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勤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雄性
  • 1篇岩原鲤
  • 1篇原生殖细胞
  • 1篇再投喂
  • 1篇招生
  • 1篇指示生物
  • 1篇生长率
  • 1篇生态学
  • 1篇投喂
  • 1篇青鳉
  • 1篇转座
  • 1篇转座子
  • 1篇仔鱼
  • 1篇瓦氏黄颡鱼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分类
  • 1篇细胞移植
  • 1篇卵黄蛋白原
  • 1篇精原细胞
  • 1篇课程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1篇北京桑普生物...
  • 1篇水产科学重庆...

作者

  • 6篇叶勤
  • 5篇李云
  • 2篇朱志强
  • 2篇靳涛
  • 2篇伍莎
  • 2篇许莉佳
  • 2篇张薪
  • 1篇梁大明
  • 1篇陈时洪
  • 1篇丁诗华
  • 1篇王冬梅
  • 1篇张明晓
  • 1篇郑凯迪
  • 1篇徐浩
  • 1篇罗茜
  • 1篇薛洋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生殖细胞移植在生物学、畜牧学及兴起的鱼类生物工程上都有很多用途。目前,采用基于基因组的育种方法已选育出多种带有所需遗传性状的鱼类新品系;但由于缺乏鱼卵与胚胎的低温保存技术,尚未找到长期保存其种质资源的方法。就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针对鱼类生殖细胞移植及其低温保存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应用前景,以期能积极推动鱼类生物工程的研究,加速鱼类生殖细胞移植在产业中的应用。
许莉佳张薪伍莎靳涛Oscar Ortegon叶勤李云
关键词:精原细胞
17β-雌二醇对雄性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的雌激素效应被引量:17
2009年
以三峡库区小型经济鱼类瓦氏黄颡鱼雄鱼为对象,研究17β-雌二醇对它的雌激素效应。在不同的温度和剂量条件下测定血清卵黄蛋白原、Ca2+、总磷、无机磷的含量,以及肝胰脏RNA/DNA比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水温≥16℃、剂量≥1.0μg/g,以及水温≥19℃、剂量≥0.1μg/g条件下,17β-雌二醇可诱导雄性瓦氏黄颡鱼产生卵黄蛋白原,而且其水平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当水温≥16℃、剂量≥1.0μg/g时,血清Ca2+含量极显著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试验组血清各种磷组分增加也呈剂量依赖;17β-雌二醇也引起肝胰脏代谢指标RNA/DNA比率增加。结果表明,雄性瓦氏黄颡对雌激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加上其体型适中,容易获得等特性,可以作为水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指示生物。血清卵黄蛋白原与Ca2+可以作为污染水体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指标。
李云朱志强叶勤丁诗华郑凯迪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卵黄蛋白原指示生物
大类招生下非化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分类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18
2012年
针对高校非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现状,结合西南大学大类招生和本科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专业为分类依据的《分析化学》课程分类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符合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的理念,符合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为大学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陈时洪梁大明王冬梅张明晓叶勤
关键词:大类招生分析化学分类教学
环境DNA研究技术及其在生态学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1
2014年
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是指从环境样本中提取的所有DNA的集合,包括环境微生物以及从生物体上脱落下来的活细胞DNA和因生物死亡后细胞破碎而游离出的胞外DNA。按照宏基因组学概念,eDNA研究技术主要是指直接从环境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测序分析的方法。较传统的研究方法,eDNA应用最大的优势在于更有效地解决了特定环境样本中宏量生物的分类问题,利于更进一步研究生态学问题,该技术耗时短、成本低,准确度高。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开发成功,进一步拓展了eDNA的应用范围,并开始从微生物学向动、植物学领域拓展,促进了传统生态学领域在研究方法和思想上的一场革新。对eDNA的研究技术在生物多样性分析、动物食性分析、生物量估测等生态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eDNA研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展望。
徐浩罗茜李云薛洋叶勤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生态学物种分类
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对岩原鲤仔鱼生存生长以及RNA/DNA和RNA/蛋白质比率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2012年
研究通过对岩原鲤仔鱼在饥饿和再投喂条件下其生存、生长率、RNA/DNA和RNA/蛋白质比率的测定,评估了仔鱼对饥饿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在(19.5±0.5)℃水温下,将岀膜后第16天的岩原鲤仔鱼随机分成6个组:1个持续投饲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禁食1、2、3、4、5d后再投喂,实验共进行10d。每天分别从各组取9尾鱼测定体重、体长、RNA、DNA、蛋白质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饥饿处理组仔鱼存活率和以上各项生长指标均随饥饿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在恢复投喂后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补偿生长,其中饥饿1、2、3d的仔鱼在恢复投喂后显示出完全补偿生长,几乎弥补了饥饿所产生的影响,平均终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饥饿4、5d的仔鱼显示部分补偿生长,恢复投喂只少量减轻了饥饿的影响,平均终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饥饿1、2、3d的仔鱼和4、5d的仔鱼在恢复投喂后分别需要1—2d和4d时间才能达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水平。仔鱼生长率变动范围从0.59%到8.00%WW/day,仔鱼RNA/DNA比率、RNA/蛋白质比率与生长率的回归方程为:GR=3.63RNA/DNA 1.74(R2=0.80)和GR=120.14RNA/Protein 2.33(R2=0.31),两种比率均与生长率呈显著线性相关,RNA/DNA比率对生长变化的拟合度更好。结果表明,仔鱼阶段食物缺乏很可能是影响岩原鲤仔鱼存活、生长的主要因素。RNA/DNA更适合作为评定岩原鲤仔鱼营养条件和生长的指标。
李云朱志强Oscar Ortegón叶勤
关键词:岩原鲤仔鱼生长率RNA/DNA比率
Tol1转座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Tol1和Tol2是在青鳉基因组中发现的具有自主活性的DNA转座子,而Tol1转座子的自主活性是新近才发现的,因此对它的报道较少。较之Tol2,Tol1可以携带更大片段的DNA进行转座,且Tol1的转座不受转座酶"过量表达抑制"的影响。研究已证实,Tol1转座子在秀丽线虫、斑马鱼、爪蟾和人等多种生物中具有转座活性。因此,在动物转基因和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从Tol1转座子的结构特征、转座机制和作为基因转移载体的优点,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靳涛伍莎张薪许莉佳Oscar Ortegon叶勤李云
关键词:青鳉转座子基因操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