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林

作品数:36 被引量:23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20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6篇地震
  • 14篇黄土
  • 12篇液化判别
  • 9篇剪切波速
  • 9篇波速
  • 6篇液化
  • 6篇砂土
  • 6篇砂土液化
  • 6篇标贯
  • 5篇液化判别方法
  • 5篇反应谱
  • 5篇标准贯入
  • 4篇地震液化
  • 4篇汶川地震
  • 4篇细粒
  • 4篇黄土场地
  • 4篇饱和黄土
  • 3篇土体
  • 3篇土体液化
  • 3篇伽师地震

机构

  • 24篇中国地震局工...
  • 20篇中国地震局兰...
  • 8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36篇董林
  • 20篇夏坤
  • 15篇袁晓铭
  • 10篇曹振中
  • 8篇王兰民
  • 6篇李兆焱
  • 6篇石江华
  • 5篇孙锐
  • 3篇王维铭
  • 3篇王峻
  • 3篇陈龙伟
  • 3篇王谦
  • 2篇蔡晓光
  • 2篇孟凡超
  • 2篇张令心
  • 2篇张建毅
  • 2篇李少华
  • 2篇孙军杰
  • 2篇刘琨
  • 2篇陈红娟

传媒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5篇地震工程学报
  • 4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巴楚地震液化宏观现象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6.8级地震,出现了唐山、海城地震后近30年我国最具规模的砂土液化现象。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并与以往大地震液化比较,提出了此次地震液化宏观现象的认识,包括液化分布特征、喷水冒砂形态、液化震害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几个方面。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液化宏观现象与我国以往几次大地震有很多不同,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董林胡伟华曹振中袁晓铭
关键词:巴楚-伽师地震砂土液化
地表水下渗对典型黄土场地地震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近年来,地表水下渗对工程地质灾害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其对黄土场地地震动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选取典型黄土场地,分析了地表水下渗对地表加速度反应峰值及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旨在研究地表水下渗对黄土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表水的不断下渗,地表地震峰值加速度及土层地震动放大作用都有减小趋势,地表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地震动具有减震作用;但场地的特征周期都有增的趋势,反应谱平台范围越来越宽,使得地面上固有周期处于反应谱平台范围内的建筑都有较大的反应,尤其是与原始剖面(没有地表水)相比,地表水的存在对场地特征周期的放大作用最大可达1.5倍左右,这使得地面上更多的建筑都会有较大的反应。
夏坤董林石玉成孙军杰刘红玫张国信
关键词:地表水黄土场地地震反应谱
汶川大地震液化问题初探
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8.0级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但关于这次地震液化问题目前认识尚少.本文通过专项考察工作,得到了此次地震液化地理分布及与地震烈度的关系,概述了此次地震...
曹振中张建毅袁晓铭孙锐王维铭陈龙伟孟凡超董林陈红娟蔡晓光
关键词:汶川地震液化
含细粒砂性土标贯液化判别方法改进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含细粒砂性土相对于纯净砂在自然界中分布更为广泛,但是对于其液化判别,一直都是作为纯净砂液化判别的附属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回顾了中国规范方法与NCEER推荐方法,结合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液化土与非液化土数据,发现两个方法定义纯净砂的矛盾,通过进一步对比判别结果,建议对两个方法做如下改进:1对中国规范方法,首先取消粉砂黏粒含量取3%的规定,并且对黏粒含量不大于3%且细粒含量大于15%的粉砂及粉土,取ρc=Fc/4,否则取3%;2对NCEER方法,当黏粒含量不大于3%时,只针对细粒含量大于20%的土,才考虑调整(N1)60。改进之后,中国规范方法过于保守的问题得到解决,NCEER方法对于黏粒含量不大于3%且细粒含量大于5%的土判别结果也不再偏于危险。
董林王兰民夏坤袁晓铭
关键词:砂性土细粒液化标准贯入击数
标贯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适用性及误判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液化调查为基础。检验国内外现有以标准贯入击数试验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包括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和Seed-Idriss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规范和Seed-Idriss方法在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较低,总体成功率均为66%,非液化场地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5%和84%,但对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仅为43%和48%,明显偏于危险。原因可能是标贯形成数据主要来源其它地区而巴楚地区砂土与之差异较大所致,值得深入研究。
李兆焱袁晓铭曹振中石江华董林
关键词:砂土液化
现有剪切波速判别方法对巴楚地震液化预测成功率分析
2010年
以2003年新疆巴楚6.8级地震砂土液化场地调查和现场波速测试为基础,研究目前国内外5种典型的以剪切波速为指标的液化判别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问题。分析表明,目前的5种剪切波速液化判别式对于新疆巴楚地区均没有给出满意的结果,成功率只在36%~64%之间。烈度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和非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均只有40%左右,且Ⅶ度区偏于危险,Ⅸ度区又偏于保守;5种方法基准值临界线与巴楚地震实际曲线均相差很大,Ⅶ度区均完全错判;需要深入研究巴楚地区的土性特征,建立新疆地区区域性液化判别方法。
石江华袁晓铭曹振中李兆焱董林
关键词:剪切波速砂土液化
地下水位对黄土土层地震动影响初探被引量:4
2012年
场地条件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很大,而对于黄土地区地震地面运动规律又有其自身的特性。鉴于兰州市区地下水位的不断上升,本文选取典型黄河南岸Ⅱ级阶地黄土场地,假设水位逐次提高1m,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分析地下水位上升对地表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上升,地表峰值加速度及土层地震动放大作用都有减小趋势,地下水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对地表加速度峰值具有减震作用;但场地的特征周期却有增大趋势,平台范围越来越宽,反应谱双峰现象越来越显著,尤其当水位上升较多(文中11m),在罕遇地震动作用下对所有结构物加震显著,在常遇地震动和设计地震动作用下对自振周期0.7~1.3s结构物加震明显,应引起重视。
夏坤董林孙军杰
关键词:地下水黄土场地峰值加速度反应谱
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有关报告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0
2017年
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17年1月9—13日在智利圣地亚哥市召开。大会主题为:"快速恢复—地震工程新挑战"。经中国地震局批准,在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自己有幸赴智利圣地亚哥市参加了第16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本论文对会议概况做了简介,对其中3个大会特邀报告、2场辩论会和12个专题分会报告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与读者分享了我个人的体会和思考。论文综述涉及的3个大会特邀报告题目分别为"快速恢复:地震工程的下一个挑战"、"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对快速恢复的探索——智利的实践"和"长持时地震动对土液化灾害的作用";2场辩论会主题分别为"性态设计:是承诺还是陷阱?"和"抗震设防要求规定:概率性与确定性";12个专题分会主题包括:结构倒塌概率的评估,改善发展中国家住房地震安全的非技术战略,近期破坏性地震(包括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现场调查与分析,深基础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面破坏与液化,地震引起的天然斜坡滑坡,岩土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城市层面的地震危害性、危险性与地震风险管理,快速恢复,地震风险经济与保险,城市的未来:今天规划明天的地震风险,管理政策等。
王兰民夏坤董林刘琨王谦
关键词:地震工程
黄土力学特性及一般含细粒土体液化判别方法研究
黄土液化的判别是工程界长期存疑的问题,现场黄土含水量较低,剪切波速较高,而实验室对其饱和,饱和过程对其土体结构影响还不确定,又由于固结比对土体刚度的影响仍然没有定论,这就导致室内黄土动三轴液化试验结果与现场力学指标一直无...
董林
关键词:黄土液化力学特性
日本9.0级特大地震应急救援与灾后重建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简要阐述了日本9.0级特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情况,总结其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详细分析了日本防灾救灾法律体系、防灾救灾组织管理系统和保险制度等。旨在广泛吸纳日本社会在防震减灾方面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防震减灾机制,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的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
夏坤吴志坚董林
关键词:特大地震应急救援灾后重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