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开平

作品数:48 被引量:28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2篇盆地
  • 11篇油气
  • 11篇四川盆地
  • 9篇地质
  • 7篇勘探
  • 7篇海相
  • 6篇成藏
  • 6篇储层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5篇烃源
  • 5篇下扬子区
  • 5篇裂变径迹
  • 4篇源岩
  • 4篇烃源岩
  • 4篇热史
  • 4篇隆升
  • 3篇地质意义

机构

  • 40篇中国石化石油...
  • 7篇同济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化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西北...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48篇罗开平
  • 23篇刘光祥
  • 14篇彭金宁
  • 8篇陆永德
  • 7篇曹清古
  • 6篇吕俊祥
  • 5篇陈迎宾
  • 5篇杨帆
  • 4篇蒋小琼
  • 4篇胡文瑄
  • 4篇管宏林
  • 4篇潘文蕾
  • 3篇丁道桂
  • 3篇黄泽光
  • 3篇唐永
  • 3篇周凌方
  • 3篇邓模
  • 2篇胡烨
  • 2篇刘昭茜
  • 2篇吴小奇

传媒

  • 22篇石油实验地质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全球构造、...
  • 2篇第九届全国固...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地球科学
  • 1篇2006年中...
  • 1篇第十届全国古...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油气系统理论在中国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13
2007年
含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概念提出后的20多年里,世界油气勘探业走过了一条搏奕—理性、随机—系统、盲从—高效之路,它的诞生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工具”。我国的石油地质家和勘探家在20世纪60年代总结和提出了“成油系统”的思想,并在此后的20年间又相继发展和提出了“源控论”、“定凹选带”等几乎和含油气系统“等效”的认识和理论体系,在指导我国东部相对简单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石油人在对西部和南方多旋回叠合或改造盆地的“求知”中,在中国盆地的“土壤”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复合含油气系统”、“复式含油气系统”、“油气保存单元”等更贴近“中国型”盆地风格和特点的含油气系统概念,并取得了在这一领域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中国的几辈石油人在“接力棒”式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沉淀和积累,促进了含油气系统思想和中国盆地的“融合”,在含油气系统理论体系中添上了浓浓的中国色彩。
罗开平周祖翼何治亮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多旋回
四川盆地南川地区娄山关群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四川盆地南川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储层主要为台地边缘滩沉积,以白云岩为主。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白云岩化、溶蚀、破裂、胶结充填及压实压溶作用,对储层形成有重要贡献的成岩作用是白云岩化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根据白云石标型特征、有序度、碳氧同位素的分析,认为娄山关群白云岩成因有3种:准同生、混合水以及埋藏白云岩化作用,以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为主。储层发育3期溶蚀作用:大气淡水溶蚀、埋藏溶蚀和表生溶蚀,以表生溶蚀作用为主。白云岩化作用和表生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而胶结、充填作用破坏了大量的原生和次生孔隙,不利于储层的发育。
蒋小琼管宏林刘光祥李建明罗开平颜佳新叶恺韩彧
关键词:成岩作用碳酸盐岩储层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预测研究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裂缝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流体运移的通道.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总结了裂缝发育类型及特征.在岩石力学参数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有效张应力场分布和岩相展布对裂缝发育进行了预测.结...
徐康刘光祥罗开平胡文瑄陈迎宾宫晗凝张方君
关键词:油气勘探碳酸盐岩储层
四川盆地元坝-通南巴地区关键构造期构造特征及陆相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响应被引量:25
2019年
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陆相致密碎屑岩层系油气资源丰富,多期、多属性构造作用使其具有复杂而特殊的油气地质特征,四川盆地元坝-通南巴地区位于多旋回、多属性构造作用交接部位,是揭示叠合盆地内多期复杂构造作用与陆相致密碎屑岩油气成藏作用关系和油气富集规律的典型地区.基于地震资料、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和成藏特征对比,厘定元坝-通南巴地区陆相层系存在燕山晚期(晚白垩世100~70Ma)和喜山早期(始新世-渐新世40~25Ma)两个关键构造期.陆相致密砂岩天然气富集主要受这两次关键构造作用的控制,燕山晚期形成NE向主体构造,是NE向弱变形区、NW-SN向过渡变形带(通南巴西部)和NW向密集变形带的关键成藏期,构造-成藏响应模式为早期成藏、陆源充注、背斜控藏、褶皱控缝.喜山早期形成NW向构造和局限在早期NE向构造之间的近SN向构造,是SN向过渡变形带和NW-SN向过渡变形带(元坝东部)的关键成藏期,也是NW-SN向过渡变形带(通南巴西部)和NW向密集变形带的关键改造期,构造-成藏响应模式为晚期成藏、海相混源、断裂控藏、断裂控缝.
刘昭茜罗开平唐永杨帆梅廉夫沈传波
关键词:石油地质
江汉盆地热史及海相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研究
盆地热史、烃源岩演化史及生烃史分析是南方海相油气地质综合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报告在前人对中扬子及江汉盆地的认识和工作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和测量,建立了较系统和完整的江汉盆地中古生界地层剖面和综合地球化学剖面,进行了主...
罗开平
通南巴构造石炭系分布预测被引量:6
2002年
石炭系 (仅存黄龙组 )是川东、川东北乃至鄂西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最重要的一套储集层 ,但分布并不稳定 ,有些地区呈零星状分布甚至完全缺失。通南巴构造周边露头区二叠系直接与志留系不整合接触 ,未发现石炭系。但在地震剖面上 ,Tp1(二叠系底界 )反射之下、志留系弱反射之上有呈断续状分布的反射 ,并与零星分布的波阻抗大于 2 30× 10 5kg/m2 ·s高阻抗区域相对应。这些特征说明通南巴构造腹部存在石炭系。
陈振林罗开平陈晓
关键词:石炭系油气地质反演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关键构造期与二叠系致密气成藏响应被引量:12
2021年
关键构造期是大型叠合盆地中表征构造作用与油气成藏之间成因联系和因果关系(成藏响应)的关键时间点,是分析油气成藏演化和油气聚集规律的重要“窗口”。基于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史,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等热年代学指标的约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及变形序列,厘定了该区J_(3)-K_(1)、K_(2)-E_(1)两个关键构造期,并结合石炭系—二叠系成烃—成藏史,认为J_(3)-K_(1)是杭锦旗地区现今“北东高、南西低”NE向构造格局的定型期,对应于烃源岩大量生排烃和砂岩致密化期,主要形成三眼井—乌兰吉林庙—泊尔江海子断层南部(简称南部)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盒一段岩性气藏;K_(2)-E_(1)是主干断裂活化、北部NE向构造圈闭和NW向断裂形成期,导致南部先期岩性气藏调整和北部构造或构造—岩性气藏的形成;主干断裂两侧成藏差异明显,南部成藏早于北部,南部以岩性气藏为主,北部以构造—岩性气藏为主,南部含气层系以深层为主,北部深浅层均有,古近纪北部的隆升导致天然气散失。关键成藏期和关键改造期在空间和时间上转化,通过对成藏要素的差异化改造最终控制天然气的富集和贫化。
罗开平杨帆陆永德刘昭茜唐永
关键词:成藏要素二叠系鄂尔多斯盆地
下扬子区伸展拆离构造
晚白垩世-古近纪,由于太平洋板块由南向北的俯冲消减、东亚大陆被牵引,在郯庐断裂带以东,包括苏北-南黄海在内的下扬子区,诱发了由南向北的大型左行平移走滑运动和岩石圈上地壳递进减薄的伸展拆离构造运动。形成了从苏皖南的南陵-广...
丁道桂罗开平刘光祥吕俊祥
关键词:下扬子区伸展拆离
四川盆地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23年
近期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陆续取得勘探发现,展现出很大的勘探潜力。中二叠世该区构造—沉积分异明显,导致油气成藏规律复杂,层序岩相古地理的重建对认识构造—沉积演化、沉积建造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油气勘探成果、典型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并以三级层序为最小纵向编图单元,重建了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栖霞—茅口期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即SQq1(梁山组—栖一段B)、SQq2(栖一段A—栖二段)、SQm1(茅一段—茅二段C)、SQm2(茅二段B—A)和SQm3(茅三—茅四段)。SQq1和SQm1沉积期总体以海侵和填平补齐过程为主,盆内局部古高地存在点状、带状滩体;SQq2、SQm2和SQm3沉积期以持续海退、地貌分异为主,盆缘发育镶边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台内可形成较大规模多个滩体;SQq2沉积期是中二叠世主要成滩期,较漫长的海退过程和局部块体升降,促使川西台缘、川中南部台内形成较大规模多个滩体;SQm3沉积期在盆地北部沉积分异明显加剧,全面转换为台缘—斜坡—陆棚的隆凹相间沉积分异格局;SQq2和SQm3沉积期高位体系域(HST)的台缘、台内滩体为白云石化、溶蚀等后期建设性成岩改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坡折带地貌的刻画和台缘、台内滩体预测应成为下一步勘探研究的重点。
彭金宁杜崇娇李龙龙蒋小琼潘文蕾陆永德罗开平
关键词:三级层序岩相古地理油气地质中二叠统四川盆地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分异对四川盆地二叠系多类型气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晚古生代全球构造背景和上扬子地区构造环境、盆地原型及四川盆地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的分析,结合二叠系气藏特征和成藏条件认识,探讨了晚古生代构造—沉积分异对四川盆地二叠系多类型气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伸展背景下构造差异隆升或沉降形成隆凹相间的古地貌,导致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晚二叠世经历早期台地与台凹相间,晚期台地与裂陷槽(陆棚)相间的沉积格局的演化,台凹、潮坪—潟湖、斜坡、陆棚—盆地等相区(亚相—微相)控制发育的多套、多类型烃源岩,与受台地边缘礁滩、台内浅滩控制及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形成的多套、多类型储层构成下生上储、旁生侧储、自生自储等多种高效源储组合,构建了二叠系成藏的基本条件;多套、多类型储层是二叠系含气层系多、气藏类型多的根本原因。二叠系具备多领域、多类型、多层系综合、立体勘探的有利条件。
李龙龙罗开平刘栩张长江曹清古陆永德彭金宁
关键词:气藏类型晚古生代二叠系四川盆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