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坤

作品数:35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9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地震
  • 16篇黄土
  • 7篇液化判别
  • 6篇黄土场地
  • 6篇剪切波速
  • 6篇反应谱
  • 6篇波速
  • 5篇地震反应
  • 5篇液化判别方法
  • 5篇汶川地震
  • 4篇地震烈度
  • 4篇烈度
  • 4篇标贯
  • 3篇地震作用
  • 3篇震害
  • 3篇黄土液化
  • 3篇标准贯入
  • 2篇地表水
  • 2篇地下水
  • 2篇地震动

机构

  • 29篇中国地震局兰...
  • 17篇中国地震局工...
  • 14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铁成都轨道...

作者

  • 35篇夏坤
  • 20篇董林
  • 9篇王兰民
  • 7篇张令心
  • 5篇王谦
  • 4篇王峻
  • 3篇刘洁平
  • 3篇孙军杰
  • 3篇刘琨
  • 3篇袁中夏
  • 3篇袁晓铭
  • 3篇贾冠华
  • 2篇蔡宗文
  • 2篇李少华
  • 2篇柴少峰
  • 2篇刘红玫
  • 2篇钟秀梅
  • 1篇郑龙
  • 1篇吴志坚
  • 1篇张国信

传媒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地震工程学报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岩土力学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灾害学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特大地震“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震害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在汶川特大地震现场,调查收集了大量有关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资料,在各种文献和网上又补充收集了大量此类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出了各烈度区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典型现象;探讨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与烈度的关系;找出各烈度区的共性内容。旨在使我国的地震烈度表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方面更便于地震烈度评定,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夏坤张令心刘洁平
关键词:汶川特大地震地震烈度
汶川地震黄土场地地震反应特征分析
大地震不仅能使近断层区建(构)筑物产生严重震害,有时也可以使远离震中地区的结构因共振作用而产生显著的破坏现象,尤其是大型建(构)筑物,如高层建筑、核电站(厂)、海洋平台和大型水坝等长周期结构。这些结构对大震远场地震动较为...
夏坤
关键词:建筑结构黄土场地
农居地震安全技术咨询系统的设计
2013年
提供简易实用的农居地震安全技术咨询,既可以使农民得到农居地震安全方面的技术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对地震安全的认识。本文讨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农居地震安全技术咨询系统的技术思路和主要算法。该系统主要由咨询条件输入、地震安全信息预处理及地震安全分析计算和咨询结果输出3部分构成。系统合理利用震害经验总结及相关规范,通过输入信息,提供农居基本的结构选型、场地灾害、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方面的信息。然后根据各项条件对农居地震安全的影响,提供基于网络的农居地震安全技术咨询。本项工作是农村震害防御信息服务方面的新尝试。
袁中夏贾冠华夏坤蔡宗文
关键词:农居地震安全性程序设计
地表水下渗对典型黄土场地地震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地表水下渗对工程地质灾害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其对黄土场地地震动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选取典型黄土场地,分析了地表水下渗对地表加速度反应峰值及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旨在研究地表水下渗对黄土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表水的不断下渗,地表地震峰值加速度及土层地震动放大作用都有减小趋势,地表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地震动具有减震作用;但场地的特征周期都有增的趋势,反应谱平台范围越来越宽,使得地面上固有周期处于反应谱平台范围内的建筑都有较大的反应,尤其是与原始剖面(没有地表水)相比,地表水的存在对场地特征周期的放大作用最大可达1.5倍左右,这使得地面上更多的建筑都会有较大的反应。
夏坤董林石玉成孙军杰刘红玫张国信
关键词:地表水黄土场地地震反应谱
第16届欧洲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研究进展与动向综述被引量:1
2018年
第16届欧洲地震工程大会于2018年6月18—22日在希腊塞萨洛尼基市召开,笔者全程参加了本次大会。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会的概况,通过对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的分析,重点对地震危险性、工程地震和强地面运动,土动力学,场地效应与小区划研究,岩土地震工程等4个主题分会和"欧洲—中国地震工程与风险合作"1个专题分会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欧洲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8)推广应用与修订、韧性城市、新近地震启示、大尺度地震工程试验装备和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动向。可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王兰民夏坤刘琨王谦贾鹏柴少峰
关键词:岩土地震工程土动力学
中外烈度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随着震害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不断修改烈度标准,使烈度评定更加客观与科学是地震工程界一直所追求的。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都是评定一次地震时相应烈度的宏观标志,是烈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历代地震烈度表(《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中国地震烈度表(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2008))》和国外较为广泛应用并具有代表性的烈度表(《美国M.M》、《欧洲EMS-98》、《日本JMA)》;对比了这七个烈度表中关于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通过对比研究,总结出了不同烈度表中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的异同点,找出了我国烈度表中缺乏的而国外烈度表中都具有的共性内容,明确了我国烈度表进一步修改的方向和相应的研究内容。
夏坤张令心刘洁平
关键词:地震烈度
含细粒砂性土标贯液化判别方法改进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含细粒砂性土相对于纯净砂在自然界中分布更为广泛,但是对于其液化判别,一直都是作为纯净砂液化判别的附属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回顾了中国规范方法与NCEER推荐方法,结合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液化土与非液化土数据,发现两个方法定义纯净砂的矛盾,通过进一步对比判别结果,建议对两个方法做如下改进:1对中国规范方法,首先取消粉砂黏粒含量取3%的规定,并且对黏粒含量不大于3%且细粒含量大于15%的粉砂及粉土,取ρc=Fc/4,否则取3%;2对NCEER方法,当黏粒含量不大于3%时,只针对细粒含量大于20%的土,才考虑调整(N1)60。改进之后,中国规范方法过于保守的问题得到解决,NCEER方法对于黏粒含量不大于3%且细粒含量大于5%的土判别结果也不再偏于危险。
董林王兰民夏坤袁晓铭
关键词:砂性土细粒液化标准贯入击数
地下水位对黄土土层地震动影响初探被引量:4
2012年
场地条件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很大,而对于黄土地区地震地面运动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性。鉴于兰州市区地下水位的不断上升,本文选取典型黄河南岸Ⅱ级阶地黄土场地,假设水位逐次提高1m,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分析地下水位上升对地表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上升,地表峰值加速度及土层地震动放大作用都有减小趋势,地下水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对地表加速度峰值具有减震作用;但场地的特征周期却有增大趋势,平台范围越来越宽,反应谱双峰现象越来越显著,尤其当水位上升较多(文中11m),在罕遇地震动作用下对所有结构物加震显著,在常遇地震动和设计地震动作用下对自振周期0.7~1.3s结构物加震明显,应引起重视。
夏坤董林孙军杰
关键词:地下水黄土场地峰值加速度反应谱
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有关报告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0
2017年
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17年1月9—13日在智利圣地亚哥市召开。大会主题为:"快速恢复—地震工程新挑战"。经中国地震局批准,在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自己有幸赴智利圣地亚哥市参加了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本论文对会议概况做了简介,对其中3个大会特邀报告、2场辩论会和12个专题分会报告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与读者分享了我个人的体会和思考。论文综述涉及的3个大会特邀报告题目分别为"快速恢复:地震工程的下一个挑战"、"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对快速恢复的探索——智利的实践"和"长持时地震动对土液化灾害的作用";2场辩论会主题分别为"性态设计:是承诺还是陷阱?"和"抗震设防要求规定:概率性与确定性";12个专题分会主题包括:结构倒塌概率的评估,改善发展中国家住房地震安全的非技术战略,近期破坏性地震(包括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现场调查与分析,深基础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面破坏与液化,地震引起的天然斜坡滑坡,岩土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城市层面的地震危害性、危险性与地震风险管理,快速恢复,地震风险经济与保险,城市的未来:今天规划明天的地震风险,管理政策等。
王兰民夏坤董林刘琨王谦
关键词:地震工程
汶川地震黄土场地地震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大地震不仅能使近断层区建(构)筑物产生严重震害,有时也可以使远离震中地区的结构因共振作用而产生显著的破坏现象,尤其是大型建(构)筑物,如高层建筑、核电站(厂)、海洋平台和大型水坝等长周期结构。这些结构对大震远场地震动较为敏感,它们的抗震设计对设计谱提出了新的要求,远场地震作用已成为工程抗震设计必须考虑的内容。
夏坤
关键词:汶川地震黄土场地地下水地表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