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杰

作品数:42 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蓄冷
  • 9篇冰蓄冷
  • 5篇建筑
  • 4篇抗震
  • 4篇传热
  • 3篇蓄冷系统
  • 3篇选择性
  • 3篇选择性催化还...
  • 3篇支盘
  • 3篇支盘桩
  • 3篇制冷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热管
  • 3篇人工神经
  • 3篇人工神经网络
  • 3篇柱面
  • 3篇柱面网壳
  • 3篇网壳
  • 3篇网络

机构

  • 39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建筑...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浙江省电力设...
  • 1篇杭州市抗震办...

作者

  • 42篇吴杰
  • 11篇洪荣华
  • 7篇干钢
  • 7篇陈光明
  • 5篇陈坤
  • 5篇孙志坚
  • 5篇靳静
  • 5篇高佐人
  • 4篇曾慧明
  • 4篇胡亚才
  • 3篇倪明江
  • 3篇卓新
  • 3篇卢成原
  • 3篇高翔
  • 3篇岑可法
  • 3篇闫志勇
  • 2篇严建华
  • 2篇张绍志
  • 2篇李蔚
  • 2篇曹云中

传媒

  • 7篇建筑结构
  • 3篇能源工程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动力工程
  • 2篇热力发电
  • 2篇浙江建筑
  • 2篇2006中国...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建筑施工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低温工程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余热锅炉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制冷空调与电...
  • 1篇制冷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核添加剂减小冰蓄冷溶液过冷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为了寻求合适的成核添加剂来减小冰蓄冷溶液过冷度和提高结冰速率,建立了冰蓄冷溶液性能测试装置,对含有各种成核添加剂的冰蓄冷溶液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凝固结冰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成核添加剂和环境温度对蓄冷溶液过冷度和结冰速率均有明显影响.对成核添加剂为A的蓄冷溶液,当环境温度为-5.1℃时,其过冷度为4.5℃,凝固结冰过程耗时165 min;当环境温度为-4.0℃时,其过冷度为4.0℃,凝固结冰过程耗时410 min.对成核添加剂为B的蓄冷溶液,当环境温度为-4.0℃时,其过冷度为2.4℃,凝固结冰过程耗时150 min.在冰蓄冷工程中应用加入成核添加剂的蓄冷溶液来提高制冷机运行时的蒸发温度,从而提高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使空调工程具有更明显的节能效果.
洪荣华孙志坚吴杰陈坤靳静
关键词:冰蓄冷过冷度
VSHS工法施工成套技术被引量:1
2007年
提出了一种施工新方法,简称VSHS工法.把超静定柱面网壳结构改变成三铰拱桁架机构进行装配,用机械使该机构一侧滑动铰支座在地面作水平滑移运动并使之快速施工成形,将成形后的机构改变成结构.结构在施工期间的机构特性可避免强迫安装行为,有利于消除施工次应力并提高施工质量.而结构装配高度的降低又有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缩短工期和降低施工成本.通过工程算例介绍了施工实施过程,并对结构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的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工法施工最不利受力状态是在顶推滑动铰支座的初期,而机构特性却使得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所经历的最大内力和变形具有临时性特点,因而不会影响结构的最终受力.用常规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该工法的施工力学分析计算是可行的.提出了工程算例结构中各种铰结点的构造和设计尺寸,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力学分析.
卓新吴杰吕延超
关键词:柱面网壳施工力学分析
超长设缝建筑物结构抗震分析的一个误区被引量:3
2002年
文章通过三组典型算例,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对超长设缝建筑物结构抗震分析的影响,所得结论对此类结构的抗震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干钢吴杰毛卫雷
关键词:结构抗震抗震分析
树状建筑工程设计重用模型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减少建筑工程单一项目内的设计信息的冗余数据,进而减少设计中的重复工作量,提出了"五层树状模型"来重组信息.该模型基于设计重用理论,充分考虑了建筑工程信息的构成特点,依据重用属性提取重用单元形成基本元素,借助五层树状结构实现数据重构以获得最终图纸,提高了数据的存储和利用效率.基于该模型开发的程序在重用单元的定义、搜索和组装等方面实现了自动化,满足实际工程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要,大幅缩短了设计周期.
吴杰高佐人曾慧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CAD数据重构
某连体结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由于建筑体型及功能的要求,某连体结构采用了一端滑动、另一端固接的方式。此种连接方式因将连体结构与一个塔楼固接,使得连体结构对相连塔楼的整体力学性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应对连体结构的设计与分析做相应研究,主要包括如何建立合理且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连体结构对固接塔楼的刚度、周期、内力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情况如何以及如何控制防震缝宽度等。
吴杰李少华王俊沈金金振奋
关键词:连体结构刚度周期塔楼
冰蓄冷技术应用于燃气轮机进口空气冷却的研究被引量:15
2002年
燃气轮机常用于电网调峰运行,但其输出功率受环境气温影响明显,对燃气轮机进口空气进 行冷却,能够提高其输出功率。分析比较了燃气轮机进口空气冷却的各种方法,计算出采用 冰蓄冷技术所需的设备容量,并进行了投资分析。结果表明,冰蓄冷技术不但能有效地增加 燃气轮机功率输出,且经济效益显著。
吴杰陈光明屠进
关键词:燃气轮机
抗拔桩基承台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进一步研究抗拔桩承台的应力分布情况,确定承台周边是否需要配置竖向钢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几种典型的抗拔桩承台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抗拔桩承台与底板交界处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如果不加区别地统一按普通承台配置钢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工程隐患。承台周边配置适当的竖向钢筋是必要的。承台与底板交接处有较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当承台高度与底板厚度相差较大时建议在承台与底板交接处设置加腋措施以减小应力集中。
林巍吴杰周建炉
关键词:数值模拟有限元应力集中
气体PVT热物性实验台测量绝对零度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定量气体的压力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利用气体PVT热物性实验台对高纯氦气(99.995%)在等体积条件下的p-t(t为摄氏温度)关系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中保持He的体积不变,充气压力分别为1,2,2.5和3 MPa,在每一充气压力下改变实验温度(5-85℃),每隔10℃记录实验温度及该温度下对应的压力。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不同充气压力下He的p-t拟合直线,利用外推法获得绝对压力为零时对应的温度,即热力学绝对零度。外推得到的结果与现行的标准值-273.15℃相比,最大和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1.36%和1.14%,平均值为-276.58℃,可作为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补充。
吴杰俞涵如魏琦余昉恒洪荣华甘智华
关键词:绝对零度外推法
薄膜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和自修复材料的应用现状被引量:2
2014年
大跨度薄膜结构由于积雪、台风和冲击等恶劣荷载条件而大量破坏,有必要研究适用于薄膜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从薄膜结构独特的力学特性和施工工艺出发,明确其监测需求、技术难点等,分析黏贴于薄膜基材的传感器和无源无线传感技术,用于构建大表面积薄膜结构的新型健康监测系统。针对薄膜结构在服役中出现的小型损伤,介绍自修复薄膜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实现自我修复功能和薄膜结构的智能化提供参考。
吴杰王俊
关键词:健康监测传感器自修复材料
重复荷载作用下支盘桩工作性状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设计了一个室内模型试验来研究支盘桩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和变形性能。试验证明:支盘桩在其极限承载力约75%的荷载重复作用下变形增加很小,工作性能十分稳定;支盘桩与普通等直径桩相比,其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十分优越;支盘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是十分复杂的,盘附近土体对桩周的摩擦阻力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有时为正有时为负;当两盘的间距在2D(D为盘直径)以下时,桩周的摩擦力对桩的承载力贡献很小,在每次加卸载后土体会建立新的固结平衡状态。文章根据桩周土体土拱的形成和变化情况对上述有关现象进行了分析,还对设计支盘桩时确定合理的桩间距和盘间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孟凡丽吴杰卢成原
关键词:支盘桩重复荷载土拱效应荷载传递机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