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忠

作品数:49 被引量:465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收获机
  • 17篇联合收获机
  • 14篇滚筒
  • 13篇收割
  • 13篇收割机
  • 13篇清选
  • 13篇联合收割
  • 13篇联合收割机
  • 11篇脱粒
  • 7篇农业机械
  • 7篇清选装置
  • 7篇脱粒分离
  • 6篇籽粒
  • 6篇小麦
  • 6篇风筛式
  • 6篇风筛式清选装...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模态

机构

  • 49篇江苏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根特大学
  • 1篇江苏农业机械...
  • 1篇苏州久富农业...

作者

  • 49篇唐忠
  • 47篇李耀明
  • 34篇徐立章
  • 16篇赵湛
  • 14篇李洪昌
  • 8篇马征
  • 6篇梁振伟
  • 5篇庞靖
  • 3篇陈义
  • 2篇陈进
  • 2篇陈树人
  • 2篇李有为
  • 2篇薛臻
  • 2篇王乐刚
  • 2篇胡必友
  • 1篇马朝兴
  • 1篇宋淑君
  • 1篇尹建军
  • 1篇邱白晶
  • 1篇钱鹏飞

传媒

  • 13篇农业机械学报
  • 1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2篇农机化研究
  • 1篇中国农机化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农业装备与车...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料清选中的测控技术研究应用综述
物料清选是收获机械的重要工作环节,清选环节的测控技术研究是收获机械整机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获机械普遍使用的清选装置是风筛式清选机构,物料在风机和振动筛的风选与筛分综合作用下完成清选工作。欧美发达国家的...
马征李耀明徐立章青苡任唐忠王建廷
关键词:测控技术清选系统
多滚筒动平衡试验台设计及模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以联合收获机中多个并联脱粒滚筒为对象,研究并联型轴系的动平衡方法。针对联合收获机存在多级传动、振源复杂及不便于在整机上研究多滚筒动平衡等问题,依据传动包角的计算方法对联合收获机中的一般传动路径进行提炼、分类,并对传动链进行了受力分析,设计了多滚筒动平衡试验台。通过有限元约束模态分析,得到了脱粒滚筒与试验台架的前6阶模态频率和振型。通过有限元仿真与模态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得知模态频率相对误差低于7.2%,且振型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在脱粒滚筒工作转速下,试验台不会产生共振现象并对动平衡试验产生干扰,本试验台可用于开展联合收获机存在多级传动及多源激振耦合特性研究。
陆佳慧李耀明唐忠徐立章于治武
关键词:模态分析
不同脱粒元件对切流与纵轴流水稻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1年
为研究不同脱粒元件对切流与纵轴流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该文在自行研制的纵轴流脱粒分离试验台上,利用自制的矩形齿板、短纹杆-板齿、钉齿、刀形齿、梯形板齿对喂入量为7及8kg/s的水稻进行了脱粒分离性能试验,对比切流装置在不同脱粒元件下的功耗和初脱分离率及纵轴流复脱装置在不同脱粒元件下的总功耗、夹带损失率、脱净率、破碎率、脱出混合物轴向和径向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在7kg/s水稻喂入量时,刀形齿切流装置初脱分离率最高为47.71%,钉齿纵轴流复脱装置夹带损失最低为0.25%;切流装置采用刀形齿且纵轴流复脱装置采用钉齿,在8kg/s水稻喂入量时,单位功耗最低为8.51kW/(kg·s),夹带损失最低为0.31%,脱净率达到99.96%。
唐忠李耀明徐立章赵湛李洪昌
关键词:农业机械收获机脱粒分离
纵轴流联合收获机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实时监测纵轴流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中的籽粒清选损失,试验研究了清选损失籽粒在清选筛尾筛后部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清选损失籽粒量与清选筛尾部不同区域内籽粒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了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在联合收获机上的最佳安装位置。台架试验表明,在显著水平α=0.05下,当风机转速在1 200-1 400 r/min范围内时,风机转速对清选损失籽粒质量比例的分布无显著性影响。以YT-5L型压电陶瓷为敏感元件研制了双向隔振结构全宽型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将研制的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以中心线距尾筛垂直距离300 mm,角度为45°安装到4LZ-2.5型纵轴流联合收获机上,并利用所建立的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数学模型进行了水稻收获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数学模型可靠性较好,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最大相对误差为3.26%。
梁振伟李耀明赵湛徐立章唐忠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传感器数学模型
基于振动激励溯源的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筛制造缺陷定位被引量:8
2019年
为了识别主要制造缺陷的位置并指导构建往复振动式清选筛质量检测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经典传递路径理论反算作用在清选筛与脱粒清选室连接点的激励力,进而定位缺陷位置的方法。通过测量、对比连接点的振动,发现振动频率成分基本相同,且是强相关的,因而不能通过频率分析找出主要激励源而定位制造缺陷。进一步根据激励力与缺陷的关联关系,发现具有最大激励力的激励源附近应存在主要制造缺陷。在测量从连接点到观察点的振动传递函数的基础上,综合广义逆矩阵理论,相位角变化的随机性等,构建了最大激励力和该激励力对观察点振动贡献的计算模型。清选试验台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激励力贡献响应之和为实测加速度的84.7%~94.6%,考虑到模型简化时忽略了部分因素的影响,两者基本吻合,计算模型可靠。以键槽间隙为典型缺陷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有缺陷时的振动基频和振幅较大的频率对应的激励力比无缺陷时增大71%~3 271%,定位方法有效。
李耀明庞靖徐立章徐立章唐忠
关键词:农业机械振动
纵轴流脱粒装置水稻最佳脱粒分离参数预测与控制(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在水稻脱粒过程中,脱粒滚筒的转速、凹板间隙、齿间距等是脱粒籽粒损失率和脱粒功耗的重要影响因素。为获得水稻联合收割机上纵轴流脱粒滚筒的最佳脱粒参数组合及可控范围,在自行研制的切纵流脱粒分离试验台上开展了水稻脱粒分离性能试验研究。对纵轴流滚筒在不同脱粒滚筒转速、凹板间隙、齿间距参数组合下进行水稻脱粒性能台架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置信度分析。将获得的最佳操作参数置信区间用于控制纵轴流滚筒的水稻脱粒性能并预测其最优参数组合,同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为将纵轴流脱粒滚筒的总损失率控制在0.33%以内且将脱粒功耗控制在46.36 k W以内,则具有95%置信度的纵轴流滚筒转速为772.61~905.74 r/min、脱粒间隙为22.18~37.93mm、齿间距为104.96~170.17 mm,其相应的纵轴流滚筒最佳转速为839r/min、凹板间隙为30 mm、齿间距为138 mm。该研究对于降低纵轴流滚筒的脱粒功耗和籽粒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水稻联合收割机纵轴流脱粒滚筒最佳结构及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唐忠李耀明梁振伟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作物联合收割机水稻脱粒
风筛式清选装置振动筛上物料运动CFD-DEM数值模拟被引量:67
2012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和颗粒离散元耦合的方法模拟风筛式清选装置中物料在筛面上的运动,并将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风机出风口风速增加,物料后移速度增加,有助于提高振动筛的处理能力,但也会增加籽粒的损失;风速增加使籽粒在筛下分布后移,在15分区后籽粒数量很少。通过试验验证表明,利用CFD-DEM耦合对风筛式清选装置进行数值模拟是可行的。
李洪昌李耀明唐忠徐立章
关键词:风筛式清选装置振动筛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数值模拟
切纵流联合收割机纵轴流滚筒长度设计与优化(英文)被引量:8
2014年
为优化设计切纵流联合收割机纵轴流滚筒的长度,该文通过设计脱粒分离长度可变的纵轴流滚筒并进行喂入量为7 kg/s的水稻脱粒分离性能和籽粒分布试验,分析纵轴流滚筒下脱出混合物的分布规律,建立纵轴流滚筒的籽粒分布方程,计算纵轴流滚筒长度;通过计算纵轴流滚筒顶盖导流板的最佳导角对纵轴流滚筒长度进行优化,确定纵轴流滚筒长度的最佳值并进行水稻脱粒分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喂入量为7 kg/s,纵轴流滚筒顶盖导流角为7.64°时,优化后的纵轴流滚筒长度最佳值为3 159.77 mm,经优化后的纵轴流滚筒脱粒分离的籽粒夹带损失率约为0.29%。该研究为纵轴流联合收割机的纵轴流滚筒设计提供了参考。
唐忠李耀明徐立章
关键词: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
单茎秆切割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被引量:20
2009年
针对现有联合收割机在收获粗大茎秆的超高产水稻时切割器存在功耗大、磨损加快和效率变低等问题,研制了可用于不同作物的单茎秆切割试验台,并采用摆切式结构;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测试软件,可测得作物茎秆不同切割速度、切割位置和切割刀片时切割力的时间历程;论文最后开展了水稻单茎秆6个切割位置和3种切割速度下的台架试验。试验表明,试验台工作可靠,可为切割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唐忠李耀明徐立章赵湛宋淑君
关键词:联合收割机试验台
4LQZ-6型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被引量:7
2013年
提出了4LQZ-6型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和总体结构,论述了切流脱粒分离装置、强制喂入装置、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风筛式清选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与设计参数。田间性能测试表明:该机收获产量6 605 kg/hm2小麦时总损失率为0.2%,破碎率和含杂率均为0.1%,机具生产率为1.47 hm2/h;收获产量8 021 kg/hm2水稻时总损失率为1.7%,破碎率和含杂率分别为0.9%和0.8%,机具生产率为2.27 hm2/h,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徐立章李耀明唐忠王乐刚焦中元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