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内固定
  • 3篇锁定钢板
  • 3篇肱骨
  • 3篇肱骨髁
  • 3篇肱骨髁间
  • 3篇髁间
  • 3篇脱位
  • 3篇疗效
  • 3篇经前
  • 3篇钢板
  • 3篇尺神经
  • 3篇尺神经前置
  • 2篇引流
  • 2篇伤口
  • 2篇皮肤软组织感...
  • 2篇牵引器
  • 2篇中心性
  • 2篇胫骨
  • 2篇胫骨结节

机构

  • 1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2篇孟德强
  • 7篇刘德昌
  • 4篇熊敏
  • 4篇蔡国平
  • 3篇王明鑫
  • 3篇张新潮
  • 2篇高振巢
  • 2篇朱行飞
  • 2篇吴荣博
  • 2篇曾庆敏
  • 1篇徐吉
  • 1篇王坤
  • 1篇胥正锋
  • 1篇丁悦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2013年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开放性损伤及感染伤口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音译:维斯第,简称:VSD)在开放性损伤及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应用。方法 分析本院32 例开放性损伤和骨科术后伤口感染患者经过使用VSD 后的疗效...
吴荣博王明鑫刘德昌孟德强高振巢熊敏
肱骨髁间创伤性骨折予以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尺神经前置与否对疗效的影响分析
方法:将113例肱骨髁间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尺神经前置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孟德强
文献传递
氧化钛涂层及改性后氧化钛涂层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氧化钛涂层及改性后氧化钛涂层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方法]使用等离子喷涂法将氧化钛涂布于Ti-6Al-4V表面,一组涂层表面经过酸处理,另一组不作处理,将人成骨细胞按照4 000个/cm2定量接种于涂层表面,分别于1、4、7 d用MTS法测定涂层表面细胞增殖情况,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成骨细胞形态及数量。[结果]经酸处理氧化钛涂层组的细胞增殖速率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组,涂层表面细胞形态优于未经处理组。[结论]经酸处理改性后的氧化钛涂层的细胞相容性比未改性的氧化钛涂层有所提高。
孟德强曾庆敏熊敏
关键词:酸处理细胞相容性
无骨折脱位型颈中央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选择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中央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35例外伤致颈中央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方法证实无骨折或脱位。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由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其中22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13例选择保守治疗。随访15~26个月,平均19个月。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标准对脊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分级。对在院期间的ASIA评分进行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计算治疗后12个月时恢复率,以此评价神经功能最终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院期间ASIA评分均与时间呈正相关(手术治疗组r=0.974,P<0.01;保守治疗组r=0.856,P<0.01)。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手术治疗组患者获得至少1个级别的恢复。且手术治疗组恢复率[(75.3±18.6)%]高于保守治疗组[(53.3±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无骨折脱位型颈中央脊髓损伤,手术可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率,应鼓励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伤后神经症状较轻(ASIA分级D级)且可以接受伤后神经功能的患者,可根据患者自身意愿选择保守治疗。
胥正锋熊敏曾庆敏蔡国平孟德强
关键词:颈椎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肱骨髁间骨折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尺神经前置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尺神经前置对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骨科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尺神经前置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术后两组并发症有切口红肿、皮下血肿、钢板断裂、神经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两组的并发症基本缓解。结论尺神经前置术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中具有促进临床疗效、改善肘关节功能和减少不良反应等特点。
孟德强刘德昌张新潮
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尺神经内固定
克林霉素几丁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缓释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制备克林霉素几丁糖缓释微球,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考察其体外缓释作用和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克林霉素几丁糖缓释微球,应用透射电子扫描显微镜和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量仪观察微球的形态和粒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克林霉素几丁糖缓释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建立体外释放体系,研究微球的体外药物缓释作用和体外抑菌作用。通过绘制抑菌环时间面积曲线观察微球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克林霉素几丁糖缓释微球的大小均匀,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153.2±13.7)μm,载药量为(39.8±1.6)%,包封率为(79.6±3.5)%。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克林霉素几丁糖缓释微球的累计释放率第1小时为16.5%,第2小时为21.6%,第3小时为33.2%,第24小时达53.7%;克林霉素对照品第3小时的累计释放率已达99.6%。载药微球的抑菌面积时间曲线表明,释药3 d后载药微球仍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克林霉素几丁糖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药物包封率,故体外缓释作用和体外抑菌作用较好。
徐吉孟德强刘德昌
关键词:克林霉素几丁糖微球缓释作用抗菌作用
肱骨髁间创伤性骨折予以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尺神经前置与否对疗效的影响分析
方法:将113例肱骨髁间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尺神经前置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孟德强
股骨大粗隆骨牵引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股骨大粗隆骨牵引器,其中,包括拉力螺钉和牵引环,所述拉力螺钉横向形成有供导针穿过的通道,所述牵引环和拉力螺钉的末端相连,所述牵引环纵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拉力螺钉的直径。本发明提供的股骨大粗隆骨牵引器结构简单...
张新潮蔡国平刘德昌孟德强朱行飞
文献传递
股骨大粗隆骨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骨大粗隆骨牵引器,其中,包括拉力螺钉和牵引环,所述拉力螺钉横向形成有供导针穿过的通道,所述牵引环和拉力螺钉的末端相连,所述牵引环纵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拉力螺钉的直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股骨大粗隆骨牵引器...
张新潮蔡国平刘德昌孟德强朱行飞
文献传递
改良双切口治疗合并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前正中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合并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5年6月,采用改良前正中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合并腓骨骨折的Rfiedi—AUgowerIU型Pilon骨折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3~6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压砸伤1例。根据AO/OTA分型,c2型4例,c3型15例。根据软组织损伤Tscherne—Gotzen分级,1级6例,2级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8d,平均10.3d。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评价Pilon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8.4.6h,平均2.4h;术中出血量200~500mL,平均310mL。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8.0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前正中切口边缘部分坏死2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2例,踝关节不稳定1例。术后12个月,根据BurweU—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15例,复位一般4例。根据AOFAS评分,优11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4.2%。结论改良前正中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操作简便、显露充分、创伤较小,是治疗合并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王明鑫刘德昌王坤孟德强丁悦
关键词:PILON骨折腓骨骨折内固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