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坚

作品数:74 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杭州市产学研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电子电信
  • 5篇电气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2篇传热
  • 15篇热管
  • 13篇换热
  • 10篇散热
  • 7篇优化设计
  • 7篇传热性
  • 7篇传热性能
  • 6篇蓄冷
  • 6篇散热器
  • 6篇换热器
  • 5篇波纹板
  • 5篇槽道
  • 4篇电子器件
  • 4篇对流换热
  • 4篇烟气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塑钢
  • 4篇强化传热
  • 4篇扰流
  • 4篇自然对流

机构

  • 73篇浙江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台州学院
  • 1篇杭州佰强能源...

作者

  • 73篇孙志坚
  • 24篇胡亚才
  • 18篇俞自涛
  • 12篇程攻
  • 9篇洪荣华
  • 8篇吴存真
  • 8篇李鹏程
  • 7篇黄浩
  • 6篇靳静
  • 6篇黄浩
  • 5篇陈坤
  • 5篇吴杰
  • 5篇陈天宇
  • 4篇周豪
  • 4篇黄凯
  • 4篇徐剑锋
  • 4篇纪翠娟
  • 4篇何国安
  • 3篇黄兰芳
  • 3篇王立新

传媒

  • 14篇能源工程
  • 9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中国照明电器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电子器件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2007年传...
  • 1篇第八届全国热...
  • 1篇第九届全国热...
  • 1篇第十届全国热...
  • 1篇以供给侧结构...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扇形内翅片石墨管层流强化传热性能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黏度的油类介质在6种不同布置交错角度(0°,30°,45°,60°,75°,90°)的扇形内翅片石墨换热管中层流的强化传热和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扇形内翅片的强化换热效果明显.与无翅片的石墨换热管相比,6种布置角度的扇形内翅片对流换热系数分别增大22.69%,42.49%,62.28%,63.44%,65.47%,66.47%.就流动性能而言,扇形内翅片的石墨管6种布置角度下的阻力分别增大了191.88%,252.01%,333.10%,364.33%,385.51%,400.43%.为了明确石墨管内添加扇形内翅片后的强化传热效应,采用了换热性能评价指标(PEC)对6种布置角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45°布置角度时PEC评价准则数的平均值达到最大,为1.265,说明布置角度为45°时强化换热效果最理想.
李鹏程孙志坚汤舟俞自涛胡亚才
关键词:石墨管层流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成核添加剂减小冰蓄冷溶液过冷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为了寻求合适的成核添加剂来减小冰蓄冷溶液过冷度和提高结冰速率,建立了冰蓄冷溶液性能测试装置,对含有各种成核添加剂的冰蓄冷溶液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凝固结冰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成核添加剂和环境温度对蓄冷溶液过冷度和结冰速率均有明显影响.对成核添加剂为A的蓄冷溶液,当环境温度为-5.1℃时,其过冷度为4.5℃,凝固结冰过程耗时165 min;当环境温度为-4.0℃时,其过冷度为4.0℃,凝固结冰过程耗时410 min.对成核添加剂为B的蓄冷溶液,当环境温度为-4.0℃时,其过冷度为2.4℃,凝固结冰过程耗时150 min.在冰蓄冷工程中应用加入成核添加剂的蓄冷溶液来提高制冷机运行时的蒸发温度,从而提高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使空调工程具有更明显的节能效果.
洪荣华孙志坚吴杰陈坤靳静
关键词:冰蓄冷过冷度
建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能源与动力拔尖人才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具有国际视野的能源与动力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行业领导者”为目标,聚焦以知识灵活应用为特征的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夯实基础、注重素质、培养能力、鼓励创造”为实践教学理...
黄兰芳王勤赵传贤俞自涛周昊刘震涛孙志坚张小斌
高效蓄冷球储能系统
1999年
介绍了高效蓄冷球储能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尺寸选择,讲了球体材料的选取及蓄冷系统设计软件包。图2。
姬扶生张晓奋孙志坚
关键词:空调蓄冷储能
热管技术在硫酸工业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硫酸工业中存在大量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余热资源,同时,也存在着高温、高粉尘、高腐蚀性等不利余热回收的因素。而热管技术给硫酸生产的余热利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并且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尤其是在耐低温腐蚀方面性能优越。文章主要介绍了热管技术在硫酸工业中应用的现状及前景,以及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赵辉孙玮徐剑锋孙志坚
关键词:热管技术硫酸工业节能余热
汽液两相分离型重力热管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液两相分离型重力热管散热器,其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上升管、下降管,所述的蒸发器位于整个装置最下方,所述的冷凝器位于所述的蒸发器的上方,所述的冷凝器包括相互连通的冷凝器左联箱与冷凝器右联箱,所述的蒸发器...
孙志坚张国强纪翠娟胡亚才
文献传递
扰流孔强化波纹板蓄热元件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瞬态实验方法研究了3种排列角度(15°、30°和45°)下的扰流孔波纹板蓄热元件的传热性能,并比较了等效泵功下的Nu/Nu_o*值.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扰流孔的波纹板蓄热元件相比,3种排列角度下的带扰流孔的波纹板蓄热元件的平均Nu分别提高了17.1%、24.8%和34.9%;3种情况下的平均阻力因数f分别提高了24.7%、33.1%和38.4%;与排列角度为30°和15°相比,45°时的Nu/Nu_o*分别提高了53.3%和67.8%,表明扰流孔排列角度为45°时,波纹板蓄热元件具有最佳性能.
李鹏程孙志坚黄浩汤舟胡亚才
关键词:强化传热传热性能
一种围护结构多孔材料平衡含水量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护结构多孔材料平衡含水量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密封器、温湿度监测及紫外线发生系统、试样安装盘、开合式挂臂以及质量称量系统;密封器用于存放饱和盐溶液及试样,并营造具有一定相对湿度的空气环境;温湿度监测及紫外线...
葛坚徐婉清薛育聪赵康孙志坚
LED模块用液冷基板的流道和换热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大功率LED模块用液冷基板,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中间入口的S型流道、双S型流道和中间入口的双S型流道3种改进流道结构,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入口流速(流量)和入口水温下,中间入口的S型流道具有最佳的流动和换热综合性能;双S型流道性能次之;中间入口的双S型流道压降最小、且随入口流速增长缓慢,具有最佳的流动性能,提高流量时其散热性能可得到显著改善,因而流量可变时,该流道的综合性能最好。
梁雪艳孙志坚黄秋月
关键词:流道温度场数值模拟
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稀土辐射器厚度优化分析
2012年
对以碳化硅为基底、氧化镱为表面涂层的选择性辐射器进行优化分析,基于热辐射传输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带内、带外光谱发射率与涂层厚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涂层内外温差对发射率有削弱作用,而且涂层厚度越大这种削弱作用越明显.以0.98μm为典型波长的带内辐射,在涂层厚度为0.25mm时发射率有最大值;以1.8μm为典型波长的带外辐射,发射率随涂层厚度增加而单调增大.依据高性能辐射器应同时具备较高的带内发射率和较低的带外发射率的原则,综合分析得出稀土辐射器氧化镱涂层的最优厚度为0.25mm.
周洁卢晓啸庞志伟孙志坚
关键词:余热回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