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雨岗

作品数:37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卫生局重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3篇肠癌
  • 12篇胃癌
  • 10篇树突
  • 10篇树突状
  • 10篇树突状细胞
  • 10篇结肠
  • 9篇肿瘤
  • 9篇结肠癌
  • 7篇癌患者
  • 5篇手术
  • 5篇体外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5篇免疫
  • 5篇癌组织
  • 4篇预后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外周血树突状...

机构

  • 2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4篇苏州大学
  • 8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匹兹堡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免疫学...

作者

  • 37篇吴雨岗
  • 9篇汪良
  • 7篇王勍
  • 5篇李忠
  • 5篇谢海彬
  • 4篇何宋兵
  • 4篇王荣朝
  • 4篇张雁云
  • 4篇陈焕年
  • 4篇卢麒丞
  • 3篇李德春
  • 2篇吴骏
  • 2篇张学光
  • 2篇朱一蓓
  • 2篇李小民
  • 2篇沈月平
  • 2篇尹勇
  • 2篇吴昌平
  • 2篇杨春
  • 2篇季枚

传媒

  • 11篇江苏医药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肿瘤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人民军医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趋化因子RANTES快速募集DCs及DCs疫苗的抗结肠癌作用
2008年
目的观察RANTES促进小鼠外周血DCs前体细胞动员及DCs疫苗对结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C57BL/6J(B6)小鼠静脉注射RANTES,不同时间间隔(0、4、8、16、24、48、72h)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s),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出F4/80-B220-CD11c+细胞并其进行检测。反复冻融法制备结肠癌可溶性抗原,将其与RANTES动员的DCs共同培养,制备成DCs疫苗以激活T细胞,MTT法检测活化的T细胞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γ干扰素(IFN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B6小鼠外周血中F4/80-B220-CDllc+细胞数量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大约在24h达到高峰,占PBMNCs(13.45±1.25)%。新鲜分离的F4/80-B220-CD11c+细胞为DCs前体细胞。负载结肠癌抗原的DCs激活的T细胞表现出对结肠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产生高水平的IFNγ(1595.00±38.03)ng/L,而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没有杀伤作用,不产生高水平的IFNγ(175.44±6.55)ng/L。结论RANTES动员的DCs在体外可以诱导出针对结肠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吴雨岗王荣朝汪良张雁云
关键词:趋化因子结肠癌肿瘤免疫
负载冻融抗原的DC诱导特异性CTL杀伤胃癌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冻融法获取胃癌细胞抗原,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外周血DC并负载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特异性CTLs,MTT法检测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结果负载胃癌抗原的DC激活的CTLs表现出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产生高水平的IFNγ(P<0.01);而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没有杀伤作用不产生高水平的IFNγ。未负载胃癌抗原DC刺激的CTLs对胃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应用细胞因子从人外周血中诱导的DC负载胃癌抗原后,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胃癌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吴雨岗王荣朝
关键词:胃癌抗肿瘤免疫
结肠癌组织中CD40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5例结肠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中CD40蛋白的表达,并分析CD40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40蛋白阳性染色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41.5%,而在正常癌旁组织中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CD40分子可能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及淋巴结转移监测的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李忠吴雨岗陈铜兵吴明刚谢海彬
关键词:结肠肿瘤抗原CD40
围手术期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法分别测定 40 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CD4^+、CD8^+、CD4^ +/CD8^+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治疗前外周血 T 细胞亚群 CD4+和 CD4^+/ CD8^+均降低,而 CD8^+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 CD4^+和 CD4^+/ CD8^+均有显著性增高 (P〈0.05),CD8+显著性降低 (P〈0.05);行姑息性手术组术后 CD4+、CD8^+ 和 CD4^+/ CD8+均无显著性改变 (P〉0.05).结论 检测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肿瘤发展、手术疗效和评估预后.
王勍吴雨岗王荣朝
关键词:结肠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
结肠癌组织中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IL-17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5例结肠癌组织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IL-17表达,分析IL-17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IL-17阳性染色定位于结肠癌细胞质,其高表达的阳性率为47.0%;IL-17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不表达。IL-17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和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IL-17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及淋巴结转移监测的指标之一。
吴雨岗王勍陈焕年谢海彬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结肠癌
趋化性细胞因子MIP-1α促小鼠外周血DC前体细胞动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抗MIP-1α抗体可以阻断P.acnes对DC前体细胞的动员作用。对C57BL/6J(B6)小鼠静脉直接注射MIP-1α,24h后在B6小鼠外周血中F4/80-B220-CD11c+细胞明显增多,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13.47%±1.4%。新鲜分离的F4/80-B220-CD11c+细胞不具有成熟DC的特征,经过细胞因子GM-CSF、IL-4和mTNF-α体外培养7d后的F4/80-B220-CD11c+细胞呈现树突状突起并形成细胞团簇,高度表达Ia、CD11c、DEC205、CD80、CD86,中度表达CD40,不表达CD8α、F4/80表面标志,并具有极强的刺激异源性T细胞增殖的能力。总之,研究表明趋化性细胞因子MIP-1α参与调节DC前体细胞的动员,并且注射MIP-1α可以直接迅速动员F4/80-B220-CD11c+DC前体细胞进入小鼠外周血。实验首次提出了用趋化性细胞因子MIP-1α动员DC前体细胞进入外周血的思路和实践,为体外获取大量功能正常的DC开辟了新的便捷途径。
吴雨岗汪良丘凌何宋兵杨桂林万兵张雁云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MIP-1Α动员
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评价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15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81例,单纯化疗)和试验组(75例,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对胃癌患者组织进行B7-H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比较B7-H4不同表达情况下,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间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8.0个月和45.0个月(χ~2=11.631,P=0.001),术后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27.0个月和49.0个月(χ~2=10.90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例B7-H4低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2.0个月和6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70例B7-H4高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11.0个月和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P=0.001).结论 采用化学治疗联合CIK细胞回输治疗胃癌,无论B7-H4高表达还是低表达,均可显著延长胃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蒋敬庭吴昌平沈月平郑璐吴骏季枚徐斌陈陆俊吴雨岗郑晓朱一蓓LU Binfeng张学光
关键词:胃肿瘤共刺激分子免疫治疗预后
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术中收集38例胃癌和10例良性胃溃疡患者的腹腔冲洗液,采用PCR TRAP方法测定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细胞内端粒酶的活性,同时做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结果 10例胃良性溃疡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4 2 .1% (16 / 38) ,明显高于PLC阳性率18.4 % (7/ 38) (P <0 .0 5 )。结论 两种方法(端粒酶活性检测和PLC)均适用于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诊断或腹膜转移的预测。但对微量癌细胞检出的灵敏度,以端粒酶活性检测为优。
吴雨岗汪良朱新国张雁云
关键词:胃癌端粒酶冲洗液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分析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45例(腔镜组),开腹直肠癌根治术40例(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65.82±23.65)min vs.(106.35±18.31)min](P<0.01);但是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减少[(152.97±96.56)ml vs.(302.10±141.92)ml](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40±1.34)d vs.(4.93±1.21)d]及术后住院时间[(10.93±4.02)d vs.(13.60±5.56)d]缩短(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吴雨岗王勍陈焕年卢麒丞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体内的分布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体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CRC患者和15名健康者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和正常瘤旁组织中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3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7A、IL-23的水平;并作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组织标本中IL-17A的mRNA、IL-23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瘤旁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F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7、IL-23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CRC患者体内存在着细胞因子IL-17A、IL-23的高表达,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袁磊吴雨岗王勍王海涛钱光阳
关键词:结直肠癌TH17细胞IL-17IL-23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