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卫霞

作品数:7 被引量:14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灾害
  • 2篇灾害系统
  • 2篇石漠化
  • 1篇地震
  • 1篇灾害风险
  • 1篇中国气候
  • 1篇中国气候变化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损失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
  • 1篇区划
  • 1篇综合减灾
  • 1篇汶川地震
  • 1篇网格
  • 1篇小麦
  • 1篇空间分辨率
  • 1篇基于网格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贵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7篇尹卫霞
  • 6篇王静爱
  • 3篇张春琴
  • 2篇余瀚
  • 2篇黄晓云
  • 2篇李富华
  • 1篇张兴明
  • 1篇崔淑娟
  • 1篇雷永登
  • 1篇史秦青
  • 1篇顾孝天
  • 1篇孙劭
  • 1篇史培军
  • 1篇汪明
  • 1篇郭浩
  • 1篇金赟赟
  • 1篇李宁
  • 1篇张卫星
  • 1篇王然

传媒

  • 2篇灾害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岩溶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被引量:103
2014年
气候条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亦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政要、科学家、政府和公众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现行的中国气候区划均是以不同气候要素指标的多年均值为基础的,旨在表征气候状态的区域差异.然而在气候变化速率不断加快的今天,已有的气候区划并不能表达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也不能反映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害与环境风险.本文利用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值、波动特征值定量识别气候变化,结合中国地形特点,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完成了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一级区划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将中国气候变化(1961-2010年)划分为5个变化趋势带,即东北-华北暖干趋势带、华东-华中湿暖趋势带、西南-华南干暖趋势带、藏东南-西南湿暖趋势带以及西北-青藏高原暖湿趋势带;二级区划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波动特征,在一级区划基础上划分为14个波动特征区.
史培军孙劭汪明李宁王静爱金赟赟顾孝天尹卫霞
关键词:气候变化区划气温降水量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的地震灾害链研究——中国汶川“5.12”地震和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链对比被引量:15
2012年
重大自然灾害中灾害链对灾情的巨大放大、累加作用,使灾害链研究备受关注。基于灾害系统理论,以中国汶川"5.12"地震灾害和日本福岛"3.11"地震灾害为例进行了地震灾害链梳理和区域对比,并探讨了不同灾害系统下,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对灾害链致灾成灾的影响。通过构建承灾体脆弱性与灾情累积关系的概念模型,阐述了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机制。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具有陆地山区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链和地震→结构破坏→设施受损灾害链;日本地震具有海洋岛屿灾害链特征,主要灾害链为地震→海啸→核事故灾害链、地震→(海啸→)结构破坏→火灾/生命线系统损毁灾害链和地震→滑坡/火山/水库溃坝灾害链等;两场地震灾害中灾害链的成因及灾害链对灾情的放大过程差异显著;福岛地震灾害链危害巨大,使灾情在其他相关国家放大。
尹卫霞王静爱余瀚史秦青
关键词:灾害系统汶川地震
暴雨洪水灾害人口损失评估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6年
在气候变化与城市化背景下,暴雨洪水灾害损失风险加剧,给人口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评估暴雨洪水灾害的人口损失成为灾害风险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归纳了基于"致灾因子(H)—承灾体(V)—孕灾环境(E)—人口损失(D)"的暴雨洪水灾害人口损失评估的概念框架;基于现有国内外典型研究,梳理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以"影响指标—损失指标—分析方法"多维图显示,认为"综合影响因素—人口损失"关系分析是评估暴雨洪水灾害人口损失的核心。目前人口损失的评估方法依据其考虑的要素可划分为:基于"H-D"关系的脆弱性曲线法、基于"H-V-E-D"关系的多要素综合法和刻画过程的灾害系统模拟法等。着重从数据可获取性和方法有效性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单一方法不能满足人口损失风险评估的需求,因此从灾害系统角度出发,从单一要素向多要素综合发展、从指标统计分析向过程动态模拟发展、从单一方法向综合集成方法发展是人口损失及风险定量评估的发展趋势。
尹卫霞余瀚崔淑娟王静爱
关键词:暴雨洪水
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时空格局被引量:6
2013年
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区域减轻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的根本所在。从"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名录入手,分析了中国县域尺度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时空间格局,构建了基于历史灾害频次、人口与经济状况的县域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理论数量的推算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经历了"先东部、后西部,东西共同迅速扩展"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高值区集中于首都圈、长三角、珠三角和沿长江经济带;县域人口密度、人均GDP和灾害频次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数量;福建沿海、长三角与珠三角外围、首都圈东部、川渝陕交界等11个片区是近期示范社区创建的重点区域。研究结论可为区域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周洪建张卫星雷永登尹卫霞
关键词:灾害风险
贵州省大方县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分区—分层—分波段方法,对贵州省大方县1988年、2001年、2009年三期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并对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时间段内耕地既有扩张也有缩减,但总体面积减少,减少幅度为33%;林地扩张范围大于退缩范围,总体面积增加,增加幅度为34%;草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空间格局变化剧烈,总体减幅为11%;建设用地数量上持续扩张,增幅比例最大,增幅达715%。总体而言,人类活动是影响大方县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海拔和坡度等自然因素对耕地、林地的扩张和退缩有明显影响。
黄晓云王静爱尹卫霞王静爱张春琴
关键词:土地利用石漠化
基于网格脆弱性曲线的世界小麦旱灾风险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旱灾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同时,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旱灾风险呈现加重的趋势。评价农业旱灾风险并进行有效的防范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借助EPIC模型,假定0.5°网格为均值单元,使用灌溉情景法模拟全球均值网格的小麦旱灾脆弱性曲线。结合历史气象数据评价全球小麦的干旱致灾因子,最后计算了全球小麦因旱灾导致的产量损失风险,并编绘了全球小麦旱灾风险图。结果显示:1中国、俄罗斯、美国/哈斯克斯坦为风险排名前三的国家,归一化后的风险指数分别为0.53、0.22和0.19;2春小麦的旱灾风险要高于冬小麦。在已有的作物旱灾风险评价研究基础上,同时兼顾了脆弱性评价的空间分辨率和表示精度,建立了与风险评价空间分辨率相一致的小麦旱灾脆弱性曲线,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旱灾风险评价,特别是大尺度风险评价的准确度。
张兴明张春琴郭浩尹卫霞王然王静爱
关键词:小麦旱灾空间分辨率EPIC
灾害系统视角下的石漠化风险评价研究——以贵州省大方县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石漠化风险评价是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开展石漠化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及承灾体三个维度构建石漠化风险评价模型,选取NDVI、土地利用类型及地形坡度等影响因子,以贵州省大方县为例,对1988年,2001年,2009年三个时段的石漠化风险等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个时段的石漠化风险等级空间格局类似,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方县东南和中北部地区,2009年土地利用情景下石漠化风险整体最低。
黄晓云王静爱尹卫霞李富华张春琴
关键词:灾害系统石漠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