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扬

作品数:50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癫痫
  • 11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脑梗
  • 7篇梗死
  • 6篇脑梗死
  • 6篇骨髓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综合征
  • 5篇文献复习
  • 5篇免疫
  • 5篇难治
  • 5篇复习
  • 4篇淀粉样
  • 4篇淀粉样变
  • 4篇淀粉样变性
  • 4篇轻链
  • 4篇淋巴

机构

  • 50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0篇刘扬
  • 24篇高旭光
  • 13篇刘献增
  • 12篇路瑾
  • 10篇温磊
  • 9篇黄晓军
  • 9篇祁秀峰
  • 9篇杨娜
  • 6篇王新平
  • 6篇何琳琳
  • 4篇周小英
  • 4篇刘广志
  • 4篇郭淮莲
  • 3篇何洋
  • 3篇周新会
  • 3篇徐燕
  • 2篇李亚静
  • 2篇祁文静
  • 2篇詹思延
  • 2篇赵静

传媒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第一届华北地...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医药导报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第九次全国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癫痫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梗死病灶同侧肢体偏瘫一例
由于皮质脊髓束的大部分纤维在延髓锥体交叉至对侧脊髓下行,少数不交叉的纤维则继续沿同侧脊髓下行,因此肢体运动功能主要由对侧大脑半球支配。本例患者既往没有脑卒中病史,此次出现右侧肢体瘫痪及言语障碍,影像学提示右侧额、颞、岛叶...
祁文静周新会刘扬郭淮莲
桥脑梗死49例分析
2010年
刘扬王志鹏好毕斯哈拉图王超高旭光
关键词:桥脑梗死发病机制后循环特征性分布区
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单中心100例连续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联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RVD)方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ND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采用RVD方案治疗100例连续的NDMM患者资料,分析其治疗及转归、安全性、随访及生存、亚组分析等。结果:该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是19.5(2.0~57.0)个月。对于RVD治疗序贯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的45例患者,最佳疗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完全缓解+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strigent complete response,CR+s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率分别为100%、73.3%(33/45)、95.6%(43/45)。对于非移植54例患者,最佳疗效ORR、CR+sCR、≥VGPR率分别为79.6%(43/54)、18.5%(10/54)、51.9%(28/54)。生存分析中,移植组与非移植组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5%、7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2)。移植组与非移植组患者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events,AEs)为血小板减少(33%)、中性粒细胞减少(25%)。常见的非血液学AEs为肝功能异常(43%)、周围神经病变(24%)。 结论:RVD方案在中国NDMM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王文秀毕静怡温磊段文冰刘扬王峰蓉何晴路瑾
关键词: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来那度胺硼替佐米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新量表ESSENI在预测脑梗死复发方面的探索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用量表预测脑梗死复发是一直以来临床医师关注的课题,ESSEN评分是国际公认的预测量表,但其中未包括影像学等重要因素,预测效度有限。方法本研究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至2007年住院的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电话随访结合电子病例查询调查方法,确定为单发组或复发组,并对其进行各个临床和影像特点的电子表格录入。应用Cox regression筛选脑梗死5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B值对其进行赋分;结合ESSEN评分制订新的评分量表ESSENI,应用ROC分析比较两种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应用生存分析计算5年复发率。结果 Cox regression得出,糖尿病、MRI上脑白质病、脑梗死灶多于1个和不同系统梗死灶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B值对其分别赋分1、2、6和1.5分,建立ESSENI评分系统,即在ESSEN的9分基础上加上3项影像学因素,共18.5分。并得出≥10分为高危人群,其5年复发率为(68±0.05)%;应用ROC分析,其ESSENI的AUC为0.789;>ESSEN的AUC为0.65。结论新的评分系统ESSENI结合影像学和临床特点,能够更好地提高其长期的脑梗死复发预测度。
刘扬刘广志高旭光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量表
仅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延髓背外侧梗死1例被引量:2
2013年
延髓背外侧梗死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病灶侧共济失调,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Homer综合征,交叉性感觉障碍,临床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我科收治1例仅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延髓背外侧梗死患者报道如下;
赵静周新会杨团峰刘扬郭淮莲
关键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2月1日至2023年7月26日接受一线含CD38单抗(即达雷妥尤单抗)方案治疗的pPCL连续病例24例,包括男13例,女11例,年龄[M(Q_(1),Q_(3))]为60(57,70)岁。根据外周血浆细胞比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浆细胞比例5%~19%组(n=14)和浆细胞比例≥20%组(n=10)。末次随访日期为2023年9月26日,随访时间为9.1(4.2,15.5)个月。收集患者临床基线特点、疗效、生存率、安全性等相关数据,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4例pPCL患者中,确诊时合并贫血患者16例(66.7%),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13例(54.2%),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40 ml·min-1·(1.73m 2)-1患者8例(33.3%),合并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患者13例(54.2%)。外周血浆细胞比例[M(Q_(1),Q_(3))]为16%(8%,26%)。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提示伴有17p缺失、t(4;14)或t(14;16)患者分别为6例(25.0%)、4例(16.7%)、4例(16.7%)。总缓解率为83.3%(20/24),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0.5(95%CI:15.8~25.2)个月,总生存时间(OS)未达到。预计1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5.0%和89.1%,预计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37.5%和53.4%。外周血浆细胞比例5%~19%组和外周血浆细胞比例≥20%组患者的PFS分别为未达到和20.5(95%CI:15.7~25.3)个月,OS分别为17.8个月和未达到,两组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1p32缺失是与PFS相关的危险因素(HR=7.7,95%CI:1.1~54.9,P=0.043)。共17例(70.8%)患者合并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12例(50.0%)患者合并3~4级血小板减少,16例(66.7%)患者合并临床判定的感染,所有血液学不良反应和感染�
窦雪琳刘瑞霞刘扬彭楠温磊武悦李茜钟玉萍周霞廖爱军蒋卉男马晓军董会会范圣瑾赵艳秋胡代宏路瑾
关键词:多中心研究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特征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特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C)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haplo—HSCT的102例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高危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102例AML患者中,AML—MRC17例(AML—MRC组),其他类型AML85例(对照组)。AML—MRC组男8例,女9例,中位年龄35(17-61)岁;对照组男52例,女33例,中位年龄31(11-60)岁。AML—MRC组、对照组移植后巨细胞病毒、EB病毒、血流感染发生率及造血重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8%(95%C151.6%-93.4%)、72.5%(95%CI62.8%-80.1%)(P=0.650),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4%(95%C148.8%-92.9%)、65.9%(95%CI54.3%-75.2%)(P=0.573),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3.0%(95%CI1.9%-34.7%)、13.3%(95%CI7.0%-21.5%)(P=0.623),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6.7%(95%C10.3%-27.0%)、20.0%(95%CI12.0%-29.4%)(P=0.436)。结论CR,期AML—MRC与其他类型高危AML患者haplo—HSCT的预后相似。haplo—HSCT是CR。期AML-MRC患者的理想选择。
费倩黄晓军刘扬许兰平张晓辉刘开彦陈欢陈育红王昱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存活率分析
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原发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多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全国7个中心的21例明确诊断的原发性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性且应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为一线应用达雷妥尤单抗,14例患者为二线及以上应用。分析血液学缓解情况、安全性及生存情况。结果 (1)一线应用7例患者≥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7/7。3例早期死亡、脏器未获得缓解,其余4例均获得脏器缓解。(2)二线应用14例患者中2例患者治疗前血清游离轻链(dFLC)<20 mg/L。其余12例中应用前dFLC>50 mg/L者9例,均获得≥部分缓解(PR)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4例、VGPR3例、PR2例;应用前dFLC 20~50 mg/L之间3例,有效为3/3,即均降至10 mg/L以下。心脏受累者缓解率5/10,肾脏受累者缓解率7/12。(3)总体中位随访5.3个月,存活患者中位随访11个月,共3例患者出现死亡(2例为心源性死亡;1例出现严重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无血液学进展患者,1例患者应用后2年dFLC升高(未达进展标准)更换方案。(4)安全性:没有患者出现3/4级输液反应,共3例出现1级输液反应,均为首次输液时候出现。除1次输注治疗后死亡病例外,15/20例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其中≥3级淋巴细胞减少为6/20。结论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能够有效深度清除血清游离轻链、治疗系统性轻链淀粉样变的药物。
刘扬黄湘华段文冰房佰俊黄东平张宇辉许蕾张红宇张颢温磊黄晓军路瑾
关键词:淀粉样变性免疫球蛋白轻链
阿尔茨海默病标志物的探索: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障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于前期基础上,进一步证实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神经元G_1/S调控点功能障碍亦存在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与正常者及其他常见类型痴呆者做对比,评价AD者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有何变化,探索AD诊断的血液标志物。方法选取18例AD者为实验组,18例正常者、14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者、12例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伴发的痴呆: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arkinson’s disease/Parkinsonism-Plus syndrome,PD/PPS)者为对照组。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依次经植物凝集素干预24 h,再经雷帕霉素干预24 h(T_(48)),流式细胞技术分析4组T_(48)细胞周期分布,对比各组T_(48)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状态的差异情况。结果 AD组T_(48)细胞G_1%低于正常组(P <0. 01)、Va D组(P <0. 01)、PD/PPS组(P <0. 01);S%高于正常组(P <0. 01)、Va D组(P <0. 01)、PD/PPS组(P <0. 01);而正常组、Va D组、PD/PPS组之间比较,G_1%、S%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 AD组T_(48)细胞G_2%高于Va D组(P <0. 01)、PD/PPS组(P <0. 01),AD组T_(48)细胞G_2%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AD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发生障碍;正常组、Va D组、PD/PP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情况基本一致,提示该调控点功能障碍可能为AD所特有;AD外周血淋巴细胞G_1/S调控点功能障碍有望成为AD诊断的血液标志物,该标志物的发现还可能为AD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周小英张微微刘扬高旭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淋巴细胞细胞周期标志物
单中心BCL-2抑制剂治疗伴t(11;14)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克隆增殖的恶性肿瘤,是目前血液系统的第二大肿瘤,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1.15/10万[1]。近20年来,MM治疗领域不断进步,但是MM仍不可治愈。对于难治复发患者仍需要新的药物治疗,现有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均为泛靶向治疗药物,而维奈克拉作为一种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是首个依赖可靠生物学标志的分子靶向药物,其出现标志着MM的治疗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治疗。目前,对于伴t(11;14)或BCL-2高表达的复发难治性MM(relapsed/refractory,RRMM)患者,维奈克拉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其总体有效率(ORR)达90%[2],但国内尚无关于BCL-2抑制剂治疗MM的相关研究报道。为了解该类药物在中国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了本院收治的伴t(11;14)的以维奈克拉为主治疗方案的17例MM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类药物治疗MM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国内首个BCL-2抑制剂用于治疗浆细胞疾病的报道。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我们使用维奈克拉的剂量远低于BELLINI研究[2],且硼替佐米耐药的患者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毕静怡温磊段文冰刘扬王莎莎黄晓军路瑾
关键词:克隆增殖分子靶向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