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立章

作品数:166 被引量:1,500H指数:29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9篇农业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8篇收获机
  • 56篇联合收获机
  • 41篇脱粒
  • 37篇清选
  • 26篇收割
  • 26篇收割机
  • 25篇联合收割
  • 25篇联合收割机
  • 23篇脱粒分离
  • 22篇水稻
  • 21篇油菜
  • 18篇清选装置
  • 16篇滚筒
  • 13篇稻谷
  • 13篇脱粒分离装置
  • 10篇农业
  • 9篇农业工程
  • 9篇气流场
  • 8篇筛面
  • 7篇数值模拟

机构

  • 157篇江苏大学
  • 6篇贵州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江苏常发锋陵...
  • 1篇常州机电职业...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洛阳拖拉机研...
  • 1篇学研究院
  • 1篇雷沃重工股份...
  • 1篇苏州久富农业...

作者

  • 166篇徐立章
  • 154篇李耀明
  • 34篇唐忠
  • 33篇赵湛
  • 28篇马征
  • 21篇李洪昌
  • 12篇庞靖
  • 10篇陈进
  • 9篇王显仁
  • 7篇梁振伟
  • 6篇马朝兴
  • 4篇尹建军
  • 4篇邓玲黎
  • 4篇叶晓飞
  • 4篇王成红
  • 3篇孙夕龙
  • 3篇孙朋朋
  • 3篇陈义
  • 3篇李洋
  • 3篇孙韬

传媒

  • 46篇农业机械学报
  • 41篇农机化研究
  • 32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农业装备与车...
  • 2篇高教学刊
  • 2篇首届农村废弃...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机械传动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农业机械
  • 1篇仪表技术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现代机械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贵州科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农业工程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5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16篇2011
  • 10篇2010
  • 15篇2009
  • 13篇2008
  • 20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收获机清选损失监测方法与装置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实时监测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时的籽粒清选损失,提高整机作业性能,设计了一种联合收获机清选损失监测装置,主要由清选损失监测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以及二次仪表构成。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联合收获机清选损失监测装置工作性能良好,当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为0.8 m/s左右时,籽粒清选损失监测装置的监测误差为3.57%;田间作业过程中,二次仪表可以实时提供当前清选损失率,并通过指示灯和报警器告知联合收获机操作人员当前清选损失情况。
李耀明陈义赵湛徐立章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监测装置压电陶瓷
不同支链初始相位的三维并联筛分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并联振动筛因可实现多维振动、利于物料高效筛分而应用前景广泛,为提高并联振动筛分性能,首先提出了具有不同初始相位的三维并联振动筛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利用EDEM软件开展了三维并联振动筛分的初始相位单因素仿真,再通过台架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开展了多因素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主次顺序和较优因素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的台架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筛分籽粒量随X方向初始相位的增大而先增后降,且X方向初始相位为45°时含杂量最多;Z方向初始相位为90°时筛分籽粒量最低,含杂量随着Z方向初始相位的增大而先增后降;Y方向初始相位在30°和60°时筛分籽粒量较高,在60°时含杂量低于其他水平且差异明显;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影响筛分效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X方向振幅、Y方向振幅、Z方向初始相位、X方向初始相位、Y方向初始相位、Z方向振幅,各因素影响含杂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Z方向振幅、Y方向振幅、X方向振幅、X方向初始相位、Z方向初始相位、Y方向初始相位,采用最佳组合参数后筛分效率提高了62.02%,含杂率降低了53.85%。
李耀明刘晓飞马征唐忠徐立章司增永
水稻谷粒脱粒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用破碎率、损伤指数增量来定量评价稻谷的脱粒损伤程度,在自行研制的物料输送、脱粒分离试验台上,对钉齿轴流脱粒滚筒进行了水稻脱粒试验。分析了脱粒间隙、脱粒元件线速度、钉齿排列间距、喂入量等因素对稻谷脱粒损伤和脱粒装置性能指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对稻谷损伤影响较大的因素顺序为:脱粒元件线速度、脱粒间隙和钉齿间距,并给出了较优的参数组合:脱粒间隙12 mm、脱粒元件线速度28 m/s、钉齿排列间距80 mm。
徐立章李耀明李洪昌
关键词:水稻脱粒
超级稻单茎秆切割力学性能试验被引量:43
2010年
在自制的切割试验台上对超级稻单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根据测量获取的切割力连续变化曲线计算了6种超级稻样本的切割功耗,分析了切割速度、切割位置以及切割刀具组合对茎秆切割力和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超级稻单茎秆峰值切割力达到24~32 N,随着切割位置的提高切割力有小幅下降趋势,峰值切割力和切割功耗随茎秆截面积的增大几乎呈线性增加,随着切割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赵湛李耀明徐立章宋淑君
关键词:超级稻茎秆力学性能
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凹板间隙调节装置设计与试验被引量:31
2018年
为解决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作业时因喂入量波动而导致作业性能下降及脱粒滚筒堵塞等问题,用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表征脱粒滚筒负荷,设计了由凹板间隙调节系统和凹板筛后侧油压力采集系统组成的脱粒滚筒负荷监测和凹板间隙调节装置。田间试验中,采用油压传感器测量凹板筛后侧油压力,并通过STM32单片机对测得的油压信号进行采集并保存,分别分析了喂入量和凹板间隙对油压力以及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和脱粒分离损失率随喂入量增大而增大,喂入量从3.4 kg/s增大到6.0 kg/s时,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从732 N增加到1 114 N,脱粒分离总损失率由0.54%增加到1.08%。在额定喂入量为6.0 kg/s条件下,凹板筛后侧左右两个油缸的油压波动范围为450~660 N,且两侧油缸压力一致。另外,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随凹板间隙增大而减小,脱粒分离总损失率随着凹板间隙的增大而增大,凹板间隙从35 mm增大到45 mm时,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从1 114 N降到758 N,脱粒分离总损失率由1.08%增加到1.31%。在喂入量为6.0 kg/s、凹板间隙为35 mm时,脱粒分离总损失率仅为1.08%,整机性能最佳,此时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的变化范围为900~1 320 N。
李耀明王建鹏徐立章唐忠徐正华王克玖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
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田间小麦收获最优路径与速度试验被引量:2
2011年
为研究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田间小麦收获时的最优行走路径和最佳前进速度,分析了割台宽度为4.75 m的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收获小麦时的3种典型路径,并从收获拐弯换向耗时最小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田间进行前进速度与籽粒总损失速率之间的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在室内依据等效喂入量进行前进速度与脱粒分离总功耗之间的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前进速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在田间应采用回转式收获路径,当前进速度为小于等于1.0 m/s时,等效喂入量为小于等于7.79 kg/s,籽粒总损失速率为小于等于19.33 g/s,籽粒总损失率为小于等于0.609%,切纵流脱粒分离部分总功耗为小于等于83.94 kW。
唐忠李耀明李洪昌徐立章庞靖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
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内部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33
2014年
针对现有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风筛式清选装置中单风道离心风机的缺点,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的流道模型,利用ICEM软件进行了网格划分,并用Fluent软件对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确定了风机的结构尺寸。改进后风机内部流场仿真结果表明:双出风口多风道离心风机的上出风口和叶轮外边缘处气流速度较大,叶轮流道的压力沿径向逐步增大,下出风口Ⅰ、Ⅱ、Ⅲ的气流速度逐步增大,风速衰减距离增加,有利于气流覆盖整个筛面;上出风口处横向气流基本成层状分布,下出风口的3个风道横向气流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对称分布,存在明显的边界效应。分析了风机转速、进风口直径和分风板角度的变化对风机内部流场分布、出风口风速、风量的影响: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Ⅱ和Ⅲ的风速、风量和压力最大值随风机转速的增加逐步增大;各出风口的风量及风速最大值随进风口直径减小(或增加)而减小(或增加),其中下出风口Ⅰ变化较明显;上、下分风板角度的改变使得下出风口的风速和风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徐立章于丽娟李耀明马征王成红
关键词:离心风机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轴流式脱粒-清选装置试验台的设计被引量:47
2007年
针对全喂入联合收获机田间试验费时、费工,诸多参数无法调整,数据获取困难、精度不高,可重复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轴流式脱粒-清选室内试验台。机械系统采用可组合的模块化结构,工作部件更换和运动参数调整方便,设计了分析脱出物、清选后籽粒的空间分布的接粮箱。以PLC作为硬件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的测控软件系统,可方便实现对工作部件的转速、振幅、频率、扭矩、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显示、处理与分析,为轴流式脱粒-清选装置的设计提供试验依据。
徐立章李耀明张立功孙铁成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试验台
激光改形油菜清选筛面基体浸润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YAG-M50型激光打标机试制了9种仿生微改形油菜筛面基体,借助NT1100型表观形貌仪对试件加工区域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测。利用CAM101型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量了二次蒸馏水和过滤后菜籽油2种液相与9种仿生微改形油菜筛面基体的接触角,以仿生微造型的形态尺寸和形态间距为考察因素,分析了仿生微改形油菜筛面基体的浸润特性。结果表明,仿生微形态尺寸较小时,形态间距对界面浸润特性的影响较大;形态间距相同时,仿生微形态尺寸对界面浸润特性的影响与液相种类相关。
徐立章马征李耀明
关键词:联合收获机仿生清选
D型打结器及其辅助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
以苜邦9KF-8042型方草捆压捆机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建立D型打结器及其辅助机构的3装配模型,导入ADAMS软件后对其动作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了捆扎打结过程各机构的运动学特性曲线,分析了各机构的运动...
李双尹建军李耀明徐立章赵湛
关键词:压捆机打结器仿真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