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俊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576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灾害
  • 4篇风险管理
  • 3篇水灾
  • 3篇自然灾害
  • 3篇风险管理体系
  • 2篇沙尘
  • 2篇沙尘暴
  • 2篇气旋
  • 2篇热带
  • 2篇热带气旋
  • 2篇风险分析
  • 2篇尘暴
  • 2篇脆弱性
  • 1篇淡水资源
  • 1篇地图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害
  • 1篇动荡
  • 1篇盐度
  • 1篇遥感

机构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6篇周俊华
  • 13篇史培军
  • 4篇邹铭
  • 3篇王静爱
  • 3篇王瑛
  • 2篇叶涛
  • 2篇徐伟
  • 2篇葛怡
  • 2篇方伟华
  • 2篇李保俊
  • 2篇范一大
  • 2篇郑璟
  • 2篇黄崇福
  • 2篇陈晋
  • 1篇罗敬宁
  • 1篇周武光
  • 1篇黄晓霞
  • 1篇冀萌新
  • 1篇袁艺
  • 1篇王理

传媒

  • 10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中国减灾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分析被引量:11
2001年
根据中国 1736— 194 8年历史洪涝灾害资料和 194 9— 1998年报刊数据 ,以县为空间单元 ,统计出了每年洪涝灾害的持续时间 .以持续时间为指标 ,首先分析了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总的持续时间和平均持续时间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 ;其次按照流域范围重建了中国 10个流域的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序列并分析了其时间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1736— 194 8年洪涝灾害年总持续时间在波动中逐渐增长 ,洪涝灾害平均持续时间也略有增长 ;194 9— 1998年的新中国成立 50年来总洪涝灾害持续时间有所减少 .
周俊华史培军方伟华
关键词:洪涝灾害时间序列持续时间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脱盐机理与可利用价值被引量:67
2002年
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十分严重,但冬季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较大范围的海冰。海冰因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很低,可能成为解决这些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淡水资源。论文根据实地观测和室内不同盐度海水的实验分析,阐述了渤海海冰盐度变化和海水成冰脱盐过程,并采用二次成冰脱盐和离心脱盐等方法,分析了海冰经进一步人工淡化的可能性,探讨了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史培军哈斯袁艺周俊华谢锋
关键词:盐度海水淡化海冰淡水资源
多源遥感数据沙尘暴强度监测的信息可比方法被引量:47
2003年
综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暴监测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提出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和提取沙尘暴信息的新方法 ,利用近红外 1 .6 μm波段特性 ,构建了可比沙尘强度指数。研究表明 :利用卫星探测器 1 1 μm ,1 2 μm波段差值进行沙尘暴信息识别和提取 ,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但不能刻画沙尘暴强度 ;构建的可比沙尘强度指数 ,能够解决多源遥感数据由于卫星平台、监测时间、监测区域等不同因素导致的监测结果不可比的问题 ;同时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站监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能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刻画沙尘暴强弱分布 ,可以作为沙尘暴定量研究的参数 ,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持续定量地监测沙尘暴的起源、移动、传输路径。
罗敬宁范一大史培军陆文杰周俊华
关键词:沙尘暴遥感技术多源遥感数据传输路径扩散
中国水灾风险综合管理——平衡大都市区水灾致灾强度与脆弱性被引量:23
2004年
中国大都市区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较多的水域和湿地因城市化而被占据,因此,一方面大都市区面临严重的洪水危险,另一方面为了使大都市区尽可能减轻洪水灾害,而加强了防洪能力的建设。然而,近50年的减灾实践证明,洪水灾害却在波动中趋于上升,即大都市区对洪水的脆弱性在增大。在对中国大都市区洪水灾害的区域分析基础上,以广东省为例,构造了综合水灾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为一体的风险评估模型体系,以此提出了平衡大都市区水灾致灾强度与脆弱性的基本土地利用模式,和"政府-企业(社区)-保险公司"相结合的企业风险管理模式。
史培军王静爱周俊华丁燕葛怡王瑛杨明川
中国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
开展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对我国灾害管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中国台风灾害研究的现状,首先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台风数据库,在此数据库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时空分异格局,并评估了台风风险以及台风灾害对海洋经济...
周俊华
关键词: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脆弱性
文献传递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进展与对策被引量:98
2004年
从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框架,认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是提高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规范灾害应急管理,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措施;灾害信息快速准确的获取和评估是灾害应急管理的有效保障;建立实际可用的应急管理系统是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根本出路。
李保俊袁艺邹铭范一大周俊华
关键词:自然灾害灾害应急管理应急预案
18世纪中叶以来不同时段的中国水灾格局被引量:23
2001年
以县域为基本统计单元,以年均水灾次为基本指标,在数字地图技术支持下,编制了一套信息来 源不同、时段相对连续的中国水灾格局图。分析表明:中国水灾格局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西分异; 水灾高值区呈现团块分布,与地貌格局关系密切;近百年来全国水灾中心呈现由黄淮海平原向东北、西 部和南方转移的趋势;近50年来,华北成为水灾低值区,水灾由东向面形成4个梯度区。这些研究为 揭示水灾格局对水灾过程影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静爱王瑛黄晓霞方伟华周俊华王理
关键词:数字地图数据库
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被引量:9
2005年
史培军黄崇福叶涛陈晋周俊华郑璟
关键词:风险管理体系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不完备信息生产安全安全工作
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被引量:52
2004年
应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M≥4的6759条地震信息和2000年中国672个城市的有关信息,采用中国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M和城市地震灾害承灾体易损性指数CV,构建了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指数WX,并编制了相应的分布图。研究表明:中国41.82%的城市历史上发生过M≥4的近源地震。CV高值城市的分布与我国城市群、城市带的分布并不一致。华北地区、台湾岛地区是我国城市高危险度的高密集区,其次是福建广东沿海、云南省、新疆天山山脉等地区。WX值在3.0以上的37个城市应作为国家减轻地震灾害的重点城市。
徐伟王静爱史培军周俊华
关键词:地震灾害危险度
1949~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时空分异研究被引量:55
2002年
采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鉴数据 (1949~ 1999年 ) ,进行了统计分析 ,然后以每次热带气旋的中心位置资料 ,建立起 1°× 1°经纬度的热带气旋路径频数分布图 ,从季节、年际变化全面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 1949年到 1999年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2 0世纪 6 0年代是热带旋多发期 ,70年代后期以后逐渐减少 ;而从年内的变化来看 ,7,8,9,10 ,这 4个月热带气旋发生的次数占绝大多数 ;(2 )热带气旋频数的分布大体以中国南海地区、菲律宾群岛以及马里亚纳群岛附近这 3个密集区为中心 ,向各个方向呈辐射状减少 ;(3)热带气旋频数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 ,而年际变化不明显。
周俊华史培军陈学文
关键词:热带气旋时空分异频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