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洪娜

作品数:164 被引量:930H指数:1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针刺
  • 37篇针灸
  • 31篇脊髓
  • 31篇脊髓损伤
  • 30篇电针
  • 23篇针刺治疗
  • 19篇灸治
  • 18篇针灸治疗
  • 13篇夹脊
  • 12篇卒中
  • 11篇中风
  • 9篇电针治疗
  • 9篇信号
  • 9篇通路
  • 9篇中医
  • 8篇信号通路
  • 8篇夹脊电针
  • 7篇选穴
  • 7篇疗效
  • 6篇带状疱疹

机构

  • 143篇黑龙江中医药...
  • 129篇黑龙江中医药...
  • 24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鸡西矿业集团...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北京市石景山...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大理白族自治...

作者

  • 158篇尹洪娜
  • 123篇孙忠人
  • 13篇李佳诺
  • 10篇李全
  • 9篇田洪昭
  • 9篇郭玉怀
  • 9篇李全
  • 7篇曾祥新
  • 5篇吕晓琳
  • 5篇吴建丽
  • 4篇夏昆鹏
  • 4篇高维滨
  • 4篇李雪岩
  • 4篇张文钊
  • 3篇王雪
  • 3篇盛国滨
  • 3篇唐强
  • 3篇孙远征
  • 3篇邹伟
  • 3篇韩超

传媒

  • 24篇针灸临床杂志
  • 2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4篇中华中医药杂...
  • 12篇中医药学报
  • 7篇中医药信息
  • 5篇中国中医药信...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针刺研究
  • 4篇中国针灸
  • 3篇医学综述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陕西中医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活力
  • 2篇云南中医学院...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27篇2023
  • 24篇2022
  • 25篇2021
  • 18篇2020
  • 14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中风病病机发展史论治中风被引量:11
2020年
中风病为古代风、痨、臌、膈四大绝症之首,其病机是争论的要点,《黄帝内经》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围绕本病,基于时间顺序梳理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根据治疗分为外风论、火热论、痰瘀论、脾胃论、气虚论、肾水论、肝风论,该文整理出近十年现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的认识。
孙忠人赵晗璐尹洪娜
关键词:病机中风肝风传承
恢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疗效及对神经生化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恢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生化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期膝过伸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对照组取患侧髀关、血海、阳陵泉、足三里、丰隆、悬钟、太冲穴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过伸次数、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血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膝过伸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MAS评分和CS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过伸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和CS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膝过伸次数与MAS评分、CSI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AB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Glu、GABA-T、TNF-α、IL-6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组Glu、GABA-T、TNF-α、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刺股四头肌起止点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有效调节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肢体痉挛状态。
陶然尹洪娜刘双岭吕晓琳曾祥新孙忠人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恢刺神经生化标志物炎性因子
m6A修饰在脊髓损伤恢复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引发运动功能障碍,并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N6-甲基腺苷是发生于腺苷N6位点上的甲基化修饰,又称m6A甲基化修饰,因其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巨大潜力而被广泛关注。m6A修饰由甲基转移酶催化,去甲基化酶去除,甲基识别蛋白识别,其相关调节蛋白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脊髓损伤及其继发损伤的发生发展。目前为止,m6A修饰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主要对m6A甲基化修饰的基本功能,及其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张东旭赵欣华蒋焕莹周立新孙忠人尹洪娜
关键词:脊髓损伤
头针对MPTP诱导的PD小鼠行为学及PI3K、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头针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PD小鼠行为学及PI3K、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针刺组(BMA group)和美多巴组(Madopar group),每组各10只。通过腹腔注射MPTP建立PD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共14 d,分别于实验前1 d,造模成功后第0 d,干预第7 d和干预第14 d进行爬杆和悬挂行为学观察;干预的第14 d处死各组大鼠,中脑和纹状体取材,行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I3K及p-Akt(Ser473)的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1.爬杆实验结果显示,与实验前及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及美多芭组小鼠爬杆实验评分均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美多芭组小鼠在接受干预后爬杆实验得分均呈增长趋势(P<0.05)。2.悬挂实验结果表明,与实验前及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及美多芭组小鼠悬挂实验评分均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美多芭组小鼠在接受干预后悬挂实验得分均呈增长趋势(P<0.05)。行为学实验中,针刺组与美多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建模成功后PI3K蛋白表达快速上升,经针刺及美多芭干预后PI3K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D建模成功后p-Akt(Ser473)蛋白表达快速下降,经针刺及美多芭干预后p-Akt(Ser473)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头针针刺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PI3K及p-Akt(Ser473)蛋白水平来抗细胞凋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D小鼠的运动迟缓的症状、提升其运动平衡的能力,且效果与西药美多芭大致相当。
李全李全尹洪娜孙忠人
关键词:PI3K-AKT信号通路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研究概述被引量:22
2019年
搜集近年国内外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研究文献,从电针促进神经修复、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损伤区微环境3个方面综述电针治疗机制。电针促进神经修复主要包括抑制轴突生长抑制因子表达、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和神经元的生长等,改善微环境主要包括抑制细胞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强自噬流,最终是促进神经元再生、轴突和髓鞘重塑、抑制神经细胞死亡,各种机制相互关联、互相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证明电针治疗的多靶点性,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研究基础。
孙忠人田洪昭徐思禹赵健宏栾逸先张文钊尹洪娜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8种针灸方法(针刺、艾灸、针刺+艾灸、温针灸、电针、耳穴疗法、穴位贴敷和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e)、维普数据库(VIP)对于上述8种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6月19日,运用Stata15.0和ADDIS 1.16.8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2850篇,最终纳入63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合计52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涉及针刺、艾灸、针刺+艾灸、温针灸、电针、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8种针灸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针刺+艾灸、温针灸、耳穴疗法、穴位埋线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针刺。总有效率疗效排序:穴位埋线>温针灸>针刺+艾灸>耳穴疗法>穴位贴敷>艾灸>电针>针刺>布洛芬;(2)痛经症状评分:穴位贴敷优于针刺,穴位贴敷优于艾灸。痛经症状评分疗效排序: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穴位埋线>艾灸>温针灸>针刺>布洛芬。结论8种针灸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率均高于布洛芬,且穴位埋线体现了最佳临床疗效。
梁吉韩名媛罗铮郭智超尹洪娜
关键词:针灸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试验
电针颈夹脊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14 d。治疗14 d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PF)水平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4%(49/54),对照组为74.07%(40/5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LVA、RVA、BA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LVA、RVA、BA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HBV、LBV、PV、PF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V、LBV、PV、PF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朱嘉民孙忠人崔杨尹洪娜
关键词:电针颈夹脊穴前列地尔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
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HOP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比较电针与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CHOP在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中的机制。方法:将13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强龙组、电针组(每组33只);每组再分成8 h、3 d、7 d三个亚组(每亚组11只)。用改良Allen’s法进行脊髓损伤大鼠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甲强龙组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及甲强龙,夹脊电针组分别给予频率为2 Hz/100 Hz的脉冲重复电流。以图像分析、Western Blot和RT-PCR等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大鼠的脊神经细胞内CHOP蛋白和mRNA的表达规律。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Western Blot:各时相点均出现,正常组脊髓神经CHOP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而模型组、甲强龙组,夹脊电针组均出现明显上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甲强龙组、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强龙组明显高于电针组。2)RT-PCR:各时相点均出现,正常组脊髓神经CHOP mRNA表达水平较低,而模型组、甲强龙组、电针组均出现明显上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甲强龙组、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强龙组明显高于电针疏波组。结论:电针和甲基强的松龙均能降低脊髓损伤大鼠CHOP的表达水平,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起拮抗作用;电针效果由于甲基强的松龙。
尹洪娜孙忠人李全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内质网应激
夹脊电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夹脊电针是针刺夹脊穴得气后融合神经电生理手段的一种现代针刺疗法,它可以对脊柱两侧受损的肌肉和神经起到局部治疗作用,如脊髓损伤、神经性疼痛,还能够治疗神经和精神疾病,如焦虑、成瘾。传统针刺手法不可替代,但目前夹脊电针技术具有较好疗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可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脊髓损伤、神经性疼痛、成瘾、焦虑等,且操作便捷,夹脊电针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且其近期及远期疗效尚不十分清楚。
李竹馨尹洪娜李海燕李晨阳王雪孙忠人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夹脊电针脊髓损伤神经性疼痛成瘾
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探讨针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机制
2023年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嗳气、腹痛、腹泻、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无明显器质性改变,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等。全球发病率约为40%^([1])。
韩名媛梁吉孙忠人吕晓琳朱嘉民王羽心杨成妍高睿泽尹洪娜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胀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症状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