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凌
- 作品数:2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高变区(E1,E2/NS1)的分子克隆及基因型鉴定被引量:1
- 1995年
- 对广东省一个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高变区进行分子克隆及基因型鉴定。采用微粒吸附法提取HCVRNA,随机引物逆转录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所用引物位于E1,E2/NS1区,扩增产物806bp,产物提纯后定向插入pBV220质粒载体,重组体转染DH5α菌株,筛选菌落经增殖后碱变性法提取质粒,再通过PCR及酶切法鉴定阳性克隆。我们还用酶切法对此株克隆的基因型作了初步鉴定,证明属于1组Ⅱ型。
- 李刚姚集鲁彭文伟王斌吕凌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子克隆
- Nested PCR检测HBV DNA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4
- 1992年
- 本研究建立一种Nested PCR技术检测HBV DNA,即采用内外两对引物分别进行连续两次扩增,使检测极限由一次PCR的10^(-2)Pg提高到10^(-5)Pg;经^(32)P标记寡核苷酸探针作Southern转移杂交以及BgIⅡ作酶切分析证实两次扩增均为特异性扩增。通过抗-HBe阳性、单项抗一HBc阳性和单项抗-HBs阳性三种血清的HBV DNA的检测,表明该方法确能检出标准PCR所不能检出的极低水平的HBV感染,对提高乙型肝炎的诊断水平及更准确地评价药物疗效有重要意义。
- 卢红艳姚集鲁吕凌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DNA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广东地区高危人群庚型肝炎病毒RNA
- 1998年
- 为了解广东地区庚型肝炎病毒(HGV)流行情况,为广东地区庚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客观资料。以DNASIS软件对Genbank收录的3株HGV全序列:U44402、U45966和U36380进行同源性比较,取高度保守的5'非翻译区(5'UTR)设计合成两对套式引物,建立检测HGVRNA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并对其中一输血后非甲-戊型肝炎血清PCR产物进行分子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以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431例肝炎患者,185例静脉吸毒者及106例献血员HGVRNA阳性率分别为10.7%(46/431)、33.5%(62/185)和8.5%(9/106)。提示上述三种易感人群存在不同程度HGV感染。
- 傅涌水吕凌周伯平罗红涛
-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基因
- 三对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检测肝细胞癌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被引量:6
- 1994年
-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16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灶和癌旁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所用三对引物S1/S2、C1/C2和X1/X2分别选自HBV DNA的S区、前C和C区,以及X区。以质粒提取HBVDNA作灵敏度测定,PCR-EB可达10-2pg,PCR-SBH可达10-6pg。以S、C和X引物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3.8%(14/32) 71.9%(23/32)和71.9%(23/32);以C引物和X引物扩增,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引物扩增,阳性率与C引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X引物比较,差异颇大(0.10>P>0.05)。16例肝中均检出HBVDNA片段。结果提示,防治HBV感染为我国HCC一级预防的重要方面。X基因整合导致细胞恶变,C基因表达受阻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可能是临床肝癌发生的机制。
- 陈明吕凌姚集鲁彭文伟
- 关键词:细胞癌肝肿瘤聚合酶链反应
- 丙肝诊断的竞争定量PCR法的实验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 1997年
- 迫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定量病毒基因的需要,本文利用体外构建的野生型与突变型模板,建立HCVRNA的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一重复性实验,并试用于检测血清标本。结果表明,野生型与突变型模板的灵敏度达到RNA为100fg,DNA为10fg;同一条件下,野生型与突变型模板进行竞争反应存在良好的稳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已知量的参照模板可较准确地推算出血清标本中的原始浓度。因此,此野生型模板可作为HCVRNA的逆转录及PCR定性诊断中的金标准;而突变型模板则作为内参照用于HCVRNA的竞争性逆转录PCR定量。丙肝诊断从定性走向定量,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
- 冯卓彭文伟吕凌傅涌水
- 关键词:丙肝病毒
- 广东地区GBV-C/HGV5′NCR区序列变异的研究
- 2000年
-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GBV -C/HGV 5′NCR区的序列变异情况。方法 以GBV -C和HGV的 5′NCR区完全同源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于套式RT -PCR。从广东地区的 10例GBV -C/HGV感染者血中扩增了 10个序列 ,分别克隆至pUC19或pT -Adv载体。以 3 5S标记的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对这 10个序列分别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序列测定。结果 10株序列相互间同源性最大为 10 0 % ,最小为 84 4%。与Genbank所载 3个标准株的相应序列比较 ,其同源性最大为89 4% ,最小为 83 9%。与国内周育森报道的相应序列比较 ,两者之间的同源性最大为 96 1% ,最小为 85 0 %。比较还发现 ,这 10株序列的起始处有一段 3 8nt的区域与上述标准序列相比变异比较大 ,其与标准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只有 79 0 % ,最低为 60 5 %。其中 9株相互间的这一 3 8nt序列的同源性则高达 92 %~ 10 0 %。结论 广东地区流行的庚型肝炎病毒大多带有HGV的特殊点。少数为GBV
- 付涌水曹开源吕凌
- 关键词:克隆DNA庚型肝炎
- 人CD23基因的亚克隆与部分序列测定
- 1995年
- 已构建的CD23cDNA全基因克隆pBCD976,以EcoRI和BamHI双酶切,回收CD23全基因,定向插入pUC18载体,构建pUC18-CD23全基因重组体(pUCD976)。进一步利用该基因中第399位的HindⅡ酶切点,在pUC18中构建了CD23N端403bp和C端607bp的二个亚克隆,分别称为pUCD403N和pUCD607C。并对pUCD607C进行测序,最终确认其为CD23基因。这将为CD23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 王斌曹丽萍涂裕英吕凌
- 关键词:CD23基因克隆
- HCV5’-NCR序列克隆和转录重组质粒构建被引量:2
- 1996年
- 选取IV基因型HCV及中国和台湾代表株HCV的5’NCR区保守序列合成引物,以RT-PCR从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血浆中扩增一段300bp的cDNA片段作目的基因,钝端插入pUC19的SmaI切点,构建了pUHCV-NC重组质粒。对pUHCV-NC分别或混合应用HCV序列特异的内外引物和载体序列特异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所用产物分子量均同预期相符;酶切分析查出HCV基因所带有和克隆位点融合所产生的两个外源NcoI切点也存在;证实pUHCV-NC中克隆基因是HCV的5’NCR序列且插入方向为反向。应用BamHI和EcoRI双切出克隆HCV基因,粘端插入pSP72的多克隆位点,均建了pSHCV-NC转录重组体,对之进行了PCR和酶切鉴定。
- 吕凌王斌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克隆聚合酶链反应
- 地高辛素标记乙型肝炎病毒D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
- 1991年
- 采用随机引物法以地高辛素标记的脱氧尿嘧啶核苷三磷酸(dig-II-dUTP)标记克隆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adw/pAM6,制得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HBV DNA探针。用于斑点杂交检测HBV DNA,最大敏感度为0.lpg。用于检测HBsAg阳性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82.7%(91/110),与市售同类药盒相比,阴阳结果一致,与缺口翻译的生物索探针相比,检出率有显著提高(P<0.01)。用于肝癌组织与血清HBV DNA研究,与既往用~32P探针所得结果相符。该探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出结果快速、价格便宜又无需特殊设备,故适于在临床单位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应用推广。
- 吕凌彭文伟姚集鲁郑锡澄徐林
- 关键词:乙肝病毒DNA探针
- HCV 广东株5’NCRc DNA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1997年
- 从广东省1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提取HCVRNA,随机引物逆转录为cDNA后用HCV5’端非编码区(5’NCR)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302bp,经补齐和提纯后插入pUC19质粒,获得的重组质粒pUN采用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多个株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乎92.69%~100%,其中与HCVⅡ(1b)型的同源性最大。本文的测序结果可为引物设计提供依据。获得的HCVcDNA在常规PCR步骤中用于设立有效的模板对照,对消除假阴性及评估试剂有重要意义。
- 李刚姚集鲁彭文伟王斌吕凌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C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