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凌方

作品数:11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4篇雷口坡组
  • 4篇成藏
  • 3篇海相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结构
  • 2篇油气
  • 2篇四川盆地
  • 2篇四川盆地西部
  • 2篇塔里木盆地
  • 2篇盆地西部
  • 2篇气田
  • 2篇下扬子区
  • 2篇斜坡
  • 2篇麦盖提斜坡
  • 2篇勘探
  • 2篇构造带
  • 2篇白云岩

机构

  • 10篇中国石化石油...
  • 5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1篇周凌方
  • 4篇钱一雄
  • 3篇尤东华
  • 3篇陆永德
  • 3篇宋晓波
  • 3篇彭金宁
  • 3篇吕俊祥
  • 3篇罗开平
  • 3篇李勇
  • 2篇黄泽光
  • 2篇周小进
  • 2篇吴小奇
  • 2篇陈迎宾
  • 2篇武恒志
  • 2篇杨俊
  • 2篇王琼仙
  • 2篇邓美洲
  • 1篇张根法
  • 1篇刘光祥
  • 1篇乔桂林

传媒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全球构造、...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扬子区海相盆地改造与成藏关键要素被引量:8
2016年
下扬子区古生界海相盆地晚中生代(T2末)以来经历了晚印支—早燕山期(T3-J2)对冲挤压、中晚燕山期(J3-K1)左行走滑错移及喜马拉雅期(K2-E)伸展拆离3期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运动的变形改造,使得海相实体的赋存状况和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与之对应,下扬子海相成烃—成藏分为加里东期—早印支期初次生烃—早期成藏、晚印支—燕山期破坏调整、早喜马拉雅期二次生烃—晚期成藏3个阶段。对黄桥、句容含油构造及泰山古油藏等典型解剖表明,现实的油气聚集主要以晚期成藏为主,海相实体赋存状况及其地质结构、有效烃源、有效保存条件成为晚期成藏的关键要素。
罗开平黄泽光吕俊祥彭金宁陆永德周凌方
关键词:海相盆地地质结构下扬子区
伊宁凹陷二叠系油气系统与勘探目标被引量:4
2005年
伊犁盆地是西天山褶皱带中一个构造残留盆地,纵向上发育二叠系、侏罗系两套烃源层系,形成上、下两套油气系统。伊宁凹陷是伊犁盆地中最大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其中二叠系油气系统经历了侏罗纪末期及第三纪以来的两次成烃充注,分别与晚海西及燕山期所形成的构造圈闭相匹配,是伊宁凹陷有效的、主要的油气系统。南部斜坡带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断块、断鼻及岩性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是主要的勘探目标。
罗开平周凌方
关键词:二叠系油气系统勘探
下扬子海相盆地改造变形与成藏关键
下扬子区海相盆地晚中生代(T2 末)以来经历了三期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运动的变形改造:晚侏罗-中侏罗世的晚印支-早燕山运动,受制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苏鲁造山带)和江南隆起基底拆离,在下扬子区形成了两套对冲的前陆...
徐旭辉罗开平刘光祥黄泽光彭金宁吕俊祥周凌方陆永德
关键词:下扬子区海相地质结构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示踪被引量:3
2022年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西部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目前对其储层沥青发育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认识较为薄弱。基于储层沥青含量、反射率、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开展川西雷口坡组沥青的成因和来源研究,并基于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来开展气源示踪,丰富和完善了该区气源对比的研究方法和途径。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储层中沥青零星分布于缝合线和裂缝中,δ^(13)C值介于-28.6‰~-24.6‰。钻井岩心样品中沥青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3.14%,为典型的热裂解成因。野外露头沥青样品等效镜质体反射率较低,香水镇黄连桥和石元乡马鞍塘剖面沥青经历了生物降解,而天池乡卸军门剖面沥青为原油脱沥青质作用形成。雷口坡组储层沥青与自身碳酸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性,而根据沥青含量计算所得川西大气田雷口坡组裂解生气强度和圈闭总裂解生气量与现今气藏规模不匹配。川西大气田主体并非来自古油藏的原位裂解,而是由高演化阶段的原油裂解气直接充注形成。天然气主体来自下伏上二叠统烃源岩,雷口坡组自身碳酸盐岩贡献较为有限。相关认识为揭示川西雷口坡组成藏机理、明确勘探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小奇陈迎宾陈迎宾周凌方周凌方杨俊周小进杨俊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地球化学特征成藏机理沥青雷口坡组川西坳陷
川西气田雷口坡组雷四;亚段气藏动态成藏过程被引量:2
2021年
综合应用盆地模拟、构造演化分析、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方法,对四川盆地川西气田雷四3亚段气藏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史、储层成岩及物性演化史、构造圈闭和运移输导体系形成演化史等关键成藏要素进行了模拟与研究,并对各成藏条件随时空演化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雷四3亚段白云岩储层在(准)同生期既已形成;石羊镇、金马、鸭子河等背斜圈闭在印支晩幕构造运动中形成;历经东吴运动、印支期、燕山早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关口、彭州等断裂和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共同形成了持续、畅通的纵横向油气运移系统。这些成藏条件形成时间早、空间配置关系好,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和储聚空间。综合上二叠统龙潭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史,川西气田雷四3亚段气藏经历了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古油藏原油裂解供气成藏,燕山期雷口坡组烃源岩供油与古油藏裂解供气双源供烃形成油气藏,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气藏形成并最终定型的成藏演化过程。
陈迎宾吴小奇吴小奇周凌方杨俊宋晓波
关键词:川西坳陷川西气田雷口坡组成藏过程
川西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四段白云岩特征与成因——来自于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的约束被引量:14
2019年
白云岩化是影响储层发育是否的重要沉积-成岩过程。作者通过在对川西地区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雷三至雷四段的岩相学,碳、氧、锶、镁同位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划分出含膏的泥晶云岩AD0、泥晶云岩D0、泥粉晶云岩D1、粉细晶云岩D2、微生物云岩MD、含灰质藻云岩CD(交代结构)以及去云化的泥粉晶云岩(CD0CD1)等七类白云岩。白云石有序度及铁、锰含量较低。阴极发光以暗紫、暗紫红、蓝紫为主;次为玫瑰红、橙红及橙黄红色。δ^(13)CPDB=1. 95‰~2. 46‰,δ^(18)OPDB=-4. 05‰~2. 70‰;^(87)Sr/^(86)Sr=0. 70778~0. 70807,δ^(26)Mg=-1. 872‰~-2. 124‰,其中δ^(13)C_(PDB)、^(87)Sr/^(86)Sr的平均值与中三叠世全球海水相似;δ^(18)O_(PDB)为弱负漂及正偏移。从D2、D1至D0、AD0,Sr、Na和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和δ^(18)O_(PDB)逐渐增加; AD0、少量D0或MD相对富含硅、铝,并与高(低镁)方解石、黏土、有机质等共生。离子组成反映出白云石的前驱物以方解石型为主,少量为文石、原白云石结构。存在广盐、稍咸和超盐度的碱性等沉积环境。白云岩形成主要受向上变浅米级旋回序列,干燥、炎热为主、偶夹潮湿古气候以及古地貌-古水文条件等因素影响。存在浅潟湖的萨勃哈(AD0或D0)、环潮缘至局限台地(D0-D1、微生物诱导MD)、潮间-潮下的微生物礁(席)构成的障壁的台缘带(MD-CD1-CD)、潮坪-开阔台地(D0-D2-CD1、MD)等环境,以萨勃哈和受蒸发泵-密度差驱动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模式为主。
钱一雄武恒志周凌方黄康俊邓美洲李勇董少峰王琼仙
关键词:岩相学地球化学雷口坡组
下扬子海相烃源结构与有效烃源被引量:4
2016年
晚印支—燕山运动是影响下扬子海相成烃—成藏最重要的构造事件。以此为界,烃源岩的演化分为早期生烃和晚期(二次生烃)2个阶段。与此对应,下扬子海相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喜马拉雅期3期成藏,不同成藏期烃源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喜马拉雅期的晚期成藏,有效烃源主要来自于二叠系和志留系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和古油藏(灶)的裂解供烃。借助于烃源岩热史分析,分别求取印支运动之前(T2末)和断陷盆地叠置之后(E末)烃源岩的成熟度(Ro),后期形成温度补偿且T2末Ro较低(小于1.3%)的烃源岩范围是二次生烃的有利区。对于古油灶,根据T2末的下古生界顶面古流体势和有利储层分布范围,推断油气的运移指向和有利聚集区,然后结合燕山运动后志留系泥岩盖层的保存情况,预测燕山运动后古油藏赋存的有利范围。通过上述途径实现对有效烃源的定位。临近有效烃源岩(灶)的范围是晚期成藏的有利地区。
罗开平叶德燎周凌方彭金宁陆永德吕俊祥
关键词:海相
麦盖提斜坡东部构造带奥陶系岩相、成岩作用带与储层成因被引量:11
2014年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碳酸盐岩2口区探井断裂样式、地层特征、沉积亚(微)相、成岩作用、储集体特征等详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鹰山组为一套开阔台地的台内滩-滩间海的沉积,蓬莱坝组为局限台地的云坪、云灰坪及粒屑滩沉积。中、下奥陶统成岩作用主要有海底胶结、早期大气淡水溶解与胶结、压实与压溶、两期表生大气水岩溶、埋藏作用和热液改造作用等。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开放与相对封闭的成岩相带可存在于同一碳酸盐岩层段中,前者厚度小、层段多,后者厚度大,层段少。储层受多期不整合面、断裂、裂隙以及水-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控制,有效储集体的成岩序列为海底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二期表生大气水岩溶作用-埋藏溶蚀及热水(液)作用等。岩溶相带储层主要发育于在断褶带顶部、褶皱翼部断裂带或断裂与高频层序界面的叠加带,是一种多期构造控制下的渗流带与落水洞叠加的岩溶模式。
钱一雄余腾孝周凌方岳勇乔桂林尤东华邵志兵金婷
关键词:奥陶系麦盖提斜坡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西部彭州气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白云岩孔隙表征、分布及成因被引量:19
2020年
彭州气田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的微生物白云岩和微粉晶白云岩是油气主要的储集岩。在此,采用了多种分析手段及统计方法,深入研究了主要岩性的孔隙类型、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及其与岩相(尤其是微生物岩)、白云石晶体大小等关系,综合划分出4种储集体类型及致密层段(隔层),初步提出了孔隙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具残余藻结构的白云岩占近四分之三多为泥微晶、粉晶白云石;高频旋回中,自下而上,以藻凝块—藻球粒(藻砂屑)—藻纹层—纹层泥晶;晶粒以颗粒—粉(细)晶—微晶—泥晶呈规律变化;中三叠世的干燥-炎热、超盐度和碱性沉积环境利于微生物岩发育,潮下带上部凝块-叠层石至潮间藻纹层-叠层石至潮上带的薄(藻)纹层的向上变浅的米级旋回,导致中、上部往往发育高孔渗带;早期快速的渗透回流白云岩化及大气淡水作用、浅埋藏期的烃类充注及多期构造裂隙对孔隙演化均起了重要的作用。
周凌方钱一雄钱一雄宋晓波尤东华尤东华
关键词:储层表征储层成因白云岩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油气勘探领域评价被引量:32
2009年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纪—中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经历了加里东期及海西早期的剥蚀,呈向北减薄的楔状体,不同层位的碳酸盐岩发生多期岩溶作用;石炭—二叠纪经历了多次海平面升降旋回,形成碳酸盐岩与碎屑岩间互的岩相序列;中生代持续隆升,广泛剥蚀;喜马拉雅期巴楚地区断裂强烈活动,麦盖提地区调整为南倾的斜坡,古近系—中新统地层超覆于前新生代巴楚古凸起上。针对巴楚—麦盖提地区多期改造、晚期强烈变形定格的构造特征,提出"构造活动的相对稳定区、油气长期运移指向区、有效封闭带"是油气构造带评价的关键因素,划分出3类风险程度不同的勘探构造带。重点分析了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中下奥陶统风化壳岩溶储层、上奥陶统台缘相带及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储层等4个勘探领域。
陈强路周凌方张根法尤东华杨圣彬刘忠宝蔡习尧
关键词:构造带勘探领域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塔里木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