的。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居次要地位。客观形势要求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但当时掌握着全国政权、拥有几百万军队的国民党仍将“捷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作为处理对外对内关系的基本准则。蒋介石认为,“倭寇深入”只是“皮肤小病”,“赤匪猖獗”,方为“心腹之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国民党当局对日处处妥协,对内全力“剿共”。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各种方式发动抗日救亡运动,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误国政策。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和国民党当局内外政策的变化。
崔永红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爱国主义精神国共合作
丝绸之路:吐谷浑道的走向与使用被引量:1
2018年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屆亚、印度、北非、南欧等地相互交往的通道。中西陆路交通主干道一般以今甘肃、青海两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毗连处作为界线,划分为东段、西段。
崔永红
关键词:丝绸之路陆路交通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