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雪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面波
  • 2篇地震
  • 2篇逆散射
  • 2篇微地震
  • 2篇反演
  • 2篇IMAGE
  • 2篇MINING
  • 1篇地表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叠前
  • 1篇叠前反演
  • 1篇多属性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有限差分模拟
  • 1篇有限差分算子
  • 1篇噪声衰减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1篇宋雪娟
  • 5篇徐基祥
  • 3篇张才
  • 3篇姜福兴
  • 3篇缪华祥
  • 3篇杨淑华
  • 3篇宋建勇
  • 3篇戴晓峰
  • 3篇秦臻
  • 2篇卢明辉
  • 1篇文百红
  • 1篇魏建新
  • 1篇曹成寅
  • 1篇王玲
  • 1篇王童奎
  • 1篇魏全德
  • 1篇张丽君
  • 1篇郑晓东
  • 1篇侯连华
  • 1篇王春梅

传媒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Applie...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叠前多属性概率神经网络反演储层孔隙度被引量:2
2013年
近十年来非线性反演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在地球物理解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人工神经网络反演目前通常只采用叠后波阻抗反演结果和叠后地震属性(如振幅、频率和相位)进行预测,而忽略了地震叠前道集中包含的地层信息。这里通过叠前地震反演获得纵波、横波阻抗和密度信息,结合叠前地震属性,综合应用PNN神经网络方法来反演地层孔隙度参数。其过程包括:①提取叠前地震属性和叠前反演纵波、横波阻抗和密度参数;②分析孔隙度和各类叠前属性和叠前弹性参数的相关程度,确定出与孔隙度关系密切的主要参数;③综合叠前反演弹性参数和叠前属性等参数,应用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反演得出孔隙度体。该方法克服了由于砂泥岩波阻抗重叠造成的叠后波阻抗反演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的问题,反演孔隙度体提高了储层识别精度,储层预测和钻井结果一致,符合实际地质规律,证明本方法正确有效。
王童奎赵宝银戴晓峰甘利灯宋雪娟程凤亭
关键词:叠前反演概率神经网络
近地表地震散射波分离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常规去噪处理无法压制近地表散射波的问题,通过分析近地表地震散射波特征,利用地震干涉测量理论,实现近地表地震散射波分离。山地地震资料信噪比普遍较低,有效波能量弱,近地表散射波能量强,地震数据处理中必须分离近地表散射波,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相邻炮集上的近地表地震散射波同相轴相互平行,根据近地表散射波运动学规律,通过地震干涉测量,消除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相同路径的影响,近地表散射波得到相干加强,进而从原始地震记录中将其分离。以中国西部山地地震资料为例,通过直达波场与全波场地震干涉测量,加强散射波能量,进行散射波分离,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基本消除了近地表散射波,验证了近地表地震散射波分离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徐基祥McLean B F宋雪娟
关键词:山地地震勘探近地表
Tomographic inversion for microseismic source parameters in mining被引量:4
2012年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for inverting source function of microseismic event induced in mining. The observed data from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uring mining are represented by a wave equation in a spherical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n the data are transformed from the time-space domain to the time-slowness domain based on tomographic principle, from whichwe can obtain the signals related to the source in the time-slowness domain.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al located at the maximum energy and the source function, we derive the tomographic equations to compute the source function from the signals and to calculate the effective radiated energy based on the source function. Moreover, we fit the real amplitude spectrum of the source function computed from the observed data into the co-2 model based on the least squares principle and determine the zero-frequency level spectrum and the corner frequency, finally, the source rupture radius of the event is calculated and The synthetic and field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tomographic inversion methods ar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缪华祥姜福兴宋雪娟杨淑华焦俊如
Automatically positioning microseismic sources in mining by the stereo tomographic method using full wavefields被引量:3
2012年
For microseisimic monitoring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ave modes and their propagation velocit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inverting in real time th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seismic events in mine engineering without wave mode identification and velocities. Based on the wave equation in a spherical coordinate system, we derive a tomographic imaging equation and formulate a scanning parameter selection criterion by which the microseisimic event maximum energy and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can be determined. By determining the maximum energy positions inside a given risk district, we can indentify microseismic events inside or outside the risk districts. The synthetic and field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tomographic imaging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position microseismic events by only knowing the risk district dimensions and range of velocities without identifying the wavefield modes and accurate velocities. Therefore, the new method utilizes the full wavefields to automatically monitor microseismic events.
缪华祥姜福兴宋雪娟宋建勇杨淑华焦俊如
溶洞模型逆散射成像技术被引量:11
2010年
针对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难以将溶洞型储集层的多次绕射波完全归位、难以准确成像溶洞分布这一难题,引入了频率域声波逆散射成像方法。该方法直接从炮集地震资料出发,利用散射记录的逆时传播波场与入射波场褶积得到扰动速度的分布,将速度模型迭代更新与构造成像融为一体。溶洞模型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资料的处理效果表明,即使初始速度模型存在12%的误差,该方法仍可以将溶洞产生的多次绕射波较好地归位,较准确地将溶洞的形状、位置成像。同时,对常规偏移成像方法和逆散射成像方法影响溶洞成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为提高溶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精度提供了理论指导。
卢明辉张才徐基祥王守东魏建新宋雪娟
关键词:逆散射频率域声波方程速度反演
基于矿图的微地震事件时空域可视化处理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使微地震监测结果能有效地反映岩体破裂的动态过程,研究了微地震定位数据在矿图上合成显示的方法。将数字化的矿图、微地震定位数据和事故数据分别转换到大地、工作面和固定工作面3个不同的坐标系中,实现了矿图、微地震定位数据和事故数据在不同时空域中的联合处理和显示,并开发了基于矿图的微地震事件时空域可视化处理软件。现场使用结果表明:在不同坐标系中,基于矿图的微地震事件时空域可视化图件,直观地展示了微地震定位数据与岩层破裂的动态过程和特点,可以在采矿工程中广泛应用。
缪华祥姜福兴宋雪娟杨淑华
关键词:微地震可视化矿图工作面时空域
火山岩油气藏重磁电震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被引量:34
2011年
通过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数十口钻井资料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火山岩油气藏重磁电震综合预测方法.将正则化下延与延拓回返垂直二次导数串联形成了一个新的滤波器,该滤波器相当于首先通过正则化下延将位场曲面延拓至地下目的层段,降低火山岩埋深对磁力异常幅值的影响,然后利用延拓回返垂直二次导数对弱信号进行增强,不仅提高了位场异常的分辨率,而且由于对位场异常幅值信息进行了能量补偿,因而有利于利用增强后的位场异常的幅值划分火山岩岩性.利用该技术对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地震3D工区的重磁资料进行了处理,结合建场测深及3D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根据重磁电震等资料综合预测了火山岩油气藏目标.
杨辉文百红戴晓峰王玲朱如凯侯连华毛志国张丽君宋雪娟
关键词:磁力综合地球物理火山岩准噶尔盆地
矿山微地震活动特征的概率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研究矿山微地震活动的随机特征,提出了用于描述矿山微地震活动随机特征的三个统计量:微地震能量分布率、微地震发生率和微地震空间分布率,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了三个统计量的概率计算方法。通过对某矿山微地震实际数据的计算发现:该矿区微地震能量分布率的概率密度曲线类似于正态分布;微地震发生率的概率密度曲线类似于泊松分布;微地震空间分布率的概率密度曲线虽然呈现多种形式,但微地震事件大部分在固定工作面前方、工作面两侧边缘和煤层顶底板位置处,反映了在岩体特性突变位置处,发生微地震的概率较大。因此利用这三个统计量及其概率密度分布特征,可以从时间-空间-能量的角度,描述矿山微地震活动特征,对矿山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缪华祥姜福兴宋雪娟杨淑华魏全德
关键词:微地震活动性概率密度
GeoEast噪声衰减模块的组合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针对中国西部B区具有平原区、山区和砾石区特有的各种复杂噪声的单炮记录,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中线性干扰压制、自适应面波衰减和异常振幅衰减等三项干扰压制技术,分别对该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线性干扰、面波和异常振幅等的衰减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本文在分析三种噪声衰减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GeoEast处理系统中这几种噪声衰减技术的组合处理流程,并对此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处理结果表明:组合应用GeoEast噪声衰减技术是衰减混合噪声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宋雪娟徐基祥秦臻王春梅戴晓峰
关键词:面波噪声衰减
高精度有限差分瑞雷面波模拟及频散特征提取被引量:14
2010年
瑞雷面波频散特征与地下介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瑞雷面波频散特征可反演浅层的地质结构。本文使用了灵活的高阶有限差分算子、合理的自由地表边界条件和高效的SPML吸收边界条件,获得了高精度的瑞雷面波正演记录。在此基础上将数值模拟提取的频散特征与理论的频散特征进行对比,两者非常吻合,验证了瑞雷面波有限差分模拟的精度很高,可用来深入研究复杂情形下瑞雷面波的频散特征。
秦臻张才郑晓东徐基祥宋建勇宋雪娟
关键词:瑞雷面波频散特征特征提取吸收边界条件有限差分算子有限差分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